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一书本为《礼记》中的第31篇,唐代以后逐渐受到更高的重视,南宋的朱子将其从《礼记》中抽出,独立成书,并列为“四书”之一。其作者为曾子门人子思子。
子思子,名孔伋,字子思,孔子嫡孙。其父为孔鲤(字伯鱼)。《史记·孔子世家》记子思年62(当为82之误),而不详其生卒年。钱穆先生考证其生于公元前483年,卒于公元前402年。子思受教于孔子的高足曾子,其思想由门人再传孟子,上承孔子中庸之学,下开孟子心性之论,在“孔孟之道”的道统传承中有重要地位。所以后人把子思、孟子一脉相承的思想学说称为“思孟学派”。子思子对宋代理学也有重要而积极的影响。因此宋元时期尊其为“述圣”。
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子思的著作有23篇,曾经被编辑成《子思子》一书。对此记载历代多有怀疑,但1993年在湖北荆门郭店的一座楚墓里出土了大量的竹简,郭店楚简不仅证实了《子思子》一书的真实存在,而且也证明了现存《礼记》中的《中庸》、《缁衣》确为子思所作。同时《礼记》中《表记》、《坊记》两篇相传也为其所作。
子思作为“思孟学派”的开创者,不仅仅是战国时期儒家的重要代表,更对后世儒家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其所著《中庸》一书被唐宋以后的儒者奉为体现儒家思想中超越精神的代表性作品。朱子在《中庸章句》里明确指出:“《中庸》何为而作也?子思子忧道学之失传而作也。”又说:“此篇乃孔门传授心法,子思恐久而差也,故笔之于书,以授孟子。”
“中庸”一词最早出现在《论语》一书中,然而它作为儒家思想的核心与根本却有久远的历史传承。《论语·尧曰第二十》记载尧让位于舜时告诫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在执政时要“允执其中”;《尚书·大禹谟》也记载舜告诫禹“天之历数在汝躬”,所以执政时要时刻不忘“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尚书·酒诰》中记载周公也力倡“作稽中德”;《尚书·立政》中周公曾强调折狱用刑时要做到“列用中罚”;《尚书·君陈》中君陈也强调“惟厥中”。在这些思想的基础上,孔子明确提出了“中庸”的概念,把它作为最高的道德准则。后来,子思作《中庸》一书,不仅继承了孔子这一思想,并且将其作为儒家一脉相承的道统心传。全书通过对天道和人道关系的思考,对孔子的中庸思想进行了系统阐述。不仅强调“中庸”所代表的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态度,也提出人的贫富穷通、国家的治乱兴衰,都是由天命来决定的。并强调“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
《中庸》虽没有明文标举,但以其对“天道”、“天命”的思考实际上在明确“性善”。这是《中庸》最重要的理论基础。《中庸》作为儒家思想的核心经典,实际上是人性论的滥觞,是孟子“性善论”的先导。
《中庸》强调君子“素其位而行”,指出“君子之道费而隐”,并充满信心地坚信君子之道,“本诸身,征诸庶民,考诸三王而不缪,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
《汉书·艺文志》著录《中庸说》二篇,可知汉代已有《中庸》的单行本及其解说,但亡佚已久。《中庸》的经典注本为朱子的《中庸集注》,与其所注《大学》、《论语》、《孟子》合为《四书章句集注》。
朱子提出“四书”这一概念并穷其毕生之力完成了《四书章句集注》之后,“四书”流传日广,成为历代学子必读之书。
此次编订“苇杭文库·国学玩诵本”所依据的底本是朱子《四书章句集注》本,这不仅仅是考虑到朱子本的准确性和权威性,更是因为朱子对儒家思想的理解远超历代诸儒,在后世儒学的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甚至受其深刻影响的韩国、日本,对其评价之高远超当代中国。即使稍有学术上、义理上的争议也无伤于其在儒学思想上的价值与地位。同时也参考其他经典注本,将版本差异出注,以便读者参照阅读。
1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144]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145]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2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146]。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3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孔子圣迹图·退修诗书
4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智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147]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5 子曰:“道其不行矣夫!”
6 子曰:“舜其大知智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7 子曰:“人皆曰‘予知智’,驱而纳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避也。人皆曰‘予知智’,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孔子圣迹图·羵羊辨怪
8 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148]服膺[149],而弗失之矣。”
9 子曰:“天下国家,可均[150]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10 子路问强。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宽柔以教[151],不报无道[152],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衽[153]金革,死而不厌[154],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孔子圣迹图·观象知雨
11 子曰:“素隐行怪[155],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君子遵道而行,半塗而废,吾弗能已矣。君子依乎中庸,遯遁[156]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
孔子圣迹图·观器论道
12 君子之道,费[157]而隐[158]。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故君子语[159]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诗》云:“鸢[160]飞戾[161]天,鱼跃于渊。”言其上下察[162]也。君子之道,造端[163]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13 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馀不敢尽。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慥慥[164]尔!”
孔子圣迹图·观乡人射
14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165],反求诸其身。”
15 君子之道,辟譬如行远必自迩,辟譬如登高必自卑。《诗》曰:“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耽;宜尔室家,乐尔妻帑。”[166]子曰:“父母其顺矣乎!”
16 子曰:“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使天下之人,齐斋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诗》曰:‘神之格[167]思[168],不可度思!矧[169]可射[170]思!’夫微之显,诚之不可揜如此夫。”
17 子曰:“舜其大孝也与!德为圣人,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笃焉。故栽者培之,倾者覆之。《诗》曰:‘嘉乐君子,宪宪令德![171]宜民宜人,受禄于天。保佑命之,自天申之!’故大德者必受命。”
18 子曰:“无忧者,其惟文王乎!以王季为父,以武王为子,父作之,子述之。武王缵大王、王季、文王之绪。壹戎衣而有天下,身不失天下之显名。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武王末受命,周公成文、武之德,追王大王、王季,上祀先公以天子之礼。斯礼也,达乎诸侯大夫,及士庶人。父为大夫,子为士;葬以大夫,祭以士。父为士,子为大夫;葬以士,祭以大夫。期之丧,达乎大夫;三年之丧,达乎天子;父母之丧无贵贱一也。”
孔子圣迹图·世业克昌
19 子曰:“武王、周公,其达孝矣乎!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春秋修其祖庙,陈其宗器[172],设其裳衣[173],荐其时食[174]。宗庙之礼,所以序昭穆[175]也;序爵[176],所以辨贵贱也;序事,所以辨贤也;旅酬[177]下为上,所以逮贱[178]也;燕毛[179],所以序齿[180]也。践[181]其[182]位,行其礼,奏其乐,敬其所尊[183],爱其所亲[184],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郊社[185]之礼,所以事上帝也,宗庙之礼,所以祀乎其先也。明乎郊社之礼、禘尝[186]之义,治国其如示诸掌[187]乎。”
孔子圣迹图·萍实通谣
20 哀公问政。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188]。其人存,则其政举[189];其人亡,则其政息[190]。人道敏政,地道敏树[191]。夫政也者,蒲卢[192]也。故为政在人[193],取人以身[194],修身以道,修道以仁[195]。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196]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197],尊贤之等,礼所生也。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天下之达道[198]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子曰[199]:“好学近乎知智,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200];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201],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202]群臣也,子[203]庶民也,来百工[204]也,柔远人[205]也,怀诸侯[206]也。修身则道立,尊贤则不惑,亲亲则诸父昆弟不怨,敬大臣则不眩,体群臣则士之报礼重,子庶民则百姓劝,来百工则财用足,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下畏之。齐斋明盛服,非礼不动,所以修身也;去[207]谗远[208]色,贱货而贵德,所以劝贤也;尊其位,重其禄,同其好恶,所以劝亲亲也;官盛任使,所以劝大臣也;忠信重禄,所以劝士也;时使薄敛,所以劝百姓也;日省月试,既饩禀称事[209],所以劝百工也;送往迎来,嘉善而矜不能,所以柔远人也;继绝世,举废国,治乱持危,朝聘[210]以时,厚往而薄来[211],所以怀诸侯也。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所以行之者一[212]也。凡事[213]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214],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顺乎亲,不信乎朋友矣;顺乎亲有道:反诸身不诚[215],不顺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216],不诚乎身矣。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免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217],虽柔必强[218]。”
孔子圣迹图·学琴师襄
21 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22 唯天下至诚[219],为能尽其性[220];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221]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三[222]矣。
23 其次致曲[223],曲能有诚,诚则形[224],形则著[225],著则明[226],明则动[227],动则变,变则化[228],唯天下至诚为能化。
24 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祯祥[229];国家将亡,必有妖孽[230];见乎蓍龟[231],动乎四体[232]。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233]。
25 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导也。[234]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智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235]之宜也。
26 故至诚无息[236]。不息则久[237],久则征[238],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如此者,不见而章,不动而变[239],无为而成。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今夫天,斯昭昭[240]之多,及其无穷也,日月星辰系焉,万物覆焉。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广厚,载华岳而不重,振[241]河海而不泄,万物载焉。今夫山,一卷[242]石之多,及其广大,草木生之,禽兽居之,宝藏兴焉。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测,鼋鼍蛟龙鱼鳖生焉,货财殖焉。《诗》云:“维天之命,於穆不已!”盖曰天之所以为天也。“於乎不显[243]!文王之德之纯[244]!”盖曰文王之所以为文也,纯亦不已。
孔子圣迹图·跪受赤虹
27 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245]于天。优优[246]大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247]待其人而后行。故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248]焉。故君子尊德性[249]而道问学[250],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是故居上不骄,为下不倍背,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诗》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其此之谓与!
孔子圣迹图·仪封仰圣
28 子曰:“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烖[251]及其身者也。”非天子,不议礼[252],不制度[253],不考文[254]。今天下车同轨[255],书同文,行[256]同伦[257]。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子曰:“吾说夏礼,杞[258]不足征[259]也;吾学殷礼,有宋存焉;吾学周礼,今用之,吾从周。”
29 王天下有三重[260]焉,其寡过矣乎!上焉者[261]虽善无征,无征不信,不信民弗从;下焉者[262]虽善不尊,不尊不信,不信民弗从。故君子之道:本诸身,征诸庶民,考诸三王而不缪谬,建[263]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质诸鬼神而无疑,知天也;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知人也。是故君子动[264]而世为天下道[265],行而世为天下法[266],言而世为天下则[267]。远之则有望,近之则不厌。《诗》曰:“在彼无恶,在此无射[268];庶几夙夜,以永终誉!”君子未有不如此而蚤早有誉于天下者也。
30 仲尼祖述[269]尧、舜,宪章[270]文、武;上律天时[271],下袭水土[272]。辟譬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帱[273],辟譬如四时之错[274]行,如日月之代明。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275],小德[276]川流,大德敦化[277],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
孔子圣迹图·克复传颜
31 唯天下至圣,为能聪明睿知智,足以有临[278]也;宽裕温柔,足以有容也;发强刚毅,足以有执也;齐斋庄中正,足以有敬也;文理密[279]察[280],足以有别也。溥博渊泉[281],而时出[282]之。溥博如天,渊泉如渊。见而民莫不敬,言而民莫不信,行而民莫不说悦。是以声名洋溢乎中国,施及蛮貊;舟车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所照,霜露所队坠;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故曰配天[283]。
孔子圣迹图·在川观水
32 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284]天下之大经[285],立天下之大本[286],知天地之化育。夫焉有所倚?肫肫[287]其仁!渊渊[288]其渊!浩浩[289]其天!苟不固[290]聪明圣知智达天德者,其孰能知之?
33《诗》曰“衣锦尚絅[291]”,恶其文之著也。故君子之道,闇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292]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诗》云:“潜虽伏矣,亦孔之昭!”故君子内省不疚[293],无恶于志[294]。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见乎。《诗》云:“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295]故君子不动而敬,不言而信。《诗》曰:“奏假格无言,时靡有争。”[296]是故君子不赏而民劝,不怒而民威[297]于鈇钺[298]。《诗》曰:“不显惟德!百辟其刑之。”是故君子笃恭[299]而天下平。《诗》云:“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子曰:“声色之于以化民,末也。”《诗》曰“德輶如毛”,毛犹有伦。“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
孔子圣迹图·命名荣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