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元曲,中国最自然之文学

元曲,中国最自然之文学

时间:2023-01-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故谓元曲为中国最自然之文学,无不可也。元曲与唐诗、宋词鼎足并举,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然而在王国维的时代,元曲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在王国维看来,元曲最大的特色就在于“自然”而“有意境”。

【国学笔记】

★然元剧最佳之处,不在其思想结构,而在其文章。其文章之妙,亦一言以蔽之,曰:有意境而已矣。何以谓之有意境?曰: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古诗词之佳者,无不如是。元曲亦然。明以后,其思想结构尽有胜于前人者,唯意境则为元人所独擅。

★盖元剧之作者,其人均非有名位学问也。其作剧也,非有藏之名山,传之其人之意也。彼以意兴之所至为之,以自娱娱人。关目之拙劣,所不问也;思想之卑陋,所不讳也;人物之矛盾,所不顾也。彼但摹写其胸中之感想与时代之情状,而真挚之理与秀杰之气,时流露于其间。故谓元曲为中国最自然之文学,无不可也。若其文字之自然,则又为其必然之结果,抑其次也。

【品读大师】

元曲与唐诗、宋词鼎足并举,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然而在王国维的时代,元曲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王国维著《宋元戏曲史》,对宋元两代的戏曲进行了深刻仔细的研究,对元曲着墨最多,对元曲评价极高。在王国维看来,元曲最大的特色就在于“自然”而“有意境”。他说:“元曲为中国最自然之文学”,又说:“元曲之佳处何在?一言以蔽之,曰:自然而已矣。”对此,他举了元曲中许多文词段落加以证实,例如马致远的《汉宫秋》第三折:

〔梅花酒〕呀!对着这迥野凄凉,草色已添黄,兔起早迎霜,犬褪得毛苍,人搠起缨枪,马负着行装,车运着餱粮,打猎起围场。他他他伤心辞汉主,我我我携手上河梁。他部从,入穷荒;我銮舆,返咸阳。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螀;泣寒螀,绿纱窗;绿纱窗,不思量。

〔收江南〕呀!不思量,便是铁心肠,铁心肠也愁泪滴千行;美人图今夜挂昭阳,我那里供养,便是我高烧银烛照红妆。

〔尚书云〕陛下回銮罢,娘娘去远了也。(驾唱)

〔鸳鸯煞〕我煞大臣行,说一个推辞谎,又则怕笔尖儿那火编修讲。不见那花朵儿精神,怎趁那草地里风光。唱道伫立多时,徘徊半晌,猛听的塞雁南翔,呀呀的声嘹亮,却原来满目牛羊,是兀那载离恨的毡车半坡里响。

《汉宫秋》写的是汉元帝与王昭君的故事,汉元帝深夜偶然听到昭君弹琵琶,爱其美色,将她封为明妃。而画工毛延寿将昭君画像献给呼韩邪单于,让他向汉王索要昭君为妻。元帝舍不得昭君和番,但满朝文武怯懦自私,无力抵挡匈奴大军入侵,昭君为免刀兵之灾自愿前往,最终因不舍故国,在汉番交界的黑龙江里投水而死。

第三折写的是汉元帝为昭君送行,一直望着昭君的背影,久久不肯离去,返咸阳、过宫墙、绕回廊、近椒房,每一步都浸着心痛和思恋之情。〔梅花酒〕一曲,作者运用回环往复的手法,将汉元帝凄婉的神情表现得淋漓尽致。王国维评价说:“真所谓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

此外,王国维认为元曲的“自然”还在于它用词上的特点,古代文学形容事物都用古语,完全没有用俗语的,而且所用的字数也不多。唯独元曲因为可以用衬字,所以在描写事物时用了许多俗语或者自然的声音来形容,使得文章非常自然真切。

王国维论词,讲求自然真切,论曲亦是如此。在王国维看来,戏曲追求自然,看似不避粗卑,却能达到更高的艺术境界。元曲的作者,大多是一些地位、学问都不太高的人,没有多少避讳,可以说真话、写真容,意兴所至,创作一番,以自娱娱人,而“真挚之理与秀杰之气,时流露于其间”,由此产生了中国最自然之文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