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对阴阳五行学说做了一个大致的介绍,接下来看《幼官》文本。《幼官》之外还有一篇《幼官图》,文字基本相同,只是排列顺序有差别。为什么叫《幼官》?学术界的共识,认为“幼官”应该是“玄宫”,刻书的时候因为字形相近而讹误。“玄宫”是什么?就是议事堂、宗庙。这个风俗一直保留到晚清,一个同姓聚族而居的村子,有需要集体共同商量的事情时就去祠堂,所以议事堂、宗庙二者合一。为什么叫“玄宫”?北面的叫玄宫,南面的叫明堂,东面的叫青阳宫,西面的叫总章宫。现在去看故宫,没有总章宫,叫总章门、青阳门。古代地图对东南西北的认识跟现代正好相反。我们现在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这是西学传进来后,把中国放到整个世界地图里去看,所以是这个样子。中国传统不是这样画地图的。为什么《管子》要以“玄宫”来作篇名呢?在《明堂图式》或《月令》中,五方是配五帝的,而在《幼官》中唯一提到的是北方玄帝颛顼。因为相传北方玄帝颛顼在齐地建都,所以齐就特别重北边的宫室,有别于周王朝的天子明堂。齐国是诸侯,不能建明堂,而地处北地,所以用玄宫作为其宗庙和议事 堂。
《幼官》和《幼官图》应该是先有图。中央及四方各有本图和副图,共十幅图,跟后世所流传的《河图》很相近。图旁本来应该有说明文字,到后来书都要刻在竹板上,图就没办法刻了。最早的图大概是刻在石壁、石碑上面,石碑没办法流传,后来用竹简、木简刻书的时候,就只把文字留下来了,然后在篇中记载方位。如在一段文字后“此居图方中”等等。为什么又有《幼官图》呢?后来有帛书和纸,有人想把图复原,再把文字抄进去。刘向、刘歆父子整理《管子》时把两种版本都保留下来,所以有《幼官》和《幼官图》。但为什么两篇文字相同,但顺序不同呢?因为《幼官图》是布图的顺序,从西到南、中、北,最后再到东。这和中国古代地图的方位上南下北、左东右西是一样的,体现的是四方之位。本图讲的是文事和吉礼,即政府的祭祀和行政,所以居左。副图讲的是武事和凶礼,即刑事和刑法,所以放在右边。这和《老子》讲的“吉事尚左,凶事尚右”是一致的。《幼官》的文字所记的是读图的顺序,从中到东、到南、到西,再到北。这和传统的时令书相一致,重视的是时序,春夏秋冬,然后把中放在前面,体现的是四时之序。《幼官》的五方各分本图、副图,所以共有十小节文字,内容大致分为历法和政论两部分。我只讲若干小节作例子,因为很多内容已经在其他篇章提及,没有必要重 复。
先看历法,齐国实行的是殷商历法,不是西周的历法,也不是我们现在还用的夏历。夏历又叫农历,不是阴历,也不是阳历,而是阴阳合历,最适合农业生产的需要。殷商的历法是十二天为一个节气,我们现在农历以十五天为一个节气,所以《幼官》里面的节气是三十节气,一年当中春天有八个时节,夏天有七个时节,秋天有八个时节,冬天又有七个时节。一年三百六十天,比现代的历法差了五又四分之一天。这样时间长了,四时会失序。这种历法叫四时五行时令系统,用四时去配五行。《汉书·艺文志》的《数术略·五行类》里著录了《四时五行经》二十六卷、《阴阳五行时令》十九卷,都是用的这个历法。三十时节跟五行相配得整整齐齐,但跟四时的相配就有很大的出入。所以看《幼官》的时候会有“春行冬政”、“夏行春政”,说的是时节跟四时出现矛盾 了。
它不同于现在用二十四节气的月令系统。这个系统的每月有两个节气,上千年下来没有大的出入。所以《幼官》的四时五行时令系统慢慢就失传了,“礼失求诸野”,到现在为止只有在四川的彝族地区还能够看到。彝族实行的历法是十月太阳历:把一年分成十个月,五个月是阳,五个月是阴,正好配上五行,然后又配上四时。但是时间有误差怎么办?有一段时间就不算在月里面。这也是把四时和五行相配的一种尝试,但这个试验不成功。中国是农业社会,老百姓关心的是节气,所以这个历法慢慢就失传 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