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笔记】
★春秋时通行赋诗。在外交的宴会里,各国使臣往往得点一篇诗或几篇诗叫乐工唱。这很像现在的请客点戏,不同处是所点的诗句必加上政治的意味。这可以表示这国对那国或这人对那人的愿望、感谢、责难等,都从诗篇里断章取义。断章取义是不管上下文的意义,只将一章中一两句拉出来,就当时的环境,作政治的暗示。
★近来文学批评里常把言志与载道对言,以为言志是个人的抒情,而载道是文以载道。载道,为“五四”以来所反对。但最近又主载道,不过所载之道不同。但是,言志实即载道,二者不应对立。
【品读大师】
朱自清在《诗言志辨·比兴》中说:“在诗论上,我们有三个重要的,也可说是基本的观念:‘诗言志’‘比兴’‘温柔敦厚’的‘诗教’。后世论诗,都以这三者为金科玉律。”并在《诗言志辨·序》中说“‘诗言志’是中国历代诗论‘开山的纲领’”,给予“诗言志”在诗歌评论上最高的地位。
“诗言志”是一句古话“诗以言志”,“诗”这个字就是“言”“志”两个字合成的。朱自清认为古代所谓“言志”总是关联着政治或教化的。他在《诗言志辨·诗言志》中从献诗陈志、赋诗言志、教诗明志、作诗言志四个方面对“诗言志”的政治教化作用进行了阐述。前两方面主要考察以诗乐合一的先秦时代诗歌,后两方面主要考察以诗乐逐渐分开、诗义更受关注时期,特别是汉代以后的诗歌,从多个角度分析了“诗言志”的含义及其发展的史迹。
一、献诗陈志
朱自清首先引用杨树达的意见,肯定“诗”与“志”是同一个字,还肯定了闻一多对“志”的释义:记忆、记录、怀抱,然后提出“到了‘诗言志’和‘诗以言志’这两句话,‘志’已经指‘怀抱’了”,又从《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和《论语·公冶长篇》得出“这种志,这种怀抱是与‘礼’分不开的,也就是与政治、教化分不开的”结论。他又引用《诗经》中12处关于作诗的句子,说明相关诗歌的“作意”不是“讽”就是“颂”,而且“讽”比“颂”多,从中也可以看清楚“诗言志”究竟是指什么。最后,他从古代诗乐不分家的角度分析“乐语”,指出与“乐”合一的“诗”是“礼乐”的一部分。
所以朱自清认为,“诗言志”其实就是指抒发与政教意识相关的“怀抱”。公卿列士把抒发这种“怀抱”的诗歌献给帝王,或者唱给帝王听,以达到“讽、颂”的目的,这就是献诗陈志,或者谓之“歌谏”。
二、赋诗言志
赋诗言志即借诗言志。“赋诗”者只是“借诗言志”,他们不是诗歌的作者,而“献诗”者往往本人就是该诗的作者。朱自清认为“在赋诗的人,诗所以‘言志’,在听诗的人,诗所以‘观志’‘知志’”,赋诗即使是在应酬场合的也还“一面言一国之志,一面也还流露着赋诗人之志,他自己的为人”,这在《左传》襄公二十七年、昭公十六年、襄公十六年的内容中都可以看到。
朱自清讲了赋诗言志的两个特点:一是“从外交方面看,诗以言诸侯之志、一国之志,与献诗陈己志不同。在这种外交酬酢里言一国之志,自然颂多而讽少,与献诗相反。外交的赋诗也有出乎酬酢的讽颂,即表示态度之外的。……郑人赋诗,求而兼颂;鲁人赋诗,谢而后许。虽也还是‘言志’,可是在办交涉,不止于酬酢了。……但赋诗究竟是酬酢的多”;二是“献诗的都有定指,全篇意义明白。赋诗却往往断章取义,随心所欲,即景生情,没有定准”。总之,“赋诗”者把诗歌当做特定场合中应酬的工具,让听诗的人通过诗句了解他和他所代表的国家,从这个方面来看,“诗言志”依然与政治、道德相关。
三、教诗明志
“教诗明志”四字,是朱自清根据《国语楚语上》“教之诗而为之导广显德,以耀明其志”一语概括出来的,侧重在受教诲人的志。朱自清指出,“献诗陈志”是指“由下而上”传述讽旨,“赋诗言志”是指“在上位的人”互相称颂“表德”,而“教诗明志”则是指统治者利用诗歌自上而下对人民实施教化,引导风俗。仍然没有脱离政治教化。
四、作诗言志
前面的“赋诗”“教诗”都是说明借用诗人的诗歌观念,“献诗”则是以讽谏为目的,重点在听诗的人,不在诗人自己。而“作诗言志”是从写诗者个人的角度出发梳理“诗”与“志”的关系,诗人表达个人的想法,为自己而写诗。朱自清认为,中国诗歌史上“真正开始歌咏自己的”是屈原为首的辞赋作者,到东汉五言诗逐渐发达以后,抱这种写作态度的诗人更多。然而,这些“歌咏自己”的诗人在他们的作品中或者讲述个人的穷通出处,或者吟咏他们所理解的人生义理,比如出世观和入世观,以这些为“诗言志”的引申义,其实也都没有离开政教。
综上所述,朱自清厘清了“诗言志”的内涵:“诗言志”的本义是讽颂,反映的是一种政教意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