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代散文的源头
在我国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文学史上,散文是最为重要的文学形式之一。它与诗歌、小说、戏剧相对,包括汉以后的赋与骈体文,也包括说理性著作中具有才情和注意语言修辞的作品。
我国散文与诗歌历史同样悠久,而小说、戏曲的发展晚于诗歌、散文。诗歌产生于口头,而散文出现在文字发明之后。中国散文最远可追溯到甲骨卜辞和商周铜器铭文。殷商甲骨文的某些卜辞,已可算作片断的散文,是散文的萌芽,如“帝令雨足年?帝令雨弗足年?”(《殷墟书契前编》)商周铜器铭文,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广泛记述了社会生活。商代铭文记事简单,形式一律。如《丁巳尊》:“丁巳,王省夔京,王易小臣俞夔贝,惟王来征夷方,唯王十祀有五,肜日。”(《殷文存》上二六·后)简短地交代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内容以及告于先祖的祭日。
成篇的散文可以追溯到《尚书》。《尚书》是商周记言史料的汇编。如《尚书·盘庚》是商代国王盘庚迁都于殷(在今河南安阳西北)的报告辞。古朴艰涩,语言带有感情色彩和形象性,“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等比喻,至今仍然活在我们的语言中。
二、古代散文的发展
中国古代散文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上古期(先秦、秦汉)、中古期(魏晋至明中叶)、近古期(明中叶至“五四”运动)。
先秦除了“诗三百”(《诗经》)外,一切文献都可以称为散文,这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具体而言,它既包括《尚书》、《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历史著作,也包括《周易》、《老子》、《论语》、《孟子》、《庄子》、《墨子》等诸子百家的哲学、思想性著作,因而没有纯粹的文学性散文。
(一)上古时期
1.先秦散文
先秦时期,文学与非文学的界限还不分明。当时的散文,只能说是与韵文相对的一种文体。先秦散文是中国散文的发轫。先秦散文分为两种,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前者包括《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历史著作;后者是儒、墨、道、法等学派的文章,其中如《论语》、《墨子》、《孟子》等,是孔丘、墨翟、孟轲的弟子对其师言行的记录,《庄子》、《荀子》、《韩非子》等,则为本人的著作。
(1)先秦历史散文。一般地说,历史散文并不属于文学的范畴。由于先秦时期纯文学散文尚未出现,而历史著作中的文字叙事、写人非常生动、形象,语言也富于文采,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所以先秦的历史散文可以说是文学性较强的散文。先秦的历史散文,文学性不强的《尚书》、《春秋》可以不论,而以《左传》、《国语》、《战国策》为其代表。《左传》也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与之并存的还有齐人公羊高的《春秋公羊传》,鲁人谷梁赤的《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左传》仿照《春秋》,用鲁国国君的世次编年,是一部自成体系的独立完整的历史著作。成书于战国初期,据说作者是鲁国史官左丘明。全书近二十万字,全面记载了春秋时代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多方面的活动。
(2)先秦诸子散文。春秋之末,王权衰落,诸侯崛起,天下纷争。与之相应,官失其守,礼崩乐坏,士阶层蔚然勃兴,私学兴起,私家著述相继出现。到战国时,百家争鸣,诸子横议,著书立说,蔚为风尚。据《汉书·艺文志》载,当时主要有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农、杂、小说家十家。先秦诸子指的就是这一时期诸子百家阐述各自对自然、对社会不同观点和主张的哲理性著作。
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春秋末、战国初为第一阶段,代表作有《论语》、《墨子》,文章多为语录体,或为简明的议论短章;战国中期为第二阶段,代表作是《孟子》、《庄子》,文章逐渐由语录体发展为对话式论辩文与专题论文;战国后期为第三个阶段,《荀子》、《韩非子》是其代表作,其文章基本上都是宏篇巨制的专题论文,完善了论说文的体制。
先秦诸子具有鲜明的特点。思想上,它们都坚持独立思考,各抒己见,放言无惮。如孔子提倡仁义礼乐,墨子主张兼爱尚贤,庄子主张自然无为,韩非子则大倡法术势。文风上,诸子各具个性和风格。如《论语》简括平易、迂徐含蓄,《墨子》质朴明快、善于类推,《孟子》气势恢宏、辞锋雄辩,《庄子》汪洋恣肆、文思奇幻,《荀子》浑厚缜密、比喻繁富,《韩非子》严峻峭拔、论辩透辟。特别是《庄子》想象神奇,在古代散文中独树一帜。《庄子》寓言丰富,并且很多出自作者自创。这些寓言也不是简单的比喻,而是有着奇幻斑斓的色彩。如《庄子·杂篇·则阳》形容诸侯间的战争时说:“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
在文体发展上,先秦诸子散文首先确立了论说文的体制。从语录体的有观点无论证,到论点明确、论据充分、逻辑严密、结构完整的专题论说文,显示了我国论说文发展的大致风貌。此外,先秦诸子散文中一些故事叙述,颇类小说,为后世的叙事文学提供了营养。
总体而言,先秦散文虽然不是纯文学的著作,但它们对于中国文学的发展,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先秦散文在散文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左传》、《国语》、《战国策》等,成为后世散文写作的楷模。秦汉以后,《左传》的文章一直为人们所喜爱,尤其是唐宋以来的古文家,都非常推崇《左传》,并把它作为学习对象。韩愈《进学解》说“沉浸浓郁,含英咀华”的古代作品中,就包括《左传》。宋人把《左传》与《史记》、韩文、杜诗相提并论,同作为文学范本。情韵丰富的《左传》散文,也深为清代桐城派散文家所推崇。对《国语》语言艺术的赞誉,历来甚多。
2.秦汉散文
秦汉散文承袭先秦,主要代表作有吕不韦及门客的《吕氏春秋》、李斯的散文(如《谏逐客书》)、贾谊的散文(如《过秦论》)、刘安的《淮南子》、董仲舒的《贤良对策》和《春秋繁露》、刘向的《说苑》、王充的《论衡》、王符的《潜夫论》等。需要说明的是,这时期历史传记著作如《史记》、《汉书》、《吴越春秋》(赵晔撰,体例上兼编年体和纪传体,是历史演义小说的雏形)等在先秦历史散文基础上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已经独立成体。
(1)秦散文。秦王朝作为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封建国家只存在15年。这期间除皇帝的诏令和臣下的奏疏等实用文字外,没有散文名篇传于后世。而在文学发展中起过一定影响的是完成于秦统一前秦王政八年(公元前239)的《吕氏春秋》。该书由秦丞相吕不韦主持,由其门客集体编撰的杂家(儒、法、道等)著作,又名《吕览》。吕不韦自己认为其中包括了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的事理,所以号称《吕氏春秋》。这是一部古代类百科全书似的传世巨著,有八览、六论、十二纪,共二十多万言。它同先秦其他诸子散文一样,有不少地方借寓言故事说理,富于文学意味;书中还保存了大量先秦时代的文献和佚文遗闻,是后世研究先秦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
(2)两汉政论文。两汉散文中最先发展起来的是政论文。政论文是汉代文学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在中国文学史上占重要地位。它的出现与秦王朝政治上的失败密不可分。强秦的灭亡给西汉初年的思想家提出了一系列发人深思的课题,也使那些才华横溢的汉初文人有了发挥其聪明才智的广阔天地。西汉初年,一些文人继承先秦诸子的优秀传统,关怀国度和社会的发展,或总结历史,借古喻今,或面对现实针砭时弊,剖析形势,勇于表现自己的政治看法和主意,使汉初政论文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先是陆贾,早在刘邦称帝之初就在其面前时时称说诗书,并著文12篇纵论秦所以失天下、汉所以得天下和古代帝王的兴衰成败之理,号为《新语》。此后贾谊和晁错是这一时代政论文的代表作家,把汉代政论体散文的创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如贾谊的代表作《过秦论》,从各个方面分析秦王朝的过失;晁错的《论贵粟疏》主张务农贵粟,立论深刻。
(3)两汉史传文。汉代散文中的史传文造诣突出,在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上占领主要的位置。司马迁的《史记》和班固的《汉书》是两汉史传文的代表作。特别《史记》是纪传体通史的鼻祖,是中国文学最杰出的散文作品之一。《史记》、《汉书》在全部封建时期,都被史学家及文学家奉为范例。
《史记》是中国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由汉代的司马迁花了13年的时间所写成的,是所有史书中用时最长的。全书共一百三十卷,有十表、八书、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约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记载了上起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约前3000年)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共三千多年的历史。它包罗万象,而又融汇贯通,脉络清晰,“王迹所兴,原始察终,见盛观衰,论考之行”(《太史公自序》),所谓“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详实地记录了上古时期举凡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状况。
《史记》是中国史学中一部继往开来的巨大著作,作者司马迁发明的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在汉以后一直是历代王朝正史所沿用的体制。而《史记》的人物传记,由于作者的匠心独运,使之成为中国古代历史传记文学的开山之作,后代的文学家从中受到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宋代郑樵说:“百代而下,史官不能易其法、学者不能舍其书。”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都说明了司马迁对中国文学发展的巨大贡献。
汉宣帝以后,有不少文人缀集时事续补《史记》。东汉初年班彪“继采前史遗事,傍贯异闻,作《后传》数十篇”(《后汉书·班彪传》)。其子班固在此基础上,撰成《汉书》。《汉书》的体制虽承袭《史记》,但它是中国第一部断代史,记录了汉高祖元年(前206)至王莽地皇四年(23)共229年的断代历史,是继《史记》之后又一发明和发展,对后代史学和文学都发生了重大影响。长期以来,史学界均以班马、史汉并称。
(二)中古时期
中古期第一阶段从魏晋到唐代中叶。此时期诗占据文坛主导地位,文(散文)向诗靠拢,出现了诗化的骈文。代表作有史传文学的继续递嬗:晋陈寿《三国志》、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等;新创地志散文:郦道元《水经注》,有“集六朝地志大成”之称,文风清朗舒朴,对唐之后古文家的游记产生极大影响;杨衒之《洛阳伽蓝记》被誉为现存文史典籍中寺塔记的典范。此外,如刘勰的《文心雕龙》就是采取四六骈体写作的文论散文。
唐代散文的成就亦颇大。《全唐文》收录作者3 035人,而《全唐诗》收录作者2 200多人。但是,唐初近百年间,奏、疏、章、表、启、记、论等基本上为骈体占主导地位,著名有王勃《滕王阁序》、骆宾王《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其“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抷六尺之情”等英词壮彩,成为千古传唱。盛唐时期李白《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开篇就写:“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说理行文简洁明快,已经透露出骈文文风的变化,走向平易晓畅,充满了散体文气。至中唐陆贽的奏议散文更是如此,如《论裴延龄奸蠹书》、《奉天改元大赦制》等,这都标示着骈文去赘典浮词,走上了平易晓畅的道路。天宝后期,李华、萧颖士、独孤及、梁肃、柳冕出来提倡古文,明确提出本乎道、以五经为源泉、重政教之用的主张。
中古期第二阶段从唐代中叶开始到南宋灭亡。韩愈、柳宗元提出文以明道,把文体文风改革与贞元、元和间的政治革新联系在一起,成为儒学复兴思潮的一部分,形成巨大的声势,散体取代骈体,占据文坛,后人称之为“古文运动”。散文也因此成为一个独立的、自觉发展的艺术形式。唐宋先后出现了“八大家”,把散文的发展推向了高峰。
韩愈、柳宗元散文文体改革的成功,一方面归因于他们吸收秦汉各家散文文体之所长,另一方面也吸收了六朝骈文的成就。顾随在《诗文丛论》中指出:“韩、柳文实乃寓骈于散,寓散于骈;方散方骈,方骈方散;即骈即散,即散即骈。”
韩愈和柳宗元倡导“古文运动”之后,在宋代出现了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六位著名的古文家,明初朱右将此八人文章选编《八先生文集》,明中叶唐顺之也以此编《文编》,茅坤继而编成《唐宋八大家文钞》。自此,文学史称为“唐宋八大家”。事实上,宋代著名散文家比这多得多。如北宋的王禹偁、范仲淹、晁补之、李格非,南宋的胡铨、陆游、吕祖谦、陈亮等都是著名的散文家。宋代的散文无论是作家的阵容还是散文的成就都超过了唐代。
宋代散文的文体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欧阳修、苏轼等人吸收骈文辞采、声调等,创造出参用散体单行的四六和文赋,还出现了一种轻松活泼的笔迹文。从宋代开始,以古文为主、骈文为辅的文体格局确立起来。明末艾南英说:“文至宋而体备,至宋而法严。”(《再答夏彝仲论文书》)古文至宋成为用途最广泛的文体,元明清这一格局也没有改变。总体上看,宋文注重叙事、抒情、议论三者融合,《秋声赋》、《赤壁赋》堪称典范。
中古期第三阶段从元代开始延续到明代中叶。元代主要以叙事文学(话本)和说唱文学(元曲)占主导地位,散文成就不突出。至明代,前期以宋濂、刘基为代表,主要以传记、寓言散文的创作成就著称。比如宋濂《秦士录》:“邓弼,字伯翊,秦人也。身长七尺,双目有紫棱,开合闪闪如电。能以力雄人,邻牛方斗不可攀,拳其脊,折仆地。市门石鼓,十人舁,弗能举,两手持之行。然好使酒,怒视人,人见辄避,曰:‘狂生不可近,近则必锝奇辱。’”文字简洁,人物外貌特征一下显现出来了。刘基的《郁离子》则继承了先秦诸子以寓言比喻政事、阐发哲理的传统,用生动而洗练的寓言故事反映了元末错综、尖锐的社会矛盾,并展示出作者为解决这些社会矛盾所作的种种设计。其中的散文名篇《卖柑者说》,有力地抨击了那些坐高堂、骑大马、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的文武官员们,揭露他们“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丑恶本质。
(三)近古时期
近古期第一阶段从明朝嘉靖初年至鸦片战争。明中叶,嘉靖初年有前七子高举复古大旗,批评今之文受宋儒理学影响,用同一种道德模式去塑造不同的人事物理,结果造成“文其人如其人”的古文精神散失。如李梦阳在《论学上篇》就指出:“宋儒兴而古文废矣”,因为“古之文,文其人如其人便了……而今之文,文其人,无美恶皆欲合道”。嘉靖中期,以李攀龙、王世贞为代表的后七子继承前七子观点,认为“文自西京,诗自天宝而下,俱无足观”(《明史·李攀龙传》)。集大成者王世贞著《艺苑卮言》,提出文章要重视辞采、句法、结构,文章整体风貌应该有“格调”。这为明代拟古之风盛行奠定了理论基础。
嘉靖年间文坛还兴起了以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为代表的“唐宋派”,其实也是一个古文复古派,创作上以唐宋古文名家为效仿“正统”,如茅坤编有《唐宋八大家文钞》作为范本。成就最高者是归有光,代表作《先妣事略》、《见村楼记》、《寒花臧志》、《项脊轩志》等,善于捕捉日常平凡琐事刻画人物、抒写真情。
明朝末年小品文兴盛,代表人物有公安派袁氏三兄弟(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为代表。此外,张岱、王思任等个人情趣化的小品文也很有名。所谓小品文就是题材广泛,多以个人情趣和日常生活为表现内容,短小精炼,体裁不拘一格,序、记、跋、传、名、赞等文体样样俱全。小品文的兴盛代表了晚明散文的时代特点,它摆脱了过去散文庄重古板、宗圣载道的传统,注重描写日常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小品文往往从平常细琐之处下笔,“平”是它的一个重要特征。但“平”并非平淡无味,平铺直叙,而是娓娓叙来,情趣盎然。到了明清易代之际,张岱的小品文集中更体现了“平中之奇”的艺术特色。如其小品文《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清初文学大体承续明“载道”的唐宋古文传统,代表人物有侯方域、魏禧和汪琬,其中以侯方域的影响最大,代表作有如《壮海棠文集》10卷,《朋党论》、《答田中丞相书》等是其名篇。
清代最有名也最有影响的是“桐城派”古文和“八股文”。这与清代社会文化环境压抑密切相关。“八股文”是满清科举取士控制知识分子思想意识形态的方式,就文学本身来讲:“譬如有人用苛刻的不能容忍的条件挟制别人,俗称给人‘穿小鞋’。做服装的单位,卖鞋的铺子,都有功而无过,鞋的本身也无善恶的分别。”(启功《说八股》)也就是说,八股文总结了散文的基本做法,它是散文文本的经典写作模式,但强求每个人都写一个模式,就坏事了。清代中叶的散文,桐城派古文占据文坛,出现了姚鼐、阮元、方东树等大家,但其作文讲求“义法”,严重窒息了散文的发展。
近古期第二阶段从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近代散文大体分为三派:一为“新文体派”,以梁启超为代表;二为古文派,以桐城派余劲力量严复、林纾和崇尚魏晋文风的章炳麟为代表;三为白话文派,以全新的形式宣传新思想。
第一派在文坛上影响最大,代表人物有康有为、谭嗣同、梁启超,代表作《上清帝第二书》、《仁学》等。
第二派代表作有严复《论世变之亟》、《救亡决论》,章炳麟《正仇满论》、《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等争论文。
第三派主要体现在“五四”前后新文化运动的文化主将文章中。
总之,中国古代散文发展基本脉络是:先秦历史散文、诸子散文——秦汉历史传记、政论散文等——魏晋、唐文向诗化的“骈文”——韩柳“古文运动”(复古先秦和诸子散文,尤以儒家传统为宗)——宋代承传唐“古文运动”出现繁荣——元明散文受理学影响——明代复古(一主张恢复到秦汉以前,一为恢复“唐宋古文”)——清代八股文(政治、科举需要)、“桐城派”(古文派)——清末“新文体”和白话文体散文的出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