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饮食的历史

中国饮食的历史

时间:2023-01-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饮食文化经过了婴儿期、童年期,在这一过程中先民们创造了一系列饮食新成就。夏至春秋战国近2 000年间,为中国饮食文化发展第一个高峰。中国菜的原料大多加工成小块宜食的尺寸,不像西餐在食用时进行二次切割。这个时期中国菜已对刀工讲究了,刀工处理的工具主要是青铜刀和砧板,可将原料切成片、丝、条、块、丁等形状,并要求其大小、厚薄、粗细等。原料的差异必然导致饮食文化地域风格的差异。

一、炊烟火的开始

陶制炊具的发明、使用,标志着饮食文化的产生。中国饮食文化经过了婴儿期、童年期,在这一过程中先民们创造了一系列饮食新成就。

距今7 500年前的河北磁山文化遗址中发现了陶鼎,至此严格意义上的饮食文化产生了,这个时期可称为诞生期。

二、中国饮食的奠基时期

夏至春秋战国近2 000年间,为中国饮食文化发展第一个高峰。在这一时期饮食创造了辉煌成就,主要体现在下列几方面。

(一)饮食器具及炊具的出现

器具(鼎)、取食器(头部呈尖状的勺子等)、酒器(角、杯、壶等)、灶与炊器、刀具(青铜刀),在这一时期开始出现。

(二)烹饪工艺的改良

1.原料的鉴别与选择

《礼记·内则》有“不食雏鳖,狼去肠,狗去肾,鳖去丑(肛门)”的记载。

2.主料、配料、调味料和佐料的分类与搭配

这个时期除主料、配料外,调料佐料非常多。调料品有辣椒、胡椒、花椒、生姜、大蒜头。调味品的不同是形成地方风味菜肴的主要原因之一。

3.刀工技艺

中国菜的原料大多加工成小块宜食的尺寸,不像西餐在食用时进行二次切割。这个时期中国菜已对刀工讲究了,刀工处理的工具主要是青铜刀和砧板,可将原料切成片、丝、条、块、丁等形状,并要求其大小、厚薄、粗细等。

4.烹调方法与火候

夏至春秋战国近2 000年间,中国菜烹调方法越来越多,有炒、蒸、煮、炸等,每一种又可分为好多小类。在制作过程中还十分讲究火候,以最简单的蒸排骨为例,蒸的时间长了,肉就老了,时间短了,还没熟透。

(三)地域风格开始出现

《孟子》等所记北方黄河流域的饮食风格,主食以玉米和黍之类为主,副食以牛、羊、猪、狗之类为主。

《楚辞》中所记南方主食多为稻米,副食多为水产,并明确注明了部分原料的产地。原料的差异必然导致饮食文化地域风格的差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