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行军篇第九

行军篇第九

时间:2023-01-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银雀山汉简《孙膑兵法》有《客主人分》篇。战国以来,“半济而击”已成为基本的战略战术。低地为死地,高地为生地。前与敌战,不战则死,后依高山,故称“后生”。⑥上雨,水沫至:银雀山竹简本《孙子兵法》作“上雨水,水流至”。行军在山川险阻、芦苇丛生的低洼地、草木茂盛的山林地区,一定要仔细反复地搜索,这些都是敌人可能埋设伏兵和隐伏奸细的地方。

原文 孙子曰:凡处军相敌,绝山依谷,视生处高,战隆无登,此处山之军也。绝水必远水;客绝水而来,勿迎之于水内,令半济而击之,利;欲战者,无附于水而迎客;视生处高,无迎水流,此处水上之军也。绝斥泽,惟亟去无留;若交军于斥泽之中,必依水草而背众树,此处斥泽之军也。平陆处易而右背高,前死后生,此处平陆之军也。凡此四军之利,黄帝之所以胜四帝也

注释 ①处军:指行军作战中对军队的处置。相敌:指观察、判断敌情。②绝山依谷:通过山地时要靠近山谷。绝,《淮南子·时则》:“自昆仑东绝两恒山”,注云:“绝,过也。”古代凡穿越山地或穿越其他地形都可称之为“绝”。依,靠近。③视生处高:居高向阳。曹操注云:“生者,阳也。”作战的地形有“生地”和“死地”之分,“生地”即指向阳开阔的地方。处,居。④战隆无登:与占据高地的敌人作战时不要仰攻。隆,指高地。登,攀登。⑤绝水必远水:渡过水后一定要在离水远的地方扎营。绝,《广雅·释诂二》:“绝,渡也。”绝水,横渡江河。⑥客:古代交战时把进攻的一方称为“客”,防守的一方称为“主”。银雀山汉简《孙膑兵法》有《客主人分》篇。⑦半济而击之:待敌人渡过一半时开始进攻他。济,渡。《吴子·料敌》篇里也说:“涉水半渡,可击。”战国以来,“半济而击”已成为基本的战略战术。⑧附:靠近。⑨无迎水流:不要逆着水流在敌军的下游驻扎或布阵,以防敌人决堤淹我或顺流来攻。迎,逆。⑩斥泽:指盐碱沼泽地带。斥,盐碱地。 惟亟去:指应该迅速离开。惟,宜。亟,急。 背众树:背靠树林的意思。背,背靠、依靠。 平陆处易:在平原地带驻军,要选择地势平坦、便于车战的地方。平陆,平原地带;易,平坦。右背高:一说,以背靠高地位上。右,上的意思。古时以右为上;另一说,指右翼要依靠高处。 前死后生:前低后高。低地为死地,高地为生地。前与敌战,不战则死,后依高山,故称“后生”。 黄帝之所以胜四帝也:意谓这就是黄帝之所以能战胜其他四帝的原因。黄帝,轩辕,古代传说中的部落联盟首领。四帝,指四方氏族的首领。中国古代帝系传说,有代表各族姓氏所出的太皞(伏羲)、少皞(hào)、黄帝、炎帝、颛顼等帝。李零先生认为,春秋战国以来五行之说盛行,这些帝名形成与五方、五色相配的系统,即东方青帝太皞、南方赤帝炎帝、西方白帝少皞、北方黑帝颛顼、中央黄帝。

译文 孙子说:凡是部署军队和判断敌情时,应该注意:通过山地时要靠近有水草的溪谷,驻扎在居高向阳的地方,敌人占领高地时,不要仰攻,这是在山地部署军队的原则。横渡江河以后,应在远离水流的地方驻扎;敌人渡水来战,不要在江河中间迎击,而要在敌人部分已渡、部分未渡时发起攻击,这样最为有利;如果要同敌人决战,不要紧靠水边迎敌;要居高向阳,不要面迎水流,这是在江河地带部署军队的原则。通过盐碱沼泽地带时,要迅速离开,不要逗留;如果同敌军相遇于盐碱沼泽地带,那一定要占据靠近水草而背靠树林的地方,这是在盐碱沼泽地带部署军队的原则。在平原地带要选择平坦的地方设营,最好背靠高处,前低后高,这是在平原地带部署军队的原则。以上四种“处军”原则的好处,就是黄帝之所以能战胜其他四帝的重要原因。

原文 凡军好(hào)高而恶(wù)下,贵阳而贱阴,养生而处实,军无百疾,是谓必胜。丘陵堤防,必处其阳而右背之,此兵之利,地之助也。上雨,水沫至,欲涉者,待其定也。

注释 ①好:喜欢。恶:厌恶,讨厌。②贵阳:以左前向阳为贵。贵,这里是重视的意思。贱阴:以右背背阴为贱。贱,轻视。这里有避开的意思。③养生而处实:指军队要驻扎在接近水草、地势较高的地方。养生,指具有水草之利。处实,指依托高地而处。④必处其阳而右背之:意谓军队一定要驻扎在前面向阳、背靠高山的地方。阳,古代以山南为阳。右背之,古代方位概念,一般以南为前,北为后,东为左,西为右。“右背之”就是说要以西、北方向的丘陵、堤防为依托。⑤地之助:得到地形的辅助。⑥上雨,水沫至:银雀山竹简本《孙子兵法》作“上雨水,水流至”。“沫”字当为“流”字之误。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上游下雨,水流而至。⑦涉:徒步趟水。

译文 大凡驻军都喜欢干燥的高地,厌恶潮湿的洼地;重视向阳之处,避开阴暗之地;军队要驻扎在靠近水草、地势较高的地方,将士百病不生,这样才会有战胜敌人的把握。在丘陵堤防地行军,必须占领它向阳的一面,并且背靠高地,这些对作战有利的条件,是得益于地形的辅助。上游下雨,洪水突至,如果要徒步涉水,应等待水流稍平缓以后再过河。原文 凡地有绝涧、天井、天牢、天罗、天陷、天隙,必亟去之,勿近也。吾远之,敌近之;吾迎之,敌背之。军行有险阻、潢(huáng)井葭(jiā)苇、山林翳(yì)荟(huì)者,必谨复索之,此伏奸之所处也。注释 ①绝涧:两山险峻,水流其间的地方。天井:四周高峻,中间低洼,形若深井的地方。天牢:三面绝壁,易进难出的地方。天隙:地形狭窄如缝的地方。②亟:急速。去:离开。③潢井:指内涝积水,地势洼陷的地方。葭苇:芦苇。这里指长满芦苇的地方。山林翳荟:指草木长得很茂盛的山林地带。④必谨复索之:必须仔细、反复地搜索它。谨,仔细。复,反复。索,搜索。

译文 凡遇到绝涧、天井、天牢、天罗、天陷、天隙这几种地形时,必须迅速离开,不要接近。我们应该远离这些地形,而让敌人去靠近它;我们应面向这些地形,而让敌人去背靠它。行军在山川险阻、芦苇丛生的低洼地、草木茂盛的山林地区,一定要仔细反复地搜索,这些都是敌人可能埋设伏兵和隐伏奸细的地方。

原文 敌近而静者,恃其险也;远而挑战者,欲人之进也;其所居易者,利也。众树动者,来也;众草多障者,疑也;鸟起者,伏也;兽骇者,覆也;尘高而锐者,车来也;卑而广者,徒来也;散而条达者,樵采也;少而往来者,营军也。辞卑而益备者,进也;辞强而进驱者,退也;轻车先出居其侧者,陈也;无约而请和者,谋也;奔走而陈兵车者,期也;半进半退者,诱也。杖而立者,饥也;汲而先饮者,渴也;见利而不进者,劳也。鸟集者,虚也;夜呼者,恐也;军扰者,将不重也;旌旗动者,乱也;吏怒者,倦也;粟马肉食,军无悬否(fǒu),不返其舍者,穷寇也;谆(zhūn)谆翕(xī)翕,徐与人言者,失众也;数赏者,窘也;数罚者,困也;先暴而后畏其众者,不精之至也;来委谢者,欲休息也。兵怒而相迎,久而不合,又不相去,必谨察之。

注释 ①恃:依仗。②易:平地。利:指地利。③障:指障碍物。疑:迷惑。④骇:惊骇。覆:覆盖。⑤锐:尖。这里指尘土飞扬得高而尖。⑥条达:条理通达。这里指尘土飞扬得散乱而细长。樵采:打柴。⑦营军:设营驻军。⑧辞卑:言辞谦卑。益备:加紧备战。⑨陈:通“阵”。这里作动词讲,指布阵。⑩期:也叫“期会”,指按期交合作战。 杖而立者:拄着兵器而立。饥:饥饿。汲:从井里打水。军扰者,将不重也:意思是说军队里发生浮动扰乱,是因为将领没有威力的原因。粟马肉食:意思是说军队用粮食喂马然后宰杀战马吃肉。军无悬缻:指军中无粮,收拾起炊具。缻,同“缶”,陶制的炊具,这里泛指一切炊具。谆谆翕翕:和顺。这里是指士卒们在一起絮絮不休地低声议论。徐:慢慢地。数赏:不断地奖赏。窘:窘迫,没有办法。数罚:不断地惩罚。困:指陷入困境。不精之至:指将帅不精明到了极点。精,精明。来委谢:指敌人派使者来委婉谢罪。古代相见,馈赠礼物叫“委质”。谢,告。休息:这里是休兵息战的意思。合:指交战、交锋。

译文 敌人离我很近而安静,是依仗它占领了险要地形;敌人离我很远但挑战不休,是想诱我前进;敌人占据了平坦地方,是因为它拥有了地利。许多树木枝叶摇动,是敌人隐蔽前来;草丛中有许多遮障物,是敌人布下的疑阵;群鸟惊飞,是下面有伏兵;野兽骇奔,是敌人大举偷袭;尘土飞扬高而尖,是敌人战车驶来;尘土低而宽广,是敌人的步兵开来;尘土飞扬散乱而细长,是敌人正在打柴;尘土少而时起时落,是敌人正在安营扎寨。敌人使者措辞谦卑却又在加紧战备的,是准备要进攻作战;敌人使者措辞强硬而军队又做出前进姿态的,是准备要撤退;敌人轻车先出动并且部署在两翼的,是在布列阵势;敌人事先没有约定而突然前来讲和的,是另有阴谋;敌人急速奔跑并排列阵势的,是准备按期同我交合作战;敌人半进半退的,是企图引诱我军。敌兵拄着兵器站立的,是饥饿的表现;供水兵打水自己先饮的,是干渴的表现;敌人见利而不进兵争夺的,是疲劳的表现。敌人营寨上聚集鸟雀的,这表明军营是空营;敌人夜间有人惊叫的,是恐惧的表现;敌营浮动纷乱的,是敌将没有威严的表现;敌人的旌旗摇动不整齐的,是敌人队伍混乱的表现;敌军军吏容易发怒的,是疲倦的表现;敌军用粮食喂马然后宰杀战马吃肉,收拾起一切炊具,不返营舍的,是陷入绝境的表现;不断地犒赏士卒的,是敌军一筹莫展的表现;不断惩罚部属的,是敌人陷入窘境的表现;敌军将帅先粗暴然后又害怕部下的,是最不精明的将领;派来使者来委婉谢罪的,是敌人想休兵息战。敌人盛怒而来,但总是不肯交锋,又不撤退的,遇到这种情况必须谨慎地观察其意图。

原文 兵非益多也,惟无武进,足以并力、料敌、取人而已;夫惟无虑而易敌者,必擒于人

注释 ①惟无武进:只要不盲目冒进。惟,只要。武进,轻举妄动,盲目冒进。②并力:指集中兵力。料敌:判断敌情。取人:取胜于敌人。③无虑而易敌:不加考虑而轻视敌人。易敌,轻视敌人。④必擒于人:一定会被敌人所擒获。

译文 用兵打仗并非兵力越多越好,只要不轻敌冒进,并集中兵力、判明敌情,就能取胜于敌人。只有那种既无深谋远虑而又轻举妄动的人,才必定会被敌人擒获。

原文 卒未亲附而罚之则不服,不服则难用也。卒已亲附而罚不行,则不可用也。故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令素行以教其民,则民服;令素不行以教其民,则民不服。令素行者,与众相得也

注释 ①亲附:亲近依附,真心拥戴。②令之以文,齐之以武:用奖赏来团结士卒,用惩罚来教育士卒。文指赏,武指罚。③必取:必定取胜。④素行:指平素就一贯执行。素,平素。⑤与众相得:与士卒相处得非常融洽。相得,相投合。

译文 如果士卒还没有真心依附就惩罚他们,那么他们会不服,不服就很难使用。如果士卒已经依附而不执行军纪军法,也不能用来作战。所以,要用奖赏来团结士卒,用军纪军法使他们行动一致,这样的军队战之必胜。平素严格执行军令,并用奖赏来团结士卒,士卒就会服从;平素不严格执行军令,也不用奖赏来团结士卒,士卒就会不服从。平时军令能彻底贯彻执行的,就能与士卒相处得非常融洽。

历史实例

1.沙苑、渭曲之战

公元420年,刘裕建立宋政权,史称刘宋。刘宋政权占领了中国黄河以南的大部分地区,而北方则被鲜卑族拓跋氏建立的北魏政权所占领,形成南北对峙的两个政权。而后,南方经历了齐、梁、陈等朝代的更迭;北魏则分裂为东、西魏,后变为北齐、北周。沙苑、渭曲之战即发生在北魏分裂后的东、西魏之间。

公元534年,统一了我国北方的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两个政权。西魏建都长安(今陕西西安),政权为丞相宇文泰所把持。东魏建都邺城(今河北临漳南),政权为丞相高欢所把持。双方政权为吞并对方,进行过多次的战争。发生于公元537年的沙苑、渭曲之战只是其中的一次。在这次战争中,东魏出动二十万大军进攻西魏,西魏军则以七千精骑迎战。由于西魏军统帅宇文泰悉知兵法,因而西魏军能够以弱胜强,赢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

公元534年,东魏依仗地广人多,军事上占有相对的优势,便出动军队企图占领西魏重要关口潼关,但被西魏击退。此后,东魏两次出军攻战潼关未成。宇文泰对于高欢多次袭击西魏要地愤愤不平,便于公元537年八月率军东进,攻占了东魏的军事要地恒农(今河南三门峡市西)。没过多久,东魏高欢就命大将高傲曹领兵三万,由洛阳向西反攻恒农,同时自率主力二十万,由太原、临汾南下,从蒲坂(今山西永济西)西渡黄河,进袭关中,从而拉开了沙苑、渭曲之战的序幕。

从高欢行动的趋向看,他是想兵分二路向长安方向推进。一路由高傲曹军从洛阳出发打恒农,夺回恒农后向潼关、渭南方向推进;另一路由高欢亲自带领,从蒲坂西渡黄河,占领军事要道华州,然后向前推进,争取与高傲曹军会合。

西魏宇文泰得知高欢西进的消息,决定尽全力阻止敌军西进。他一面命大将王熊坚守华州(今陕西大荔),阻止魏军西进;一面派人到各地征调兵马,并从恒农抽调出近万人回救关中。东魏高傲曹趁势包围了恒农;高欢军渡过黄河后,即攻华州城。然而华州城坚难攻,于是高欢命军队在距华州北三十余里的许原屯驻。

宇文泰军回到渭南后,便欲进击高欢。部将们认为,各地征调的兵马还未赶到,敌我兵力悬殊,还是暂不迎战为好。宇文泰坚持己见,他解释说:现在东魏军远道而来,首攻华州不下,便屯兵许原观望,说明他们军队人数虽多,但没战斗力,也没有苦战克敌的精神,我们趁他们立足未稳,地理不熟,趁机迎击。如果让其站稳脚跟,继续西进,逼近长安,那就会动摇人心,形势对西魏将更为不利。宇文泰的解释打消了部将的疑虑,西魏军抓紧做好北渡渭水的准备。

九月底,西魏军在渭水上搭好浮桥。宇文泰亲率轻骑七千,携带三天的粮秣,北渡渭水。十月一日,宇文泰军进至距东魏军六十里处的沙苑(今陕西大荔南)驻扎下来。

宇文泰率军在沙苑扎营后,立即派人化装成许原一带的居民,潜入东魏兵营附近活动,侦察高欢军队的情况。经过侦察,宇文泰证实了自己的判断。在人数对比上,宇文泰认识到敌军确实强于自己,但东魏军战斗力不强,而且骄傲轻敌。这时,宇文泰部将李弼建议利用十里渭曲(渭河弯曲部分)沙丘起伏、沼泽纵横、芦苇丛生的有利地形,采取预先埋伏,布设口袋,诱敌深入的伏击之计,一举消灭敌人。这个建议正符合宇文泰出奇制胜的想法,于是,宇文泰欣然采纳此建议,决定利用渭曲复杂的地理环境打一场歼灭战。

高欢听说西魏军已进至沙苑,便决定寻找宇文泰所率的西魏军决战。高欢取胜心切,在未作认真部署的情况下便从许原率兵前来交战。西魏军见敌军出动,便依照先前的谋划在渭曲布设了埋伏,并规定伏兵以击鼓为号,突然袭击,围歼东魏军于既设阵地。高欢军行进至渭曲附近,大将解律羌举见到渭曲沼泽、沙丘伏起,茂密的芦苇纵横于沼泽地深处,觉得这苇深泥泞的地形不利野战,便向高欢建议留下部分兵力在沙苑与宇文泰相持,然后另以精骑西袭长安。高欢急于寻找宇文泰军决战,没有同意他的意见。高欢提出放火烧芦苇,以火攻的办法攻击西魏军。但是他的部将侯景提出异议说:“我们应当活捉宇文泰以示百姓,如果火烧芦苇,把他一起烧死,尸体不好辨认,谁能相信呢?”高欢的另一部将彭乐也附和说:“以我军的兵力,几乎是以一百个对他们一个,还怕打不赢吗?”在下属的盲目乐观与自信面前,高欢利令智昏,放弃了火烧芦苇的主张,下令挥军前进,进入沼泽沙丘搜索宇文泰军。东魏军自恃兵多势众,混乱地深入沼泽地,甚至毫无战斗队形。宇文泰待东魏军进入伏击圈后,擂鼓出击。西魏军从左右两翼猛烈冲击东魏军,将其截为数段。东魏军遭到突然袭击,本来乱糟糟的队形更加混乱不堪,在陌生而又复杂的地形中无法展开,穷于应战,自相践踏;西魏军趁势拼死奋战,杀东魏军六千余人,俘敌八万。东魏军大败溃散,高欢逃至浦津,渡河东撤。沙苑、渭曲之战以西魏的胜利与东魏的大败宣告结束。

沙苑、渭曲之战,可以说是对《行军篇》的经典诠释。在这场战役中。西魏军能以少胜多,最重要的原因为以下几点:其一,宇文泰依据孙子提出的“处军”最常见的几种地形,制定了利用沼泽沙地等地形迎击敌人的方针。《行军篇》中说,盐碱沼泽地这种地形,其实对敌我双方都很不利,所以双方都希望迅速通过,迅速脱离,重点要“必依水草而背众树”,便于立足和通行。试想如果高欢放火烧芦苇,那么,在这样一个双方都不利作战的地形中,胜负仍然难料。其二,宇文泰充分领略了《行军篇》中孙子所谓“相敌三十二法”,积极派遣间谍,观察敌情,以推测敌军进退、攻战的战略部署。其三,宇文泰深知“兵贵精不贵多”,战争的结果并不完全取决于表面上的强弱,因此他率领七千精兵,面对高欢的几十万大军,进退自如,指挥若定。反观高欢,因己军兵力两倍于人,骄傲轻敌,自满大意,最终在战争中大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