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书院与宋元新儒学在宁波的传播发展

书院与宋元新儒学在宁波的传播发展

时间:2023-01-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宋元时期理学的产生及其发展、兴盛,是中国思想史、学术史上引人瞩目的重大事件。书院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与新儒学形成了紧密结合、相互促进的关系。“庆历五先生”以讲学、开办书院、士人交游等形式,掀起了一股学术与教育相结合、经义与“治民安生”相结合的文化教育高潮,四明地区逐渐激荡成为一个文风、学术鼎盛的地区。自宁宗“嘉定更化”至南宋末,书院与新儒学的结合与相互促进表现得更为明显。

宋元时期理学的产生及其发展、兴盛,是中国思想史、学术史上引人瞩目的重大事件。书院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与新儒学形成了紧密结合、相互促进的关系。北宋是新儒学(理学)的形成时期,明州杨适、杜醇、王致、王说、楼郁(史称“庆历五先生”)在新儒学先驱胡瑗的直接影响下,最早主动切入中原儒学精髓,开启了明州的新儒学发端。“庆历五先生”以讲学、开办书院、士人交游等形式,掀起了一股学术与教育相结合、经义与“治民安生”相结合的文化教育高潮,四明地区逐渐激荡成为一个文风、学术鼎盛的地区。

南宋时期,新儒学代表人物之一陆九渊的心学思想传至四明,陆门心学门徒在四明创立书院,授徒讲学,理学思想观念得以广泛繁衍流布,一直从事书院讲学活动的杨简、袁燮、舒璘、沈焕(史称“甬上四先生”)等对陆学的传播贡献甚大,当时四明学者王应麟称颂他们“化东海之滨为洙泗,位不配德而教行于乡,声闻于天下”[1]。自宁宗“嘉定更化”至南宋末,书院与新儒学的结合与相互促进表现得更为明显。到了元朝,理学正式上升为官学,书院在四明地区增长得更快,书院与新儒学的相互促进更为紧密,据学者研究,元朝庆元路(今宁波)有13所书院,书院数量仅次于建宁路,位居全国第二,庆元路成为陆九渊心学学术根据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