首页 理论教育 经天纬地中的“万国领事馆”

经天纬地中的“万国领事馆”

时间:2023-02-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为当年各国驻奉天领事馆分布情况。商埠地的西面是“附属地”,东面是老城。从北三经街拐进北二经街,老建筑原“德国驻奉天领事馆”旧址就在这附近。虽然比不得沈阳迎宾馆的优雅恬淡,但是“德国驻奉天领事馆”旧址至少可以偏安一隅,宁静致远地生活在闹市中间。司戴德在美国驻奉天领事馆前与政要和外国领事的合影
经天纬地中的“万国领事馆”_国之长子

沈阳市每个区的街路名都特点鲜明,比如说皇姑区的街路多以山与水命名,长江街、怒江街、天山路、泰山路……再比如铁西区的街路多以“工”字命名,大东区的街路多以老沈阳的地名命名,如大什字街、小河沿路等,沈河区与大东区相似,也多与古城地名有关。和平区的街路则多以国内地名命名,如太原街、南京街,唯独靠近沈河区的区域是以“经”“纬”冠以数字命名的。

要了解沈阳街路的“经”与“纬”,还要从100年前说起。1903年,沙俄修筑东清铁路支线经过沈阳时,将铁路沿线划为铁路用地,名曰“铁路附属地”。1905年,日俄战争日本获胜后,日本接收了这些“铁路附属地”,命名为“满铁附属地”。同时要求当时的清政府开放奉天商埠。所谓商埠主要是指在通商口岸向外国人提供居住、经商的方便,允许其租赁或自建房屋及存货区域,这一区域应由中外双方勘定、划界,使用居住权、经营权者应向中方付出租金及费用,而且这一区域也是外国人在通商口岸唯一合法的活动聚集区。

1908年开始,各国领事馆便纷纷迁入“商埠地”,或在这里兴建土木。图为当年各国驻奉天领事馆分布情况。

1906年,沈阳的小西门、大西门外为外国人居留地。商埠地范围东起边墙(皇寺路南)、南至浑河大坝止。这个范围不算小,仅比沈阳古城内的面积略小一些。1907年,商埠地划分为正界、副界、预备界三等对外开放。商埠地的西面是“附属地”,东面是老城。老城当时是中国地方政府直接管辖范围。

司戴德是当年的美国驻沈阳总领事,他又是个狂热的摄影师。图为司戴德。

司戴德在领事馆与政要和外国领事的合影

那时的商埠地还很荒凉。商埠地开发建设之后,街路名并没有按照传统的老城命名方法,而是直接起名叫“某某纬路”“某某经街”,实际上这样的命名有些欧化的色彩,经纬路就这样产生了。“经”用来命名南北走向的街,“纬”用来命名东西走向的路,这与地球的经纬线大同小异。三经街是今天和平区与沈河区的分界线,东西走向的路多数横穿今天的和平区与沈河区。

商埠地划定之后,迅速建设起领事馆、银行、邮局等建筑,建筑风格多为欧式。奉天建市之后,“经”“纬”路多建设成为石板路,1927年,五纬路、十一纬等开始铺设沥青路面,到了1931年,这个区域内共有35条纬路和31条经路。时至今日,有些经纬路已经消失了,比如原二十纬路、二十一纬路,在南京街1979年和1983年两次扩建中被囊括其中,使南京街成为沈阳南北向的主要干道之一。

位于北三经街的沈阳迎宾馆,远远看去绿色的屋顶被幽静的林木环绕,这里的建筑2004年被列入沈阳市第一批不可移动文物名录。据《历史文化名城沈阳》一书记载,1905年日俄“奉天会战”之后,日本在沈阳始设领事。1908年,日本择新址始建新馆,即今沈阳迎宾馆处,1912年8月竣工后,领事馆也升格为总领事馆。

当年各国驻奉天领事馆的样貌

当年日本驻奉天领事馆

德国驻奉天领事馆旧址

法国驻奉天领事馆旧址

当年的“俄国驻奉天领事馆”

当年的“英国驻奉天领事馆”

距此不远,穿过八一公园向南,是名不见经传的“法国驻奉天领事馆”旧址。客观点讲,这幢建筑并不出众,规模也难及沈阳迎宾馆的几分之一,而且一直处在深巷之中,一般人实在很难找到这里来。

近年来,在其北面的开发项目施工时由于开挖基坑较深,导致该旧址地基大面积滑坡,墙体出现裂缝并发生倾斜。“经沈阳市房屋鉴定事务所和平分所、辽宁省建设科学研究院和辽宁省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检测,鉴定意见为:该建筑物整体危险性鉴定评定为D级,构成整栋危险房,处于危险状态,承受结构承载力已不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建议立即拆除。”

从北三经街拐进北二经街,老建筑原“德国驻奉天领事馆”旧址就在这附近。虽然也是不可移动文物,但是这里显得安静许多,也许是规模小且不临大街的缘故,安安静静的一幢小楼出现在眼前时,几乎很难确认就是当年的领事馆。

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各国驻沈阳领事机构大部分被关闭,而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意日结成法西斯反共同盟,同属“轴心国”,三国之间相互勾结和鼓吹,德国驻沈阳领事馆不仅一直存在,而且积极活动,一直到日本投降。虽然比不得沈阳迎宾馆的优雅恬淡,但是“德国驻奉天领事馆”旧址至少可以偏安一隅,宁静致远地生活在闹市中间。

司戴德在美国驻奉天领事馆前与政要和外国领事的合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一键复制
图片预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 Weibo Article 26 Weibo Article 27 Weibo Article 28 Weibo Article 29 Weibo Article 30 Weibo Article 31 Weibo Article 32 Weibo Article 33 Weibo Article 34 Weibo Article 35 Weibo Article 36 Weibo Article 37 Weibo Article 38 Weibo Article 39 Weibo Article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