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日本人将“昭德大街”改名为“浪速通”,将中央大广场改名为“浪速广场”。“浪速”是日本大阪的旧名,是“浪花”的意思。日本人已然毫不掩饰将中国土地当做自己领土的险恶用心。图为当年日本势力控制下的“浪速通”夜景。
全国各地的大小城市里,多有中山路。这些中山路,或曾穿越历史烟云,如南京的中山路是为迎接孙中山先生灵柩而建,杭州的中山中路曾是当年御街;或是城市的繁华之地,如海口的中山路是老城区最早的商业街,台北的中山路纵贯城市南北。而沈阳的中山路,则两者兼而有之。
中山路的前身为昭德大街,始建于日俄战争结束的1905年。当时,日本势力借获胜之机,开始向沈阳地区侵入。1910年10月1日,由日本“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简称“满铁”)筹建的“奉天驿”即奉天火车站建成,“满铁”遂以“奉天驿”为中心,按日本风格修建放射线状的街道,不断向沈阳老城区蚕食、延伸。1912年,昭德大街开通,1913年,中央大广场(中山广场前身)建成。而放射线状的街道,也导致这条路的许多路口都形成了三条街道交叉的情况,易使初来乍到者迷失方向感。
日本人掌控的“浪速通”,实行的是左侧通行。
20世纪30年代的“浪速广场”
位于今中山路36号的“大国旅馆”
伪满时期的“浪速广场”
面对日方借助“浪速通”(今中山路)和“浪速广场”(今中山广场)扩张的势力,中国方面哪敢掉以轻心。为此,中方军政当局以“国际大马路”(今和平大街)街心的一条土沟分界,土沟以东由奉天城商埠地管辖,称“九经路”,西侧属满铁附属地管辖,称“东五条町”,目的就是想阻止日本人的蚕食之念。
于是,“浪速通”止于“国际大马路”,在此延展千余米的路段上,日本人大力推行官厅建筑和西洋楼式建筑,使街道立面建筑统一成仿洋派,从而形成轮廓清晰、起伏均匀或高度等檐的标准。同时又在道路对景及转角处的建筑物上进行重点装饰,多用穹顶形建筑占据街道立面,风格突出。到了20世纪30年代,这条大街上已经会聚了多家金融机构,成为当时奉天可与上海外滩相媲美的一条大街。
沈阳解放后,“大和旅馆”被改造为辽宁宾馆。1950年3月1日,访苏归来的毛泽东下榻在辽宁宾馆。1951年,梅兰芳演出路过沈阳,还在辽宁宾馆会见了小凤仙。
1961年的中山广场
对于临近“国际大马路”的“浪速广场”,日本人着力尤大。先后在广场周围修建了大和旅馆、东洋拓植株式会社奉天支店、横滨正金银行奉天支店、奉天警察署、朝鲜银行奉天支店、三井洋行大楼等建筑。其中,1919年建的“朝鲜银行奉天支行”,是日本民间的建筑师进入沈阳的代表作品之一,1925年建的“横滨正金银行奉天支店”、1926年建的“东洋拓植株式会社奉天支社”大楼,是接受西洋建筑教育的日本建筑设计师的代表作品。但当时“浪速广场”周边最受瞩目的还是大和旅馆。
从1909年开始,日本人先后在中国东北地区修建了五座“大和旅馆”,分别在大连、旅顺、长春、哈尔滨和沈阳。沈阳的这座“大和旅馆”始建于1927年,采用欧洲建筑风格。整个建筑鸟瞰时呈“日”字形,有两个对称的天井,是当年沈阳最大最豪华的宾馆,当时规定只有少数日本军官才有资格进入。
中山广场于1969年进行大型改造,竣工后的广场中央,矗立一尊大型玻璃钢制作的毛泽东塑像。图为1970年代的沈阳中山广场。
从表面看,沈阳的这座“大和旅馆”并不特殊,但大楼内部却是依照特务、情报工作的需要,建造和设立了很多密室或机关,开业后以接待日本关东军和满铁等军政要人为主。当年侵华罪魁日本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日本外交大臣方泽谦吉等人即常常出没于此。
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前,日本关东军中的激进分子就经常以这里为据点聚会,“九一八”事变当天,这里则成为日军指挥部,关东军进攻北大营和沈阳城时,架设在“大和旅馆”院里的日军240毫米大炮曾配合了袭击。
1945年日本投降后,秋林公司被苏联政府接管,1953年7月,经中苏两国政府协商,苏联将秋林公司沈阳分公司转售给中国。图为20世纪90年代的沈阳市秋林公司。
夜色中的中山路,幽深而厚重。
及至沈阳解放、新中国成立,城市获得了新生,城市力量和精神面貌的更新,也在这座广场周边激起了更大的涟漪。“浪速广场”改为中山广场,大和旅馆改为辽宁宾馆。
位于广场西侧的“横滨正金银行奉天支店”,在新中国成立后改为中国工商银行,位于广场东北的“朝鲜银行奉天支店”,在新中国成立后曾改为沈阳真空技术研究所,现为华夏银行使用;位于广场北侧的“三井洋行大楼”,新中国成立后曾先后为沈空司令部、警备区司令部,1962年为辽宁省电子局,现为招商银行中山支行;位于广场东侧的“东洋拓植会社奉天支店”,新中国成立后改为沈阳市总工会的办公楼;位于广场西北侧的“奉天警察署”,沈阳解放后为沈阳市公安局所用。
再看紧密连接广场的这条路,“浪速通”的名字当然要丢弃,1945年日本投降后,“浪速通”和五纬路即合称中山路。1951年,又打通了三经街至小西路的路段,取名为中山路延长。1957年,取消了中山路延长的称呼,将其并路统称“中山路”。以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反帝反封的孙中山的名字来命名这条街道,彰显新旧两重天之意,可谓名得其所。
几十年过去了,中山路从沈阳站到中山广场一线始终是商业重地、时尚前沿,更是奢侈品的“集散地”。不过,这段路上商业年轮最丰富、最完整、最久远的,恐怕还属秋林公司。位于中山路90号的“秋林公司”,沈阳人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它开创于1906年,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当年白俄罗斯商人伊万·雅科夫列维奇·秋林出资在沈阳城内中街鼓楼北,创办了沈阳秋林洋行,经营呢绒绸缎、服装鞋帽、烟酒食品和日用百货商品,货源主要为设在哈尔滨的秋林总公司从欧美以及俄国进口的商品。
中山路中西杂糅的建筑风格,常令游客乐而忘返。图为中山路街景。
1923年,秋林洋行通过向英国汇丰银行贷款在南泥洼处(即和平区中山路现址)建新楼,并于1925年新楼建成后将秋林洋行迁入。“九一八”事变后,日商垄断了沈阳市场,沈阳秋林洋行经营活动日趋衰落,1933年,该洋行因无力偿还英国汇丰银行的建筑贷款,而被汇丰银行接管,重组后称秋林股份有限公司沈阳分公司。
1937年7月,秋林公司由英、日、伪满三方联合经营,白俄罗斯商人全部退出,易名为秋林株式会社奉天支店,由日本人主管日常经营活动。1945年日本投降后,被苏联政府接管,改称为秋林股份公司沈阳分公司,并在主楼开设了秋林公司营业厅、秋林酒家、秋林舞厅等,专为外国人服务。1953年7月,经中苏两国政府协商,苏联将秋林公司沈阳分公司转售给中国。同年10月,以中国国营秋林公司沈阳分公司名义对外营业。当时拥有职工108名。其中,苏联侨民为67名。
1957年,秋林沈阳分公司与哈尔滨总公司脱钩,改名为沈阳市国营秋林公司,主要经营日用百货、服装鞋帽、呢绒绸缎、烟酒食品等中高档商品,公司还附设食品厂、服装厂、糖果厂。1972年,经市政府批准在公司三楼成立了沈阳市首家外供商品供应商场和华侨用品商店,专门经销“侨汇”“外供”商品,重点服务于来沈的国外旅游团和国外客人,很多外国游客到这里即使不买东西,也要来参观一下。
1986年1月3日,公司改名为沈阳市友谊公司。同年10月,由哈尔滨、长春、大连、沈阳四家秋林公司联合组成了东北秋林集团公司,已停用18年之久的秋林公司原字号得以恢复,至今仍是一个企业两个字号,即沈阳市友谊公司、沈阳市秋林公司。
从中山广场向东到和平大街的一段中山路,近几十年来静静地伫立那里,时光似乎在此停住了,没留下多少时代冲刷的痕迹,在周围越发现代化的景致中,这里似乎跟不上城市前行的脚步。
这一段路旁的欧式古建筑很多,但因为在历史上不够知名,一直没能引起人们的足够注意。电表上落着厚厚的污泥,大多数房子都已出租,真正居住于此的老户几乎不可见。每栋建筑有着怎样值得记录的历史,这里的岁月有着怎样激荡人心的记忆,没人关心,也无人在意。“这里不像辽宁宾馆,那里住的都是名人,这里没有名人来过,所以也没有让人记得的历史。”
从和平大街到小西路的一段中山路,虽不乏老建筑,但更多的是近年来新建的高层建筑。不过,这一段路,使中山路可以连通中街、小东路等,成了一条从沈阳站到沈阳老城的东西向捷径。
如果将中山路比作一条长龙,龙头就是从沈阳站到中山广场一段。这里汇集了几十座欧洲古典样式建筑,巴洛克式、维多利亚式、罗马式等多种艺术风格均可在这里觅得踪迹,中西杂糅的街道,对游客极具感召力。
龙身是中山广场以东的千余米,这块寂寞之地经过沈阳市和平区的数载改造,本着现有建筑形态修旧如旧原则,恢复了欧式建筑的原貌,充分挖掘中山路上“老建筑”内涵,加之餐饮、休闲场所在此间拓展,这里已焕发出沉潜已久的活力。
从和平大街到小西路的“龙尾”一段,也已被沈阳地方条例按历史文化街区整体保护,洗尽铅华处,更能让人领略淳厚的城市味道。
全长3600米的中山路不算长,却近代建筑与现代繁华交织,欧陆风格与都市风情叠加,每走一步都有不一般的风景。何处追寻沈阳独特的城市韵味?中山路正是集大成之地。
如今沈阳市正着力挖掘中山路上“老建筑”的内涵,重点打造欧陆风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