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朱元璋教育儿子和朱棣教育儿子

朱元璋教育儿子和朱棣教育儿子

时间:2023-01-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梁世士大夫,皆尚褒衣博带,大冠高履,出则车舆,入则扶侍,郊郭之内,无乘马者。周弘正为宣城王所爱,给一果下马,常服御之,举朝以为放达。颜氏所生活的南北朝时期,朝廷官僚“不涉世务”,也就是不干实事的现象十分突出。因此颜氏提出了知识分子要有益于社会,不能只是高谈阔论,抚琴读书,身占其位而不谋其事。

【原文】

士君子之处世,贵能有益于物耳,不徒高谈虚论,左琴右书,以费人君禄位也。国之用材,大较不过六事:一则朝廷之臣,取其鉴达治体,经纶博雅;二则文史之臣,取其著述宪章,不忘前古;三则军旅之臣,取其断决有谋,强干习事;四则藩屏之臣,取其明练风俗,清白爱民;五则使命之臣,取其识变从宜,不辱君命;六则兴造之臣,取其程功节费,开略有术,此则皆勤学守行者所能辨也。人性有长短,岂责具美与六涂哉?但当皆晓指趣,能守一职,便无愧耳。

【译文】

士人君子立身处世,要注重做一些有益的事情,不能只是高谈阔论,抚琴读书,来虚耗君主给他的俸禄官位。国家使用人才,大体不外乎六个方面:一是在朝廷处理政务的臣子,他们满腹经纶,博学文雅,能通晓国家的体制纲要,了解治国的道理;二是掌管文史的臣子,他能撰写典章,通晓前代的典故;三是军旅的臣子,他们有勇有谋,卓绝善战;四是镇守地方的臣子,他们熟悉地方风俗,廉洁爱民;五是奉命出使的外交臣子,他们随机应变,不辱君命;六是精通建筑营造的臣子,他能考核工程节省费用,少花钱多办事。这都是勤奋好学、爱岗敬业,并且有操守德行的人才能办得到的。只是人的秉性和才能是不一样的,当然不能强求一个人同时具备这六个方面的素质了。只要对这些在大体上懂得一些,而在一个方面有所专长,并能胜任工作,这就可以当之无愧了。

【原文】

吾见世中文学之士,品藻古今,若指诸掌,及有试用,多无所堪。居承平之世,不知有丧乱之祸;处庙堂之下,不知有战阵之急;保俸禄之资,不知有耕稼之苦;肆吏民之上,不知有劳役之勤,故难可以应世经务也。

【译文】

我看世上的一些读书人,评议古今无不头头是道,好像对这些了如指掌,但是一旦真要重用他,要他去处理实际事务时,多数都无法胜任。他们生活在太平之世,不知道有丧国乱民的祸患;他们在朝廷里当官,不知道有战争的险急;他们俸禄供给稳定可靠,不知道耕作的劳苦和艰辛;凌驾于吏民之上,不知道从事劳役的愁苦与繁重,这样他们就很难应付时势和处理政务了。

【原文】

晋朝南渡,优借士族;故江南冠带,有才干者,擢为令仆已下尚书郎中书舍人已上,典掌机要。其余文义之士,多迂诞浮华,不涉世务;纤微过失,又惜行捶楚,所以处于清高,盖护其短也。至于台阁令史,主书监帅,诸王籤省,并晓习吏用,济办时须,纵有小人之态,皆可鞭杖肃督,故多见委使,盖用其长也。人每不自量,举世怨梁武帝父子爱小人而疏士大夫,此亦眼不能见其睫耳。

【译文】

晋朝南渡,对士族优待宽容,因此江南的文士缙绅中有才干的,就能被提升为尚书令、尚书仆射以下,尚书郎、中书舍人以上的官职,来执掌机要。那些稍懂得一点文义的多数迂诞浮华,不知道怎么处理世务;即使他们有了点小过错,也不好杖责刑罚,因而就只好给他们一个名高职轻的位置,以掩饰他们的短处。至于那些台阁令史、主办监帅、诸王签省等职务,都要求对工作通晓熟练,并能适应临时需要来处理实际事务,纵使他们流露出下等人的情态,还可以鞭打监督,所以多委任地位低下的人去做,使他们的长处得以发挥出来。很多人往往没有自知之明,自不量力,世上文士都在抱怨梁武帝父子喜欢任用下等人而疏远士大夫,这就像眼睛不能看到眼睫毛是一样的道理。

【原文】

梁世士大夫,皆尚褒衣博带,大冠高履,出则车舆,入则扶侍,郊郭之内,无乘马者。周弘正为宣城王所爱,给一果下马,常服御之,举朝以为放达。至乃尚书郎乘马,则纠劾之。及侯景之乱,肤脆骨柔,不堪行步,体羸气弱,不耐寒暑,坐死仓猝者,往往而然。建康令王复性既儒雅,未尝乘骑,见马嘶喷陆梁,莫不震慑,乃谓人曰:“正是虎,何故名为马乎?”其风俗至此。

【译文】

梁朝的士大夫,都崇尚穿宽大的衣服,系阔腰带,戴大帽子,穿厚底鞋,出门以乘车代步,进门就有人伺候,无论是在城里还是在城外,都没有骑马的。宣城王很喜欢南朝学者周弘正,送给他一匹果下马,他就经常骑着,结果被朝廷上下认为是他的行为狂放不羁。以至于当时如果是尚书郎骑马,就会遭到弹劾。侯景之乱爆发的时候,士大夫们个个细皮嫩肉的,承受不了步行的辛苦,体质虚弱,气喘如牛,又不能经受寒冷或酷热,结果往往是在仓促间就一命呜呼了,由此而丧命的到处都是。建康令王复,性情温文尔雅,从未骑过马,一看见马嘶鸣跳跃,就吓得魂飞魄散,他对人说道:“这是老虎,为什么叫马呢?”当时的风俗竟然颓废到这种地步。

【原文】

古人欲知稼穑之艰难,斯盖贵谷务本之道也。夫食为民天,民非食不生矣,三日不粒,父子不能相存。耕种之,茠之,刈获之,载积之,打拂之,簸扬之,凡几涉手,而入仓廪,安可轻农事而贵末业哉?江南朝士,因晋中兴,南渡江,卒为羁旅,至今八九世,未有力田,悉资俸禄而食耳。假令有者,皆信僮仆为之,未尝目观起一土,耘一株苗;不知几月当下,几月当收,安识世间余务乎?故治官则不了,营家则不办,皆优闲之过也。

【译文】

古人为了能够体验务农的辛苦而亲自耕种,这也是能让人珍惜粮食、重视农业生产的方法。民以食为天,百姓没有食物就无法生存,三天不吃饭的话,父子之间也会没有力气互相问候照顾了。粮食要经过耕种、锄草、收割、储存、舂打、扬场等好几道工序,才能放存粮仓,怎么可以轻视农业而重视商业呢?江南朝廷里的官员,虽然随着晋朝的复兴,南渡过江,流落异乡,到现在也经历了八九代了,但他们却从来不从事农业生产,而是完全依靠俸禄过活。即使他们有田产,也是随意交给僮仆来耕种,他们甚至都没见过别人翻一垄土,插一次秧,不知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收获,又怎能懂得人世间的其他事务呢?因此,他们做官却不知道为官之道,治家又不会经营之方,这都是养尊处优造成的后果啊!

【评析】

颜氏所生活的南北朝时期,朝廷官僚“不涉世务”,也就是不干实事的现象十分突出。因此颜氏提出了知识分子要有益于社会,不能只是高谈阔论,抚琴读书,身占其位而不谋其事。从当时的实际出发,他认为国家大致需要六种人才:一是有作为的政治家;二是有修养的理论家和学者;三是有勇有谋卓绝善战的军事家;四是清廉称职的地方官吏;五是奉命出使不辱君命的外交官员;六是精通建造事业的管理者和工程技术专家。要想做好上述任何一种工作,都需要勤奋好学,爱岗敬业,且有操守德行,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德才兼备。人的才能有长短之别,所以不能要求每个人对这六个方面都很精通,只要大体上懂得一些,然后在其中的某一个方面有所专长,并能胜任工作,就当之无愧了。可以看出,颜氏的人才观,含有全面发展和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合理因素,这与我们今天提倡的素质教育是有相通之处的。

颜氏把那些不懂事务、缺乏实际能力的士大夫描画得入木三分,指出像这种“五谷不分、四体不勤”的人,做官做不好,治家也治不好,整日养尊处优,这样是无法顺应时事和担当国家大任的。

其实对子弟进行涉务的教育,也是很有必要的,明智的古人都很注重这些。明太祖朱元璋就很注重对儿子在这个方面的教育。朱元璋出身贫困,经过艰苦的征战,由一个平民当了皇帝。为了使儿孙们能够继承和守住这份王业,他想让儿子朱标从童年时起就了解这些情况。于是,他便在朱标十三岁时吩咐返回老家,祭扫临濠的祖墓。

行前,他向儿子道出了自己的良苦用心:“商高宗未即位前就经受了各种劳苦,周成王也是老早就接受了《天逸》的教训。因为他们都深知小民的疾苦,所以他们继承王位后都勤俭持政,成为一代明主。你生长在富贵的环境里,习惯了安逸的生活。现在让你回老家一趟,途经田野,观览山川,可以通过路途的崎岖了解鞍马的辛劳,观察百姓的稼穑以懂得衣食的艰辛,察知民心的好恶以明白风俗的差异。到了祖宗居住的地方,你要访问一下父老乡亲,打听我起兵渡江时的事情,同时要牢记知晓我创业的艰辛。”朱标遵命而行,在官员的陪同下祭扫祖坟,访旧问贫,观风察俗,完成了他的第一次人生体验。

朱元璋很善于结合平时生活中的平凡事例,随时随地教育儿子。有一次,他的儿子跟他外出,朱元璋就抓住这个机会,对儿子教导了一番。他特意叫手下带路,沿途到农民家中一家家地察看,看他们家里的器物,还特意看他们吃的饭食。观看完普通农民的生活状况后,回到宫中,朱元璋就语重心长地对儿子朱标说:“你知道农民的辛苦吗?他们身不离田地,手不离犁锄,一年到头劳作不息。可是你看他们,住的却是茅草屋,穿的是粗布衣,吃的是粗茶淡饭。而国家的经费却都要他们负担!我之所以特意提醒你,是想让你知道,以后凡是吃穿住用,一定要想到农民生活的艰辛,要尽可能地使百姓免于饥寒。如果不顾一切,只知道横征暴敛,老百姓就没有活路了。”帝王之子,有的会成为新一代的帝王,朱元璋教育自己的儿子要爱民,可以说是抓住了最根本的东西。

立朱标为太子后,朱元璋更加注重教育儿子了。他强调让朱标习兵:“以前周公教导成王整治军队,召公教导康王整顿六师,这都是居安思危,不忘武备的缘由。因为将要继位的嗣君,大都生长于富贵之家,贪恋安逸的生活,对军旅之事则一窍不通,一遇到紧急情况,就不知所措了。”

朱标二十三岁的时候,朱元璋对这个从小就严加管教的儿子还是不放心,他命令从这时起,政事均交付朱标处置,然后再呈报自己。他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想让儿子在接班前进行模拟听政,从而成长为一个有作为的帝王。他曾对朱标这样讲:“自古至今,创业的君主经历艰险,饱受辛劳,深知人事物理,所以处理政事均无偏颇。而收成之君,是在富贵环境中长大的,如果平时不练习体验,以后执政很少没有不错的。因此,我特意让你每天临朝,练习处理朝政。”在练习治政时,朱元璋还指导儿子要做到“仁”、“明”、“勤”、“断”。并说做到了“仁”,就不会施之粗暴;做到了“明”,就不会为邪佞所惑;做到了“勤”,就不会沉溺于安乐;做到了“断”,就不会教条地刻板地执行法令。

朱元璋之所以如此苦口婆心地教育儿子知农习武练政,就是因为他明白创业艰难、收成更难的道理,明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只可惜朱标还未继位,便中途撒手人寰,弃先帝而去,空费了朱元璋的一片苦心。

民以食为天,古人十分强调以农为本,帝王尚且注重对孩子进行重视农事的教育,普通家庭当然就更不用说了。对于今天来讲,也是有它的现实意义的。这并不是说我们的家庭都要教育孩子去务农事,而是要从他们对子弟的教育中,受到一些启发,即要让孩子对社会生活中的事情都有个大体上的了解,不能只顾让孩子读死书、死读书,其余的活一概不让孩子管,以致许多孩子连最起码的自立能力都没有。所谓“天才白痴”大概就是这样子吧,学习成绩优异,但是其他方面一点都不行,这与我们倡导的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是相背离的。只重理论,不重实践,那就是纸上谈兵了,如此一来,不仅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而且对国家和社会的进步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就像颜氏在文中提到的:社会上有一些读书人,谈古论今头头是道,但真要重用他时,往往多数不能胜任。所以我们要注意教育孩子在太平盛世中居安思危,在幸福安乐中吃苦思甜,然后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给孩子适当的学习之外的空间,让他们去做感兴趣的事情以及对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有帮助的事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