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产业集群的类型

产业集群的类型

时间:2023-02-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按照形成的原因,产业集群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内生型产业集群,也称为内源型产业集群,指主要依靠本地的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形成的产业集群,这类集群价值链相对较长,但集群内企业规模偏小,由区域内部力量(或因素)驱动,依靠内部资源和内部市场引致的,国际上的“第三意大利”现象及我国浙江省的区域“块状经济”是这种内生式集群的典型。
产业集群的类型_旅游商品产业集群研究

由于产业集群的广泛性和多样性,许多学者在研究过程中,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和划分标准,往往得出不同的分类。国外学者们大多是从综合的角度,根据产业集群的特征、产业联系和集群发展路径对产业集群进行分类的。常见的分类是彼得·科罗瑞卡(Peter Knorringa)和乔·迈叶-斯泰尔(Jörg Meyer-Stamer) (1998) 在对发展中国家的产业集群研究中,借鉴Markuesn (1996)对产业区的分类方法,把产业集群分为意大利式产业集群、卫星式产业集群和轮轴式产业集群三大类。意大利式产业集群的典型特征是中小企业集群,集群内部具有复杂的专业化分工协作、竞争合作关系,与区外企业合作与联系程度低,集群内企业之间存在长期的合同和承诺,集群区域具有独特的地方文化特性。轮轴式产业集群的重要特征是由一个或多个关键企业(核心企业)支配,企业的合作一般是以核心企业为中心展开沿着价值链上、下游以及水平方向的多方面合作,其重要特征表现为长期的契约和承担义务,形成与核心企业上、下游相关联的企业集群。卫星式产业集群内部成员之间的联系较少,集群内较少有纵横交错的内部合作关系,依赖外部企业(详见表2-1)。[12]

表2-1 产业集群的类型

资料来源: 通过产业集群相关文献整理而得。

从产业性质来看,产业集群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传统型产业集群,它以传统的手工业或劳动密集型工业部门为主,如纺织、服装、制鞋、家具等行业,这类集群中的劳动分工比较精细,专业化程度较高,企业规模一般不大,但几乎所有的企业都集中于一项产品或产品的某一部分,网络组织比较发达; 第二类是高新技术型产业集群,这类集群是通过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产业化或不断向传统产业渗透,生产出高新技术产品,成功地进入市场,从而形成知识与技术密集型产业集群,这类产业集群内部的企业之间合作密切,创新氛围较为深厚,具有高附加值、高投资、高风险、高收益等特点,如美国的硅谷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第三类是资本与技术、资源等要素混合而成的产业集群,如德国南部的巴登—符腾堡机械产业集群。

按照形成的原因(或产业集群发育的驱动力量),产业集群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内生型产业集群,也称为内源型产业集群,指主要依靠本地的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形成的产业集群,这类集群价值链相对较长,但集群内企业规模偏小,由区域内部力量(或因素)驱动,依靠内部资源和内部市场引致的,国际上的“第三意大利”现象及我国浙江省的区域“块状经济”是这种内生式集群的典型。第二类是外生型产业集群,或称为外源型产业集群,指主要通过利用国外的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发展外向型经济而形成的产业集群,这类集群的出现与当地文化背景并无直接关联,由区域外部力量(或因素)驱动,依靠外部资源和外部市场引致的,也有人称之为“嵌入型簇群经济”(王裙,2002),或外商投资企业空间集群(朱英明,2002),我国东南沿海的外向型加工工业区是这种外生式集群的典型,如深圳、东莞等地出现的一些产业集群。第三类是政府主导下形成的各种产业集群,如中关村科技园区、苏州工业园区中出现的一些产业集群(详见表2-2)。

按产业集群发展道路可分为创新型集群和低成本型集群。创新型通常以欧美成功的产业区为典型代表,它们通常具有较高的研发投入,能生产出技术精湛的产品,基本特征是创新、高质量、功能灵活和工作环境优越,企业在良好的法规制度下自觉地发展合作关系; 低成本型产业集群主要指粗放式发展的集群,通常具有低工资、低技术、高污染和高消耗的特征,集群内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机会很少,知识基础比较简单,信任度不高,合作行为不多,创新努力十分有限,因为参与竞争的基础主要是低成本,企业之间容易引发恶性竞争,这类集群在一些发展中国家较为常见。

表2-2 内生型集群与外生型集群比较

资料来源: Peter Knorringa,Jörg Meyer-Stamer.New Dimensions in 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From Clusters to Industrial Districts[Z].1998,(10)。

按照产业集群的组织结构划分,可以分为市场型集群、中卫型集群和网状型集群三类。市场型产业集群,指的是产业集群内企业之间的关系是以平等的市场交易为主,企业之间合作与交易的关系是水平一体化的,集群内一般没有能在“产—供—销”等方面具有垄断地位的大企业。这类产业集群往往需要与专业化市场进行有机结合,如浙江绍兴中国轻纺城及其周边的产业集群就属于这种类型。中卫型产业集群,即大量中小企业围绕着一家或几家大的企业进行配套协作,企业之间存在着上下游关系,形成“中心—卫星”式分工网络,产业集群内的大企业与这些中小企业供应商之间建立较为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核心企业的作用显著,配套企业对核心企业依赖性较强。网状型产业集群介于市场型和中卫型集群之间,即众多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在生产、资本、技术等多方面进行协作,产业集群内企业之间形成了纵横交错、关系复杂的网络结构。

按集群内企业的分工合作形式可以划分为水平一体化型产业集群和垂直整合型产业集群及水平与垂直混合型三类。水平一体化型指集群内企业生产的产品大致相同,面对共同的市场和用户,企业仅以提供差异化的产品来避免同质竞争。集群内企业规模相对都比较小,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以平等市场交易为主,各企业以水平分工联系来完成产品的生产。一般说,区域内很少存在能在本地产供销等方面具有垄断地位的大企业。如“第三意大利”的Emillia和Tuscany等地区,我国目前的一些传统产业专业化生产区(如“中国灯饰产业之乡”——广东省中山的古镇、“中国塑料城”——浙江省余姚市、广东省南海盐步“内衣城”)等。垂直整合型(也称为“中卫型”或“锥型”产业集群)是指集群内企业通常存在着上、下游的合作关系,即企业间存在着原材料供应、半成品生产/成品销售等联系,集群内的企业大多只从事产业中的一个或几个生产环节。在这种类型的集群内,大量中小企业围绕一家或几家大的核心企业进行协作配套,或为其进行特定的专业化加工,或根据要求提供专业化产品,或进行限制性销售。这种类型又可以更进一步区分为“垂直后整合型”和“垂直前整合型”。共生合作型(也称为垂直整合与水平一体化共存型集群),这种类型的集群内,几家或十几家大中型企业利用垂直一体化的关系,与其他小企业(作为分包商)进行合作生产经营,而另外一些中小企业之间也存在水平关系上的相互合作。如美国的硅谷地区、德国的Baden-Württemberg、北京市中关村和武汉市东湖高新区、青岛市高技术园区等都属于这种类型。传统产业区如以生产低压电器著称的浙江省乐清县柳市镇也正向这种类型转化。原来的企业大都是规模较小的乡镇企业,现在已经出现了如德力西、正泰等大型的企业集团。其中仅正泰公司在本地就有几百家的专业化小企业成为其专门的分包商,德力西、正泰等大企业与其配套协作的小企业之间出现了垂直一体化的协作关系。[13]

目前,我国至少存在四种类型的产业群或潜在产业群,即各种类型的开发区,包括沿海外向型出口加工区(如东莞出口加工产业群)、乡镇企业集群区(如浙江产业群)、智力密集型地区(如依托于民营科技企业发展起来的中关村高科技产业群)以及以国有大中型企业为核心的工业基地。这些产业集群都有各自的形成背景和成长机制,差异性明显。而且都已经出现了迫切需要解决的发展问题。例如我国开发区普遍存在着区域上分散、开发面积庞大,产业缺乏特色,结构求大同,与当地经济关联薄弱,缺乏专门而高级的企业服务业等问题,因此,重构开发区、创建产业群已经成为共识。要依据产业集群形成的驱动因素: 生产要素、市场需求、企业的专业化分工、技术创新等科学创建产业集群新体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