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龙江商业
据乡志记载,龙江曾出现过“四方商贾云集之地、六合堂奥之区”的繁荣现象。唐代以后,“两龙”主要圩市有两个:一个是位于龙首村(即现在世埠工业区)的大圩;另一个位于沙富凤凰岗之下的村头圩。
宋代,桑园围修筑竣工后,龙江出现了广袤肥沃的可耕地。大量南迁的中原男女带来了先进的农耕技术,使农业生产得到了飞跃性的发展。农业生产的发展必然促进农业商品化以及商业贸易的兴旺。
另一方面,桑园围建成后,甘竹堡的东头村一度成为商品运输集散地、桑园围内的水运交通枢纽。货物流通有赖于运输业,而便捷的运输又为贸易开辟了更广阔的市场。当时自南坑到东头村一带,商号林立,形成了通商埠头,促进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
至明代,随着海上丝绸之路新航线的开通,以及龙江境内桑基鱼塘生产格局的确立,龙江迎来了建村以来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
从南宋桑园围建成开始,龙江圩市的发展和迁移就没有停止过。龙江大圩逐渐向石塘市、光华大街、儒林大街方向扩展。到清代,长塘街增设方亭市。龙山的村头圩则于明洪武年间迁至金紫峰下,称大冈圩。清代以后,原来的三合市、螺圩则向陈涌尾方向转移发展。当时,除了原有的大冈圩、三合市、螺圩以外,还有涌尾圩、岗贝圩;而海口、苏埠、沙浐埠、仙塘都设有不同规模的圩市;甘竹地区亦有东头及左滩两个圩市。
有明以来,甘竹滩逐步成为两广的水上交通枢纽,地位越来越显著。到了清代,滩圩商铺林立,延绵数里。咸丰十年(1860),清政府在滩圩设立了关税厂和官办银庄。当时盗匪猖獗,光绪三十年(1904),盗匪为了争夺地盘利益,火烧滩圩。当时大火冲天,一片通红,烧毁了一千多家商铺,偌大的圩市变成灰烬。
自明代开始,不少行业性的商品市场陆续出现,如桑市、茧市、丝市、米市、猪市、鱼市、竹杉栏等等。接着一些大型商铺也频频面世,如米铺、成药铺、布匹铺、成衣铺、金银珠宝铺、典当银铺等。明末清初,龙江生产的丝织品质量上乘,“苏杭皆不及也”。其中生产的象眼绸“玉阶”、“柳叶”成为朝廷的贡品后,龙江丝织品声名鹊起,不少外省商人纷至沓来,一时两龙的丝市、绸庄呈现出出口内销两旺的繁荣局面。当时,两龙不少以姓氏宗族为单位的经济实体(当时称为堂口)也纷纷参与经商活动,并在农业开发中积累了雄厚的资金。所以,宗族堂口经营的商业,除了开设典当、金铺银号,还从事跨地域的商品经营业务、进出口经营业务。他们开设的商号遍及粤、桂、港、澳等地。其间两龙不少商人走南闯北,远赴京津及国内各大城市,销售土丝和丝织品,购入省外的药材、棉布、皮草、纸张、珠宝玉器及当地名贵特产。据嘉庆年间《龙山乡志》所载,当时龙山商人“或奔走燕齐,或往来吴越,或入楚蜀,或客黔滇。凡天下都郡市镇无不货殖其中”。其时,龙山有人写了一首《趁圩谣》:“年复年,日复日,一旬三圩一、四、七;日复日,年复年,年年趁圩人万千。圩中何所有?衣服适身食适口,新丝卖去织绫罗,洋杂土货多罗罗……”由此可见,当时两龙及甘竹的商贸活动的确是一派“商贾辐辏、坐肆列市”的繁荣景象。
新中国成立后龙江商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初期,国营水产收购站逐步被私营的水产收购点替代
一座座精品建筑使325国道龙江段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线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对私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成立了以国营商业、供销合作社、合作商店为主体的商业机构网点,并实施了专卖、统购统销和明码实价等一系列商业政策。改革开放以来,市场商品价格开放,统购统销政策取消,商贸活动活跃,龙江镇内纷纷成立了各类商业贸易公司,建成了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流通体制。自选、零售、批发商贸形式多样化;粮油、饲料、建材、交电五金市场逐步形成,饮食服务行业发展迅速;个体商业队伍不断壮大,形成了龙江食街、集北水蛇粥一条街、左滩海鲜饭店一条街等饮食服务市场。此外,龙江家具行业的兴旺拉动了庞大的流通市场。20世纪90年代末,龙江镇政府以激励政策在五年内引入外资35亿元,建设以家具、材料汇展业为主的庞大商贸物流中心。325国道经济走廊,以及龙江商业城、龙山商业城等大型综合市场的陆续建成并投入使用,不但把龙江的商业贸易和饮食服务业推上了一个新的发展台阶,并且大大推进了龙江城市化进程,龙江第三产业的发展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