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信涉波涛,周历玉州瑶岛;
神明昭日月,指挥水伯天吴。
据说这是清朝康熙皇帝给天后庙撰的门联,广州城内位于今一德路附近的天后庙也曾挂上这副“御联”。一德路以前有条天后巷,得名就是因为此处有天后庙。
广州市在20世纪50年代仍有几条以“天后”命名的街巷:一德路的天后巷,西华路北面的天后里,带河路的天后直、天后横,光复北路的天后庙前,芳村的天后庙前街。这些街巷名的来源,皆因附近有天后庙。其中在今越秀区范围的有天后巷和天后里。即使天后庙早已消失,街巷名尚可证曾有此庙。但随着时间流逝,这些街巷名也消失了。到20世纪80年代末,一德路的天后巷已因建高楼而消失;21世纪初,西华路的天后里也杳无踪影了。
天后庙的出现与水乡有关,因为传说天后是水上护航女神。关于天后的来历众说纷纭,其中流传较广的如下述。
天后又称天妃,但她并未结过婚。据说实有其人,原名林默,福建莆田湄州岛人。众多史籍记其家世有不同说法,单记其出生年竟有六种,卒年也有四种。比较多的说法是生于宋建隆元年(960),卒于雍熙四年(987),只活了27岁。林默在家最小,出生后一个多月还没有哭过,故取名“默”,也称“默娘”。一次,父亲与四个哥哥分乘五艘船去福州运货,几岁的林默与母亲在家。晚上,林默在梦中忽然手脚乱动,母亲赶忙推醒她,她却哭着埋怨母亲说:“父亲他们的船遇上风暴了,我两手各拉一艘船,两脚各挂两艘,嘴里还叼着一艘,本来可以拖他们出险境,你一推我,我的嘴一张,叼着的那艘船给刮跑了,我大哥遇难啦——”母亲以为她说梦话,不以为意。岂料数天后父兄回来,果然缺了大哥。父亲说起当天遭风暴时,见云雾中有女子拖着五条船而行,后来大儿子那艘船却被刮跑沉没了。母亲才明白,女儿是元神出窍去救父兄(见《三教搜神大全》卷四)。此事越传越神,林默名声大震。林默长大后誓不嫁人,经常乘船出海往来于海岛之间。她凭着一身好水性和一颗慈善心,在海上多次救护遇难渔民和商人,被人尊称为“神女”。她在海上救难行善的事迹,在莆田地区广泛流传。后来在一次暴风雨时,她正抢救遇险船只,不幸被台风卷去,人们说她已经升仙,于是建祠祭祀。
后来,海上航行遇险者大难不死后便说多亏得她施神功拯救。遂致从宋到清历代帝王加封其达四十余次,封号累计竟有五六十字。林姑娘虽然未婚却也先后被封为夫人、天妃、圣妃、天后,民间的天后庙遍于南方临水之地,祭礼也由民间祭祀升到朝廷派大臣致祭。传说三月二十三日是天后诞辰,这天民间便举行打醮、巡游、祭祀等活动。福建、台湾、香港、澳门的天后崇拜最为著名。广州城区及周边也有多间天后庙,是因为古广州是水城,城内外水网纵横。广州民间俗称天后为“妈祖”,也有称“娘妈”。当代广州地区的天后庙,以20世纪末南沙重建的天后宫最为著名。至于今越秀区内的天后庙早已不存,连以天后为名的街道也成为历史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