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作词当争第一义

作词当争第一义

时间:2023-01-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正如王国维所说:“一切文体,始盛终衰。”因此,王国维提出“作词当争第一义”,他说“社会上之习惯,杀许多之善人,文学上之习惯,杀许多之天才。”在这里,王国维表现出了他小小的自负。王国维在这里虽然说的是词,当然也包含了其他的文体,无论诗词还是散文,都应当“力争第一义”,创新既是创作的目的,也是评判的标准,唯此才能保证文学的活力,否则就会变成一潭毫无生机的死水。

【国学笔记】

★美成深远之致不及欧秦。唯言情体物,穷极工巧,故不失为第一流之作者。但恨创调之才多,创意之才少耳。

★周保绪济《词辩》云:“玉田,近人所最尊奉,才情诣力,亦不后诸人,终觉积谷作米、把缆放船,无开阔手段。”又云:“叔夏所以不及前人处,只在字句上著功夫,不肯换意。近人喜学玉田,亦为修饰字句易,换意难。”

【品读大师】

综观中国几千年的文学史,我们可以看到,基本上一代有一代的文学,每一种文学形式的兴盛都不算很长久。从最早的诗经开始,诗经之后有楚辞,楚辞之后是五言诗,五言诗衰落之后七言诗流行起来,之后律诗也风行了一段时间,宋代以后,则有词取而代之……正如王国维所说:“一切文体,始盛终衰。”而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他看来是因为:“盖文体通行既久,染指遂多,自成习套。豪杰之士,亦难于其中自出新意,故遁而作他体,以自解脱。”也就是说,每一种文体的衰落,归根结底就在于套路和习惯的局限,因为没有创新而逐渐失去了活力和光彩,自然也就要被新的文体取而代之。

因此,王国维提出“作词当争第一义”,他说“社会上之习惯,杀许多之善人,文学上之习惯,杀许多之天才。”文学上之习惯,即文体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之后,形成了一定的套路,而后来的人又不注意创新,于是便局限在这旧的套路当中,反而无法表达真心、施展不出应有的才华,这就像社会上的一些恶习把本性善良的人都变坏了一样。因此,真正的天才应该摆脱这种文体的束缚,勇于求新求变,才能使诗词以及其他文体产生新的活力,不断产生出一流的文学作品。

当然,创新并不是说完全不可以借用前人的诗词,如果能够巧妙地“借古人之境为我之境界”,也能够产生一流的词作。王国维举了一例,唐朝诗人贾岛有一句名诗“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写的是思念好友之情。这句诗被周邦彦引入词中,化作“渭水西风,长安乱叶,空忆诗情婉转”,怀念当年与友人游览吟诗的场景。又被白朴引入曲中,化作“一声声,送上雕鞍,伤心故园,西风渭水,落日长安”,表达唐玄宗在安史之乱后离开长安途中的去国伤悲。这两句都将前人的诗词引用得很好,创造了自己独有的境界。同时,王国维也强调“然非自己有境界,古人亦不为我所用”,也就是说,想要借用古人的境界,先要自己胸中有境界,否则就只能生搬硬套,毫无新意。

在这里,王国维表现出了他小小的自负。他认为自己虽然在才华上比不上过去那些大文学家,但是在创新这一点上,算是比较突出的。他说“余填词不喜作长调,尤不喜用人韵,偶尔游戏,作《水龙吟》咏杨花,用质夫、东坡倡和韵,作《齐天乐》咏蟋蟀,用白石韵,皆有与晋代兴之意。”王国维说他作词不喜欢沿用别人的韵,即使是偶尔用一下苏轼、姜夔的韵,也有想要后来居上的意思,并不是一味地模仿前人。

王国维还特意提到,好友樊抗夫曾称赞他的《浣溪沙》“天末同云”一首、《蝶恋花》“昨夜梦中”“百尺朱楼”“春到临春”几首,都是“凿空而道,开词家未有之境”。王国维的这几首词究竟有没有达到这样的境界姑且不论,但总而言之,他想要强调作品的原创性,作词应当有自己的新意,写别人没有写过的景,道别人没有道过的情,才能创造出新的境界,这才是真正难能可贵之处。王国维在这里虽然说的是词,当然也包含了其他的文体,无论诗词还是散文,都应当“力争第一义”,创新既是创作的目的,也是评判的标准,唯此才能保证文学的活力,否则就会变成一潭毫无生机的死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