汩汩的西江水,逦迤的群山,为均安这方土地带来了仁厚之风。散落城乡的古老祠堂,行走于乡间村道中、鼓乐喧天的锣鼓柜,“万家灯火万家弦”的曲艺之风,这些活态的文化遗存,呈现出一幅幅均安城乡的世俗图景。
关帝出游与锣鼓柜
农历九月初四至十二日的关帝出游,是均安镇全体居民最为重要的社群活动之一。村民以锣鼓柜开路,簇拥神像出游均安各乡,鼓乐喧天,隆重而热闹。
关于均安的关帝祭祀,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相传宋朝年间,一驿丞背着关公灵牌来到南方供职,把关公供奉于驿站内。乡民们敬重关公的忠、义、仁、勇等精神,纷纷到驿站拜祭。当时,江尾(均安)深受江河海浪之苦,于是又供奉都督平浪晏公侯王,以祈神灵保佑乡民水途平安。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乡民在三华村鳌峰山麓修建帝王古庙,同祀关公与侯王。清咸丰元年(1851),附近五条村筹款扩建帝王古庙,并命名为五股庙。五股庙建成后香火鼎盛,到庙拜祭的善男信女络绎不绝。五股庙理事会决定每年农历五月初四日至十二日为庙会之期,关帝在十三乡(均安)巡游九天,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以祈驱邪消灾,求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两年后,人们觉得农历五月正适逢雨季,影响庙会的举行,于是将活动改为农历九月初四至十二日举行。
神像出游巡绕十三乡,所到之处,村人均设香烛以祀。巡游的主要程序如下:
起宫——由四代同堂的长者手捧关帝神像,放入銮舆。
巡游——銮舆所经之处,都接受乡民摆设的三牲、果品拜祭。
座宫——銮舆到村中祠堂歇息,接受乡民的拜祭。
回宫——巡游完各村后,回三华关帝古庙。
巡游的路线一般需经过村中所有主要街道,以答谢村民,而村中大小祠堂更是重要地点。均安神像出游路线一般为:
初四起驾,出三华,经豸浦、上村、福岸,在张氏大宗祠歇宿。
初六起驾,离沙浦,经豸浦、菱溪,在陈家祠歇宿。
初七起驾,离菱溪,经太平圩、南面、外村,在冯氏大宗祠歇宿。
初八起驾,离外村,经渡江、矶头,在李家祠歇宿。
初九起驾,经桥头,入沙头,在黄氏大宗祠歇宿。
初十起驾,离沙头,入仓门巷心,在李家祠歇宿。
十一起驾,到仓门土庙,在松隐欧阳公祠歇宿。
十二起驾,离仓门,经均安圩、三华,回銮古庙。
巡游仪仗队伍仿效古代帝王出巡的形式,由敲响十三下的头锣开道,三丈高的三军司令大旗紧跟其后,之后的彩旗迎风飘扬,色彩鲜艳,红绿相间,煞是好看。
接着是“污秽勿近”、“肃静”、“回避”、“威武”等十多个牌匾。黑衣黑裤的壮士,腰系红绸,步伐整齐,孔武有力,威风凛凛。
同样黑衣黑裤的“八宝”队伍,紧跟其后。他们胸前、背后贴着偌大的“兵”、“勇”二字,肩上扛着“军刀”、“金瓜”、“斧”等。
然后是大罗伞队伍。罗伞手服装统一,二十多个罗伞色彩斑斓,上有“百鸟朝凤”、“八仙过海”、“麻姑追舟”等精美的刺绣图样,并镶有很多小镜子,在阳光照射下银光闪闪,金碧辉煌。
罗伞队伍后面是侍卫队伍,他们头戴高帽,穿着黑衣黑裤,手执棍棒,不时高呼“威武”。
位于仪仗队中部,由八个膀圆腿粗的青壮年抬着的,是关帝端坐的銮舆。銮舆为雕刻精美的小木楼,上有重檐歇山顶式的楼顶。游行途中,銮舆手不时有节奏地上下颠动銮舆,大声吆喝,在人群中掀起一重又一重热烈的回应。
神像后,是抬着铜香炉、香案的队伍和行香的队伍。妇女们头戴大小统一、上插黄皮树叶的草帽,身穿花衣,下系红裙,手执燃香。
时至今日,为期九天的关帝出游遍游均安各乡,已成为全镇居民生活中的一大盛事,各家各户趁机会宴请亲朋戚友,村民、远道而来的亲友和各地游客共赴盛会,人气鼎盛,气氛热烈。这一过程中,亲属间的认同和人际传承得到进一步的加强,是地缘、血缘集团相互交流并各自强化凝聚力的重要途径。
村民把水果、饮料、食物放到自家门口或游行队伍所到的地方,笑着为巡游人员递上一盒,以表慰劳之情。跟随游行的人或远道而来的游客,渴了累了,随手可拿饮料食物,顺道与村民侃一侃、聊一聊神像出游的精彩之处。在此等气氛下,人与人的隔阂已一扫而光。
随着锣鼓柜班喧闹的演奏,兴之所至,男士们转动手中色彩艳丽的罗伞。小孩、老人,甚至是慕名而来后被那里热烈气氛感动的游客,都可以钻到伞下,分享其中的热情祝福,以祈盼来年事事如愿。
在游行过程中,锣鼓柜成为庞大游行队伍的另一个中心,这也是均安镇神像出游吸引各地摄影师、民俗爱好者、民俗专家来此取景、研究的亮点。
据《顺德县志》载:顺德的演戏酬神活动由来已久,康熙年间便已相当盛行,“演戏赛酬者多”。而均安镇等地多用锣鼓柜酬神,一以用作渲染气氛,二也为神像出游开路引路。
锣鼓柜班多取文雅的四字词作为乐社名称,如游艺山房、升平雅奏、虞韶伺同、和声鸣盛、耕余啸咏、咏游雅趣、紫云山馆、翔龙咏保、同音共庆等等。乐社将名称绣在锦旗上,以在演奏时作识别及宣传之用。
锣鼓柜班以柜为单位,行当以锣鼓柜为中心。锣鼓柜是以镂花木板组嵌而成的长方体木柜,可任意抬动。高度一般为1.8米,长宽各1.2米。
在形体制作上,锣鼓柜分三部分:顶、柱和底座。柜本身就是一件精美的工艺品,展现了较为明显的岭南木雕风格。半立体通雕、满屏雕和多层次雕刻相结合,工艺较精巧细腻。其顶部和底座是展现锣鼓柜工艺所在的重要平台,遍雕精细的图案。
其纹饰也多为传统木雕,如梅花、喜鹊、石榴、仙人、鱼、田螺、八宝纹、鹿、鹤、瓶、花篮、竹、葡萄、“三羊开泰”、“状元及第”、“鲤鱼化龙”等象征传统、正统的价值观的题材占据最主要的部分。另外“樊梨花点将台”等各种戏剧场景也为一大部分。
仓门锣鼓柜巡游(均安镇宣教文卫办提供)
锣鼓柜内装敲击、吹奏、拉弦、弹拨四类民族乐器。流动演奏时,由四个挑夫抬着锣鼓柜,前面帅旗引领,旁边罗伞簇拥,大锣、战鼓、卜鱼等乐器置于柜中,而大小唢呐、大钹、二弦、三弦、月琴、竹壳提琴等乐器则由演奏人员各自拿在手里,通常是左手执乐器,右手拉弦、弹拨,边演奏边行进。游行中,香烟袅袅,爆竹声声,锣鼓阵阵。
祠堂遗风
“顺德祠堂南海庙”,顺德宗族观念浓厚,俗以祠堂为重大,族祠至二三十区,“大小宗祠,代为堂构,千人之族,祠十数所,小姓单家,祠亦数所”。
同样,祠堂也是均安乡间风景中颇为丰富多彩的一个亮点。目前均安存有一个广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祠堂——梅庄欧阳公祠,另有上村李氏宗祠、胡公家庙、星槎何氏大宗祠、南浦李氏家祠等四间祠堂,被评为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此外,沙头黄氏大宗祠、星槎光祖、沙浦罗氏大宗祠、三华浩川欧阳公祠、三华巨源欧阳公祠等祠堂,散落于乡间小巷中。现仅取三个具代表性的祠堂,一展均安的祠堂遗风。
梅庄欧阳公祠 在均安仓门,有一间顺德保存较好的、较为典型的晚清宗祠建筑——梅庄欧阳公祠。梅庄欧阳公祠于清光绪八年(1882)重修,是纪念先祖的私伙祠。它具有鲜明的岭南建筑艺术风格,砖雕、木雕、石雕、灰塑精彩纷呈,建筑规模、主体结构基本保持完整,是顺德晚清祠堂中的佼佼者,具有较高的艺术、历史价值。
梅庄欧阳公祠坐西南向东北。三间两进,带一右路。两旁外廊通往后楼。总面阔22.8米,中路阔13.6米,总进深43.5米。硬山顶,龙船脊上有灰塑花卉、鸟兽图案,脊两端有鳌鱼咬含,人字封火山墙,蓝琉璃瓦当,滴水剪边,青砖墙,麻石脚,具有较为明显的清代后期的建筑风格。
大门石门额阴刻蓝底行楷大字“梅庄欧阳公祠”,落款为“光绪八年岁在壬午孟秋之月翰林院侍读学士李文田书题”,其中“文田”二字没有着色以示尊敬。这位顺德咸丰年间的探花李文田,是仓门欧阳家族的外孙。
梅庄欧阳公祠(顺德博物馆版权提供)
头门面阔三间,进深11米,前设三步廊,后四架轩廊,中间六檩搁墙。步梁及驼峰均雕刻有人物故事图案,雕刻精致细腻。步架间放置栩栩如生的木雕鳌鱼,这个构件称为“鳌鱼托脚”,既有承托梁架、屋顶的力学作用,更是表达了族人们独占鳌头、金榜题名的殷殷期盼。
祠堂屋檐下装饰有“天波府”砖雕墀头。麻石檐柱与角柱之间,有一根中间凸起的石梁,学名叫虾公梁。虾公梁上放置石雕狮子、斗栱。石狮精神抖擞,虾公梁通体浮雕花卉,梁下石雀替雕刻精细。头门次间设有包台,台基有狮子等高浮雕精美鸟兽图案。
后堂的堂名为绍德堂,面阔三间,进深12.7米。堂内有四根木金柱,两根木后檐柱。梁架及檩条则用瓜柱承托。瓜柱的使用,蕴涵了多子多福、子孙如瓜瓞绵延的含义。
后堂墙楣、堂前回廊墙上,均存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郑章访道”、“一带图”、“寻梅图”等壁画多幅,多为清代画家杨瑞石手迹。杨瑞石是番禺沙湾紫坭乡的著名壁画师,其壁画技艺源自曾在清宫从事壁画绘制的黎文源。他的花鸟壁画用笔清丽、纤细,层次分明;人物壁画形态生动,线条简繁得当。
梅庄欧阳公祠精美梁架(顺德博物馆提供)
回廊的封檐板上,刻有著名的二十四孝全图。每边各十二幅,人物生动,构图严谨,雕工精细。
绍德堂后有后楼,是族人为商议事务而建。楼高两层,以砖墙分隔成三间。宗祠前为一麻石铺成的地堂。
凭借着突出的装饰艺术、鲜明的建筑风格,梅庄欧阳公祠于2008年被评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胡公家庙胡公家庙 位于均安鹤峰豸浦,保存了清代的建筑风格,是清代进士胡杰、诗人胡亦常家族的祠堂。
祠堂坐西南向东北,三间两进,总面阔12.54米,总进深28.45米。硬山顶,镬耳山墙,灰塑花卉瓦脊,蓝碌筒瓦,蓝琉璃瓦当,滴水剪边,青砖墙,麻石脚。
头门面阔三间,进深两间7.9米,前设三步廊,后六檩搁墙。两根白石檐柱,两根白石角柱。墙楣上饰有壁画,砖雕墀头。虾公梁上施柁橔、斗栱隔架。进深第二间开两个大拱门。头门内置一屏门,上刻“加官”、“晋爵”字样,直白地表达了传统的光宗耀祖的价值观。
后堂堂名为诒毂堂,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十三架10.3米。以两根石前檐柱,四根木金柱支承后堂。前廊梁架雕有精美的花卉。墙楣上存“夜游赤壁”、“月下追贤”、“授三略”、“教子朝天”等多幅壁画。阶砖铺地。堂前带天井及两廊。
记录胡杰高中进士的牌匾(顺德博物馆提供)
族中有人高中进士,是极大的光荣,祠堂会以各种形式大加宣扬、纪念。有在祠堂门前竖起高高的旗杆,旗杆夹上写明族人高中的时间名次;有请高中之人题匾,落款时强调题匾之人的功名、出身。
胡公家庙存有清乾隆年间进士胡杰所题的匾额,祠堂头门中悬一木匾,阳刻金色楷书大字“胡公家庙”,落款为“乾隆元年岁次丙辰孟秋谷旦赐进士出身钦点翰林院庶吉士卯辰裔孙杰拜题”。另一块位于后堂“诒毂堂”木匾旁,还有“钦点翰林院庶吉士”牌匾,上款为“乾隆元年丙辰科会试中式第二百九十四名殿试第三甲七十六名联捷进士”,下款为“臣胡杰恭承”。
2006年10月25日,胡公家庙被列为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上村李氏宗祠位于均安鹤峰上村的李氏宗祠,即是李文田,也是名的满世界的国际武打巨星李小龙的家族祠堂。清咸丰九年(1859)的探花李文田,官至礼部右侍郎和工部右侍郎,是著名的史学家、书法家,也是均安历史上著名的文化、政治人物。
李氏宗祠建于清光绪五年(1879),1989年重修。祠堂坐西向东,三间两进,存左右青云巷。总面阔18.4米,中路阔13.5米,总进深30.8米。硬山顶,正脊两端有灰塑鳌鱼咬含,绿琉璃瓦当,滴水剪边。镬耳山墙及灰塑龙舟脊经重修,但清代建筑风格保存得还是比较完整。
上村李氏宗祠(顺德博物馆提供)
头门面阔三间,进深三间10.2米。用四根石檐柱、两根石角柱支承梁架、屋顶。前廊以驼峰、斗栱托梁架、檩条,梁架上雕有精美的花卉图案。虾公梁上设置狮子、斗栱隔架。次间设有包台。
祠堂大门上悬挂了一块醒目的黑底木牌匾,上书楷书大字“李氏宗祠”,木匾是由李文田的孙子、著名书法家李曲斋集李文田的字重新刻描而成。门联内容为“勋业西平望,文章北海风”,也是李曲斋所书。大理石质的门枕石上刻麒麟花卉图案,活泼生动。
后堂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十二架10.4米。用两根石前檐柱,四根木金柱,两根木后檐柱支承。以驼峰、斗栱托前廊梁架及檩条。梁架与步架间有托脚。
慈禧太后赐予李文田的“福寿”横幅(顺德博物馆提供)
祠堂头门与后堂分别挂有“龙虎”、“福寿”木匾,落款为“同治三年十一月三十日慈禧太后御笔赐南书房翰林臣李文田”,是慈禧太后赐予李文田之物。祠堂内另存有两块石碑,碑文为清光绪皇帝诰赠李文田曾祖父、曾祖母及其父。
2006年10月25日,因其精美的建筑、装饰艺术以及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上村李氏宗祠被列为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曲艺之乡
均安人热爱粤剧蔚然成风,“万家灯火万家弦”的热闹景象,频频见于均安的城镇、乡村间。每当夜幕降临,无论村头巷尾、街边树下还是民间祠堂内,曲艺和鸣之声到处回响。
对粤剧、粤曲的喜爱,在均安由来已久。均安镇广为流行的锣鼓柜表演,也与粤曲的流播有莫大干系。
锣鼓柜以大小唢呐演奏成套戏曲,本质上是另一种形式的演戏,即卡戏,并以锣鼓木柜为标志,具有流动舞台的特征。均安各乡普遍有在农历九月举行锣鼓柜巡游的习俗,平时也有应邀参加各种喜庆活动。锣鼓柜上摆设各式乐器,一路巡游一路吹打,每到一乡夜宿就落脚开局,为乡民表演。久而久之,由锣鼓柜巡游演变而成的曲艺在均安大地生根发芽,开出艳丽奇葩。
锣鼓柜演奏的成套戏曲有《六国大封相》、《仙姬送子》、《八仙贺寿》、《百里奚会妻》、《关公送嫂》、《仁贵归家》等。后来也搬演舞台流行剧目,如《临老入花丛》等。个别锣鼓会还把大棚戏(木偶戏)剧目引入,牌子曲如《登殿》、《报春来》、《六波令》、《大开门》、《得胜令》,小调如《百花亭闹酒》、《鲜花调》、《上云梯》等。
20世纪中叶以来,均安曲艺享誉省港,一大批名伶名家相继涌现,广东戏曲界“四大名丑”之一的李海泉、有“生纣王”之称的罗家权、有“打锣树”之称的罗家树、著名粤曲“虾腔”的创始人罗家宝等,就是当中的佼佼者。
古语有云:天下和静在于民乐。也有人说:仓廪实而知和乐。如今,在该镇8.6万常住人口中,有近六成是曲艺爱好者。
众多的粤曲爱好者将曲艺当成生活的一个重心,工作时哼上两句,下班后,空闲时,自然少不得三五知音同台操曲,娱乐一番。对粤曲的追求,造就了不同形式的曲艺舞台。
1992年,均安镇戏剧曲艺协会成立,开启了曲艺发展组织化的先河。如雨后春笋般拔起的曲艺分会,广泛分布于各村,更是民众加强练习,并一展歌喉的重要舞台。截至2005年,全镇13个村(居)已有16个分会,其中仓门、沙头、太平三个村(居)分别有两个分会。此外的家庭私伙局更是多如繁星。均安镇曲协和分会共拥有会员600多人,其中近30人为广东省曲协会员,10人为中国曲协会员。
这样,均安镇就形成了一个以镇曲协为核心、各村曲艺分会为支点的,既庞大又团结的曲艺网络。生活于均安,不需太用心注意,也总可以从喧闹的活动、鼎盛的观众阵容中,感受到政府与民间对粤曲的热情与投入。青砖灰瓦的祠堂内,貌不惊人的屋子里,音响及二胡等粤曲乐器一应俱全,这就是均安人的曲艺活动室。
在均安,每年举行的较大规模的曲艺活动有近百次。均安每个曲艺分会每周都有固定的活动时间,各分会每月的活动时间均在15天以上,一些活跃的分会一年的活动时间甚至超过300个夜晚。
每逢喜庆节日,镇曲协和各分会自觉或受邀,把开局搬出广场、摆上舞台,让曲艺大餐与众分享、与民同乐。比如豸浦分会每年都组织会员排演折子戏,以迎合公开演出的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重阳前后,除了镇曲协和分会的公开活动后,省内外和港澳的粤剧团体纷纷受各村(居)之邀莅临演出为敬老助兴,曲艺活动达到了一年当中的顶峰期。仅2008年重阳期间,均安镇举办的大型粤剧曲艺演出活动就有44场次,受惠群众达6万人次。
粤曲在均安受到欢迎,不仅是因为这里有深厚的曲艺基础,还因为被称为“南国红豆”的粤曲,语言平实通俗,正是表达真挚情感的艺术手段。从2000年开始,均安每年举办一次文学曲艺创作大赛,《明珠还我掌》、《凫洲河畔觅春归》、《长城抒怀》、《诚信颂》、《兆叔善长功德昭》等近60首既带传统韵味又富时代气息的新作相继涌现,这是推陈出新、让粤曲重新焕发光彩的重要尝试。
均安镇近年举办了青少年曲艺大赛、青少年曲艺荟萃晚会、曲艺新作演唱会、青少年曲艺新秀演唱会等形式新颖的活动,一举扭转了曲艺过往被称为“伯父戏”、“伯母戏”的旧印象,掀起一股曲艺活动创新求变的风潮。
为培育新型曲艺人才,均安镇文化站从1998年开始,连续11年在暑假开设曲艺培训班,共培训30岁以下的曲艺新秀800多人次。2005年开始,文化站又将培训班办进了天连小学,使曲艺培训常年化,参加的学生近100人次。
均安曲艺协会活动经费来源于社会和群众,由社会和群众筹集经费办曲艺。据不完全统计,镇、村(居)两级每年用于曲艺事业的经费达150万元。地处水乡深处的天连村,村委会和福委会还牵头成立了曲艺基金,筹集到40多万元支用于支持分会的长远发展。
热闹的乐社,是均安常见的景象(均安镇宣教文卫办提供)
努力是有回报的,有传统积淀的丰厚底蕴,又有创新因子的蓬勃涌动,“曲艺”这个文化品牌被刷新为最具均安特色的闪亮名片。1992年,均安为广东曲艺界赢得了“万家灯火万家弦”的美誉。1996年,均安被省文化厅命名为“广东省民族民间文化之乡”。1999年,中国曲协授予均安“中国曲艺之乡”称号。2000年,中国曲协工作现场会在均安召开,这是中曲协首次在一个镇级单位召开年会,“均安现象”向全国曲艺推广。2006年,广东省首届青少年曲艺“明日之星”选拔赛在均安举办并永久落户均安,均安同时被省曲协命名为全省首个“广东省曲艺人才培训基地”;全国少儿曲艺大赛广东赛区选拔赛在均安举行,罗家宝青年粤剧团落户均安。2007年,艳阳天剧团成立,均安同时拥有两个专业粤剧团。2008年,均安又被文化部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粤曲)”。
多年来,均安镇曲协先后代表省、市、区参加各项对外交流活动,把均安曲艺这魅力名片广为派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