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从《路在何方》到《绿色之路》

从《路在何方》到《绿色之路》

时间:2023-01-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94年,笔者曾主持了国家社科基金课题“西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缩小东西部差距研究”,到1997年课题完成后以《路在何方》为题正式出版。这是一条绿色之路,不仅是自然色彩上的绿色之路,也是一条“绿灯”指引下的畅通大路,是干旱贫困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根本之路。于是,我们这一课题的成果就定名为《绿色之路》。《绿色之路》也就成为《路在何方》的姊妹篇,回答了《路在何方》所留下的问题。

1994年,笔者曾主持了国家社科基金课题“西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缩小东西部差距研究”,到1997年课题完成后以《路在何方》为题正式出版。这个课题的重点是分析东西部差距拉大的原因及西北民族地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缩小东西部差距的途径。这个课题受当时认识的局限,没有能够展开并探讨的问题,就是西部的生态环境建设问题,或者说没有能够全面地回答西部的发展“路在何方”。

1999年下半年,中央作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第二年便在西部各地展开了大规模退耕还林还草的生态环境建设。这一重大举措,特别是首先抓住协调人与自然关系这个解决西部问题的关键,引起了我们的极大关注。于是我们又成立了一个课题组,申报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们认为,本课题的关键词是四个字:“生态重建”。只有重新建立起西部地区历史上曾经有过的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才会有西部人们的生产、生活的基本条件。而协调的关键正是生态重建,使绿色覆盖西部,使干旱贫瘠的地区变成山川秀美富裕的地区。这是一条绿色之路,不仅是自然色彩上的绿色之路,也是一条“绿灯”指引下的畅通大路,是干旱贫困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根本之路。于是,我们这一课题的成果就定名为《绿色之路》。《绿色之路》也就成为《路在何方》的姊妹篇,回答了《路在何方》所留下的问题。目前,这个绿色还只是一个开端,还要有一个艰苦而长期的奋斗过程。但曙光已现,朝阳还会遥远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