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随:元亨,利贞,无咎。
《彖》曰:随,刚来而下柔,动而说,随。大亨,贞无咎,而天下随时,随之时之义大矣哉!
《象》曰:泽中有雷,随。君子以乡晦入宴息。
【译文】
《随卦》:非常吉利,有利于去占卜,没有什么灾难。
《彖传》说:《随卦》震居下、兑居上,震代表刚,兑代表柔,这有君主顺应民意的含义,假如此时开始行动,人民大众肯定会服从命令。所以把它叫作《随卦》。非常吉利,去占卜必定得到无灾祸的预兆。而且天下所有事能做成功的关键在于随时而行,顺时而动,所以说《随卦》的现实意义多么大呀!
《象传》说:《随卦》的卦象是震在下、兑在上,震为雷、兑为泽。这表示泽中有轰隆隆的雷。泽中响雷,泽随着雷而动,所以把它叫作《随卦》。君子看到此景象,谋事要抓住时机,顺时而动,如同天晚了就要回家休息。
【启示】
《随卦》告诉我们,我们的随和是有原则的,要以中正为原则,要顺应人民的意愿。它主张人们顺时而动,抓住机遇,适时进退。它要求人们舍弃一己之见和个人私利,择善而从,善于听取、采纳别人的中肯意见,并时时以大局为重。
【原文】
初九:官有渝,贞吉。出门交有功。
《象》曰:“官有渝”,从正吉也。“出门交有功”,不失也。
【译文】
初九:官职有所变动,去占卜得到吉祥的预兆。出门在外和大家进行交流,就会有功绩。
《象传》说:“官职有所变动”,如果坚守纯正的原则就会吉祥。出门在外和大家进行交流有功绩,是因为不会固执己见而有所失。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一个人在被麻烦缠绕时,只要坚守纯正的原则,积极征求别人的意见,起用贤人,就会解开这个结,并会有所作为。坚守纯正的原则,就不会随波逐流,让假、恶、丑占据上风,而埋没了真、善、美。而积极征求别人的意见,就不会因固执己见作出错误的决策,更不会因一意孤行酿成不可逆转的大错。
【原文】
六二:系小子,失丈夫。
《象》曰:“系小子”,弗兼与也。
【译文】
六二:逮住小奴隶,却失去大奴隶。
《象传》说:逮住小奴隶,却失去大奴隶,因为二者不可同时拥有。
【启示】
这一爻暗示我们,做每一件事都有得有失。
【原文】
六三:系丈夫,失小子。随有求得。利居贞。
《象》曰:“系丈夫”,志舍下也。
【译文】
六三:逮住大奴隶却丢掉小奴隶。去追回大奴隶是有所求得的。因为安守贞正是有利的。
《象传》说:去追回大奴隶,是符合取大弃小的原则的。
【启示】
这一爻是说,无论是各有千秋的二选一,还是单一的对错判断,都需要我们作出明智的选择。该怎么办呢?我们在进行取舍时,应遵循取大弃小的原则。
【原文】
九四:随有获,贞凶。有孚在道,以明,何咎?
《象》曰:“随有获”,其义凶也。“有孚在道”,明功也。
【译文】
九四:追逐别人有所收益,去占卜却得到凶险的预兆。心存诚信,坚持走正道,哪里还有什么危险呢?
《象传》说:“追逐别人,有所收益”,由于他的行为不符合当时的道义,所以凶险。但只要心存诚信,坚持中正的原则,做人光明正大,就会有所作为,立下功绩。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放弃原则的追随是有害的。
【原文】
九五:孚于嘉,吉。
《象》曰:“孚于嘉,吉”,位中正也。
【译文】
九五:真诚对待善良者,大吉大利。
《象传》说:真诚对待善良者,大吉大利,这是因为九五爻是阳爻阳位,位于上卦中央的至尊的位置。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善待本性善良的人民。
【原文】
上六:拘系之,乃从维之。王用亨于西山。
《象》曰:“拘系之”,上穷也。
【译文】
上六:把俘虏拘留起来,并用绳子将他捆绑。周文王把他当作人牲囚禁在西山以祭祀神灵。
《象传》说:把俘虏拘留起来,并用绳子将他捆绑,是因为上六爻高居《随卦》最上爻,君王的诚信已施尽。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如你总是对别人以诚相待,最终也不能感化别人,此时,就采取强硬的方法。因为他是顽固不化者,如采用硬碰硬的方法,也许还有转变的余地,即使不能改变,就让他毁灭,至少也不会成为你前进的障碍。
【疑难解析】
“系小子,失丈夫”和“系丈夫,失小子。随有求得。利居贞”
“系小子,失丈夫”的大意是:逮住小奴隶,却失去大奴隶。它是随卦的爻辞。“随”有随同、随和、追随的意思。这就好比一个人在随同大家的意愿上必有得有失,即他采取甲的方案,势必就要放弃乙的方案。如甲的观点是错误的,他随同甲的观点,势必能赢得甲对他的一时的好感,和他同舟共济,但这会酿成大错;他否定甲的观点,有可能伤害彼此的感情,甚至几十年深厚友谊就毁于一旦,但这有利于树正风,抑恶气,让人民过上好日子。
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时,我们该怎么办呢?“系丈夫,失小子。随有求得。利居贞”就给了我们满意的答案:舍鱼而取熊掌也(大奴隶比小奴隶有价值,追回大奴隶是吉利的)。要做到“舍鱼而取熊掌”,必须注意的是:鱼和熊掌的比较不是纯粹数字上的比较,而是以道德为准绳的大小比较。所以,我们在舍鱼而取熊掌时,必须以坚守正道为前提。
随有获,贞凶。有孚在道,以明,何咎“随有获,贞凶”的大意是:追逐别人有所收益,去占卜却得到凶险的预兆。明明是有所收益的事,怎么去占卜却得到凶险的预兆呢?
联系“有孚在道,以明,何咎”,就知道这是因为他在追随时放弃了原则。放弃原则的追随可能变成迁就,甚至是纵容,自然会给他带来灾祸。
虽说放弃原则的追随在当时可避免他跟别人发生摩擦,并且他能从中得到好处。但俗话说得好:没有免费的午餐。一则对他所苟同的人来说,他不会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以至于越陷越深,不能自拔;二则对他来说,他也要为自己的不负责任的行为付出代价的:一方面犯错误的人,到头来会识别真伪的,会埋怨他的。另一方面,他会跟着犯错误的人陷入泥坑,难以自拔。最糟糕的是,他扬恶弃善,让社会的坏的风气盛行,玷污了善良的人民,残害了正直的高尚人士。
综上所述,随和一定要以坚守正道为前提。
【事例】
《随卦》告诉我们,随同是有原则的随同。唐代宗就深谙这个道理。虽说本性柔弱,但在关键问题上绝不手软,巩固了自己的政权。
关键时刻出撒手锏
唐肃宗的七子李豫外表柔弱,但他内心很有主见,颇能处理事务。
在他当太子时,张皇后与亲信宦官李辅国共同把持朝政,干预政事,权倾内外,朝廷上下都惧怕他们。二人曾共同陷害了李豫的弟弟,李豫十分气愤。
李豫十分厌恶张皇后骄横,但考虑到自己身单势孤,行事十分小心,唯恐得罪她遭到陷害。
由于张皇后与李辅国都心怀鬼胎,所以互相猜忌,产生隔阂。李辅国拉拢统领射生手(内廷禁兵官)的宦官程元振,视为心腹,与张皇后对抗。李豫暗自高兴,准备寻找机会离间二人。上元二年(公元761年),肃宗病危,张皇后担心李豫登基,就召越王李保入宫监国。李辅国、程元振知道事情紧迫,告诉李豫要防止张皇后的陷害。张皇后召李豫入宫。张皇后说:“李辅国久握禁兵,私下与程元振联合,图谋作乱,应该杀掉他。”李豫早知道张皇后的奸谋,为了使张、李二人相斗,就假意哭着说:“父皇病得很厉害,不禀告陛下就杀了他们,恐怕他禁受不起。”张皇后拉拢李豫失败,就自己选调宦官,准备谋杀李辅国等人。李豫将这个消息告知李辅国,李辅国很感激李豫,就抢先率禁兵入宫,诛杀了越王和张皇后。
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在李辅国等人的拥戴下李豫继承皇位,史称唐代宗。李辅国平素就专横骄纵,欺压群臣,这次立了大功,更加张狂。而代宗懦弱温顺,在小事上从不与他理论,都让他拿主意。他见代宗无主见,就公然对代宗说:“陛下只管住在宫殿里,外面的事情任凭老奴处理。”这时,代宗非常气愤,下决心要除掉这个逆宦。但又考虑到他手握重兵,党羽众多,不敢轻易下手,所以假意很礼遇他,加封他为尚书令,称呼他为“尚父”,事情不论大小,都征询他的意见。李辅国未察觉代宗的用意,依旧横行宫廷内外。
程元振当时因拥立代宗为帝而被授任飞龙副使、内侍省事,官职不如李辅国显赫荣耀,心里很不自在。李辅国经常趾高气扬,借一些小事羞辱他,这令程元振很愤怒。代宗得知程元振与李辅国嫌隙暗生,就善待程元振,给他加官封赏,并委婉地暗示他和怨恨李辅国的人上奏抨击李辅国。程元振受到皇帝恩遇,受宠若惊,自思有皇上支持,就大胆上表指责李辅国专权朝政,卖官鬻爵,制造冤狱,罪不容诛。众臣也借机纷纷请求将李辅国罢官。
代宗顺水推舟,就罢免李辅国禁卫军元帅一职,转由程元振代替。尽管当时有许多李辅国的同党为他求情,但代宗没有理会。
从此以后,李辅国有所收敛,但代宗还是不放心,又下诏罢免他中书令一职,只允许他每月初一、十五进宫朝见。最后,代宗秘密委派刺客潜入李辅国的府第将他刺杀。
就这样,代宗铲除了奸臣,巩固了自己的政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