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祸乱的根源在哪

祸乱的根源在哪

时间:2023-01-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奸心之积也,其大者有侵逼杀上之祸,其小者有比周内争之乱。妇人嬖宠假于男之知,以援外权。皇帝身边的女人勾结大臣,借用这些男人的智慧权谋,稳固自己的宠信地位。于是排斥正宫皇后,太子身陷危机,宫廷发生政变,勾引外敌入宫城。两千六百年前管子已经意识到了这些问题,但悲剧仍不断地一代代重复。这一章是要回答:国家祸乱的根源在哪里?这是臣子的大罪。和“治国”相对的是“乱国”,它的特征是大臣们的权术占了上风。

【君臣上·第六章】是故别交正分之谓理。顺理而不失之谓道,道德定而民有轨矣。有道之君者,善明设法而不以私防者也。而无道之君,既已设法,则舍法而行私者也。为人上者,释法而行私,则为人臣者,援私以为公。公道不违,则是私道不违者也。行公道而托其私焉,寖久而不知,奸心得无积乎?奸心之积也,其大者有侵逼杀上之祸,其小者有比周内争之乱。此其所以然者,由主德不立,而国无常法也。主德不立,则妇人能食其意。国无常法,则大臣敢侵其势。大臣假于女之能,以规主情。妇人嬖宠假于男之知,以援外权。于是乎外夫人而危太子,兵乱内作,以召外寇。此危君之征也。

“别交”,区别上下级交往的规范,君臣有别,不能平起平坐;“正分”,纠正君臣各自的名分,这才叫理。遵循这个理去做,叫做道。道德规范确定了,老百姓做事就有规矩可循。有道的君主习惯明确法度,而不是靠小伎俩去防备手下人。所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既然用了他,就充分相信他。相反,虽然表面上已制定了制度和规矩,实际上形同虚设,君主另有一套私下的“潜规则”,真正起作用的是这套潜规则。这样做的就是无道的君主。作为领导人,抛弃法度而行私,下面的人就一定会假公济私。他们表面上说不违背公道,实则不违背自己的私利,往往以公家的名义夹带自己的私货。长期下去,这些人包藏的祸心就会慢慢滋长起 来。

这种祸心积累到最后,“其大者有侵逼杀上之祸,其小者有比周内争之乱”。严重的就可能发动政变,另立君主,篡夺政权;稍轻的也会导致朝廷内各自拉帮结派,争权夺利。不仅是国家层面,很多企业内部也会分成几派,斗来斗去。“此其所以然者,由主德不立,而国无常法也。”之所以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君主自己的德行没有树立,国家又没有严肃稳定的法制。“主德不立,则妇人能食其意”,君主品行不正,就会出现后宫干政,能把君王的意图,像嘴巴上的食物一样吃下去,也就是假传圣旨,国家就随她摆布了。“国无常法,则大臣敢侵其势。”国家没有一定的法制,君主就没有威信,大臣就敢来侵夺国君的威势。“大臣假于女之能,以规主情。”大臣和皇帝的女人勾结起来,借着她们的特殊地位而窥探君主的一举一动。“妇人嬖宠假于男之知,以援外权。”皇帝身边的女人勾结大臣,借用这些男人的智慧权谋,稳固自己的宠信地位。看那些宫廷电视剧,如《甄嬛传》,都很形象。“于是乎外夫人而危太子,兵乱内作,以召外寇。此危君之征也。”于是排斥正宫皇后,太子身陷危机,宫廷发生政变,勾引外敌入宫城。这都是亡国之君的征兆。读过中国历史的人一定很清楚,两汉、唐宋等王朝末年几乎都发生过这样的事情。权臣、宦官和外戚弄权争权篡权,皇帝成为傀儡,最后导致亡国。这样的悲剧不断地在上演。两千六百年前管子已经意识到了这些问题,但悲剧仍不断地一代代重复。什么道理?确实发人深 省。

这一章是要回答:国家祸乱的根源在哪里?答案不言而喻,是在君主本身。管子在《君臣下》也表达过同样的意 思:

夫君人者有大过,臣人者有大罪。国所有也,民所君也,有国君民而使民所恶制之,此一过也。民有三务,不布其民,非其民也。民非其民,则不可以守战。此君人者二过也。夫臣人者,受君高爵重禄,治大官。倍其官,遗其事,穆(悦)君之色,从其欲,阿而胜之,此臣人之大罪也。君有过而不改,谓之倒;臣当罪而不诛,谓之乱。君为倒君,臣为乱臣,国家之衰也,可坐而待之。是故有道之君者执本,相执要,大夫执法以牧其群臣,群臣尽智竭力以役其上。四守者得则治,易则乱。故不可不明设而守固。

君主和大臣都可能各有严重的罪过。对君主来说,国家是你的,老百姓把你当君主,结果你却让人民深恶痛绝的人来治国。这是一大罪过。老百姓在春、夏、秋三季要忙农活,你不帮助他们,那就不当他们是你的老百姓,既然人民不是你的,那就不可能为你去打仗。这是二大罪过。对大臣来说,君主给你高官厚禄,委以重任,结果你却背弃职责,撒手不管,只知道讨好君主,纵容其声色犬马,靠阿谀奉承而取信。这是臣子的大罪。君主有罪过而不改,叫做“倒”,倒行逆施。大臣有罪而不杀,叫做“乱”。君臣如此,国家的衰亡可以预见。英明的君主会抓住根本,让宰相掌握关键,大臣执法领导百官,百官尽心竭力为君主做事。凡是能守住这四条原则的,国家就稳定,否则就乱。所以这四个原则不能不明确规定,并坚决遵 守。

《明法》篇就说得更具体 了:

所谓治国者,主道明也。所谓乱国者,臣术胜也。夫尊君卑臣,非计亲也,以势胜也。百官识,非惠也,刑罚必也。故君臣共道则乱,专授则失。夫国有四亡:令求不出谓之灭,出而道留谓之拥,下情求不上通谓之塞,下情上而道止谓之侵。故夫灭侵塞拥之所生,从法之不立也。是故先王之治国也,不淫意于法之外,不为惠于法之内也。动无非法者,所以禁过而外私 也。

“所谓治国者”,治理得很好的国家,太平盛世。它的特征是什么呢?君主的治国之道非常高明。和“治国”相对的是“乱国”,它的特征是大臣们的权术占了上风。“夫尊君卑臣,非计亲也,以势胜也。”为什么君主的地位高,群臣的地位卑下,臣下要服从君主?不是靠笼络感情,而是君主的威势、权位摆在那里。“百官识,非惠也,刑罚必也。”“识”,尽责的意思。为什么百官能尽责,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呢?不是因为对君主感恩,而是因为做不好要受惩罚,就是现在说的“责任 制”。

“故君臣共道则乱,专授则失。”君和臣都有决策权,都可以说了算,君道、臣道不分,叫“共道”。这样一定会乱。三十多年前,中国有一批学者提出新权威主义,就是针对当时政出多门的现象,主张学习“东亚四小龙”,搞集权改革。无论是管理一个国家,还是管理一个企业,只能有一个发号施令的地方。什么叫“专授则失”?权力专门授给一个人,君主就会失势。毛泽东很懂这个道理,懂得在下级官员之间搞平衡。为什么?不专授。一个国家如此,一个公司也是如此。再信得过的人,如果把权力全部交给他,什么都由他说了算,哪怕他是一个好人,时间久了,权力膨胀,下面的人慢慢有事都只找他,老板的权力就被架空了。所以一开始制定制度时就要充分考虑到分 权。

四种现象出现,就预兆着离亡国不远了。一是“令求不出谓之灭”,君主的命令和要求传不出去,到了太监手中就被压住了,叫做“灭”。二是“出而道留谓之拥”,命令发出去了,但半途被卡住了。中央文件本来要发到县团级,而到了省里就不往下传达了,这就叫做“拥”。“拥”和壅塞的“壅”通用。三是“下情求不上通谓之塞”,基层官民有情况要向中央反映,但上不去,叫做“塞”。四是“下情上而道止谓之侵”,虽然下面情报传上来了,但还没到君主手上就被身边人扣压了,不让君主知道,叫做“侵”。下情上达也非常重要,有时候决策错误或者出了问题,其实根源不在中央,上面根本不知道实情,它到地方官就卡住了,对他有利的就传达上去,对他不利的就扣压。老百姓到底怎样,上面都不知道。你看历史就很清楚。管子认为“灭、侵、塞、壅”这四种情况出现,归根结底,是“从法之不立也”,法治不力。所以“先王之治国也,不淫意于法之外,不为惠于法之内也”。先王以法治国,不在法律范围外考虑问题,不在法律问题上施惠。法之内,没有人情。“动无非法者,所以禁过或而外私也。”任何举动,任何决策,都没有违法的。以此杜绝过错,排除私 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