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公共价值思想向现实的演化通过人伦教化和社会重点人物的带领作用,将公共价值一步一步走向现实,目标是在现实之中落实具有公共价值导向的行为,人伦是否得当,是检验公共价值是否落实的重要依据。因此理念“善”是否转化为行为“善”,关键在于行为本身是否符合合宜的人伦标准,也就是说行为体现的人伦本身是否符合公共价值理念,是否符合仁义的价值原则。孟子认为仁义通过人伦的行为来呈现。行为本身具有人伦的标准,人伦行为需要价值的导向,而在孟子那里,价值的导向是公共价值的,因此人伦行为也是具有公共导向的,形成公共伦理,人伦的公共性凸显了以仁义为核心的价值原则,通过人伦行为来检验仁义的公共价值。
孟子认为人伦是人必须具有的特质,人的行为必须符合人伦的特点,没有人伦的人则说明此人不是人,而是禽兽。仁义的价值是否得到贯彻,从人伦行为上可以体现出来。孟子说: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之存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30]人伦是人的特点,禽兽没有人伦,禽兽充满了血腥的竞争,同类之间相食,这说明动物没有人类的人伦特质,竞争和战争等不是人伦原则下的行为,动物之间弱肉强食,自然竞争,优胜劣汰,与人伦攸叙大相径庭。动物之间的弱肉强食关键是没有仁义造成的,有仁义即有人伦,没有仁义则没有人伦,仁义的见证必然体现在人伦上面。因此孟子认为君子仁义,察于人伦。
首先,仁义的公共价值必然通过人伦表现出自身的职责。仁义的价值通过行为来表现,尊老爱幼,国君爱民,臣民尽忠,子女尽孝,鳏寡孤独都有所养,这在价值观上体现了仁义,而在行为上体现了人伦秩序,因此仁义通过人伦秩序表现出来。孔子说: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31]“孝”“弟”“信”都是实现“仁”的理念,这些行为是一种人伦关系,体现了社会的人伦秩序,仁义通过人伦来实现。子夏说: “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32]对父母竭力以孝,对国君竭力以忠,对朋友竭力以信,凸显了对仁义价值观念的坚定执行力,是一种人伦的实现。因此人伦是行为的实现,人伦体现了仁义,人伦是一种社会秩序,没有仁义就不会有人伦,没有人伦也不会有仁义,仁义必须通过人伦来实现。孟子说: “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33]仁义的价值在社会中体现为人伦职责。
其次,人伦有助于政治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政治清明需要有贤人、君子和黎民百姓的辅佐和尽忠,国君与这三者是双向的互动关系,贤人、君子是管理人才,对国君有人伦品格上的要求,国君没有仁义价值观念和人伦行为,人才不会参与国家管理,国家就不会强大起来。孔子说: “所谓贤人者,好恶与民同情,取舍与民同统,行中矩绳而不伤于本,言足法于天下,而不害于其身,躬为匹夫而愿富,贵为诸侯而无财。如此则可谓贤人矣。”[34]贤人行为以仁义为本,国君需要贤人,贤人服务于国君,国君必须尊重贤人。孔子说: “所谓君子者,躬行忠信,其心不买; 仁义在己,而不害不志; 闻志广博而色不伐; 思虑明达而辞不争; 君子犹然如将可及也,而不可及也。如此可谓君子矣。”[35]君子品性在于德性,管理天下需要君子人才。国君的存在需要黎民百姓,民心是国家存在的关键。贤人、君子、黎民百姓为国家服务需要国君的仁义和人伦行为给予尊重,没有人伦行为国君不能得到这三者的欢迎。
总之,仁义公共价值向现实的演化需要通过人伦行为来转化和体现,人伦行为是检验仁义价值的现实标准,没有人伦行为不能说明有仁义的公共价值,仁义的公共价值必须在社会中表现为人伦的行动。公共价值的转化在孟子那里重要地凸显出人伦关系的展现,人伦关系区别于动物,凸显了人的仁义本性,这说明人的本质之“仁”和人的行为之“伦”达到了合一。
以“道”成“伦”是公共价值向公共伦理的转化过程,这一过程主要从人伦教化、达至人伦和察于人伦三个方面进行。人伦教化的目的是“明人伦”,是人伦关系转化的第一阶段。达至人伦是圣人在这转化过程中担当了重要作用,孟子认为圣人是人伦的完美体现者,并且具有丰富的知识和崇高的境界,一定要使百姓享受恩惠,圣人成为天下的示范,对公共价值的转化起着导向和引领作用。仁义公共价值向现实的演化需要通过人伦行为来转化和体现,人伦行为是检验仁义价值的现实标准,公共价值向社会转化过程中需要通过人伦行为来表现。人伦教化、达至人伦和察于人伦三个方面是理念“善”向行为“善”转化过程的中级阶段。
[1] 《礼记·乐记》,《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528页。
[2] 许慎: 《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第164页。
[3] 段玉裁: 《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372页。
[4] 《孟子·万章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315页。
[5] 《春秋繁露·人副天数》,苏舆《春秋繁露义证》,中华书局,1992年,第357页。
[6] 《理》,戴震《孟子字义疏证》,中华书局,1982年,第1页。
[7] 《荀子·荣辱》,王先谦《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第70~71页。
[8] 《论说第十八》,刘勰《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第326、330页。
[9] 《张子语录·语录下》,张载《张载集》,中华书局,1978年,第329页。
[10] 《孟子·尽心上》,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362页。
[11] 《孟子·滕文公上》,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255页。
[12] 《孟子·公孙丑上》,《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233~234页。
[13] 《孟子·尽心上》,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361~362页。
[14] 《孟子·梁惠王上》,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204页。
[15] 《孟子·梁惠王上》,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209页。
[16] 《孟子·滕文公上》,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259页。
[17] 《孟子·尽心上》,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353页。
[18] 《孟子·滕文公上》,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260页。
[19] 《法言·君子》,汪荣宝《法言义疏》,中华书局,1987年,第514页。
[20] 《周礼·地官司徒》,《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707页。
[21] 《礼记·乡饮酒义》,《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1683页。
[22] 冯友兰: 《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7页。
[23] 《大戴礼记·哀公问五义》,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诂》,中华书局,1983年,第11页。
[24] 《孟子·离娄上》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277页。
[25] 《孟子·滕文公上》,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259页。
[26] 《孟子·离娄上》,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276页。
[27] 《孟子·离娄上》,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278页。
[28] 《孟子·尽心上》,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356页。
[29] 《孟子·尽心上》,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356页。
[30] 《孟子·离娄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293~294页。
[31] 《论语·学而》,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49页。
[32] 《论语·学而》,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50页。
[33] 《孟子·滕文公上》,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259页。
[34] 《大戴礼记·哀公问五义第四十》,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诂》,中华书局,1983年,第10~11页。
[35] 《大戴礼记·哀公问五义》,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诂》,中华书局,1983年,第10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