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岑参《戏问花门酒家翁》

岑参《戏问花门酒家翁》

时间:2023-01-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李:“这就清楚了。诗人到边垂驻地凉州一个叫花门楼的馆舍楼口,见到一个制酒、卖酒的老人并与他闲聊,交谈问话轻松愉快。在首联中写了老人的情况,老人是个年届七十的老翁,还能制酒和当场卖酒,老人所经营的酒业在花门口规模相当大。”

新的一轮,第五次集会开始了。张达雄见众诗友都来齐了,就开始进行新的一次诗歌赏析,对诗友们说:“今天我们要进行新的一篇即第四篇,探析诗中的酒文化与诗人的爱国情。由哪位诗友首先来讲?”

李山君有了准备争先开腔:“我先来提供一首唐诗,是诗人岑参写的,题目《戏问花门酒家翁》。诗文如下:

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壶百瓮花门口。

道傍榆荚仍似钱,摘来沽酒君肯否?

先看题目,有几处要搞清楚。”

“是啊,题目中的‘花门’是个什么地方?据查是在靠近内地的边垂驻地凉州(在今甘肃武威),一个名叫花门楼的馆舍。题目开始所说的‘戏门’并非是恶意的戏弄作恶,而是一种亲切似开玩笑的问话。”刘晓梅自问自答地解释。

李:“这就清楚了。诗人到边垂驻地凉州一个叫花门楼的馆舍楼口,见到一个制酒、卖酒的老人并与他闲聊,交谈问话轻松愉快。在首联中写了老人的情况,老人是个年届七十的老翁,还能制酒和当场卖酒,老人所经营的酒业在花门口规模相当大。”

刘:“老人的酒业是有一定规模,但‘千壶万翁’是有点夸张的说法。”

李:“老人说的‘沽酒’是口语,意为卖酒,而试题中的‘戏问’是问的什么内容,在尾联中表述明白。首句中的‘榆荚’是个名称,它是生长在榆木上的一种植物,枝条间生榆荚形似古钱。诗人以此联想到钱,故借此戏问老翁:‘老大爷,瞧,这榆钱多好啊,我摘些来换你酒喝可行吗?’诗人的这句问话,是表现他心情愉快。这样的心情出现在盛唐时代并不奇怪。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宁静,诗人和老人闲聊开玩笑,一种轻松风趣的现实生活从诗中反映出来。作者将诗化生活,诗的内容也就平民化了。”

刘:“这首诗的内容,以酒为主题,几乎每句都提到酒,但却没有饮酒行为。实际是以酒为题写诗,以一个卖酒老人生活写照反映唐代靠近内地边陲地的凉州社会安定、边界安宁,百姓对全唐盛世的赞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