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从南开到剑桥

从南开到剑桥

时间:2023-01-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北洋政府派出军警镇压学生运动,并逮捕了学生代表三十二人。北洋政府的外交失败,以及对爱国学生的镇压,激起全国各界人士的抗议,由此引发反帝爱国运动的爆发。叶公超等低年级学生则参加了天津绅商宋则久发起的千个“十人团”组织,成为“南开十人团”成员。叶恭绰担心公超过多地参与政治活动,荒废学业,遂将叶公超送往美国留学。

1917年春天,叶恭绰将叶公超送到素以学风校风严谨著称的天津南开中学读书。公超的作文常常被老师打上密密麻麻的红圈,并在教室中“贴堂”,他一直保留着那时写下的十几篇作文。在一篇题为《自振》的作文中他写道:“余幼失怙恃,人闻者恒怜吾,而言吾命之薄,缘之悭,而余则否焉。盖人之成伟大者,非安逸慎然而成之也,非恃他势而成之也。是必出于万难之中,而拔于怆痛之海,琢磨切磋,而后有此成之也。”可见其志向不凡。

1919年初,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和平会议”,中国代表在“和会”上提出废除外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撤退外国在中国的军队和取消“二十一条”等正当要求,但“巴黎和会”不顾中国也是战胜国之一,拒绝了中国代表提出的要求,竟然决定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

国内群情激愤,学生、工商业者、教育界和许多爱国团体纷纷通电,斥责日本的无耻行径,并且要求中国政府坚持国家主权。5月4日,北京高校的三千多名学生代表冲破军警阻挠,云集天安门,他们打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等旗号,学生痛打了章宗祥,火烧赵家楼。北洋政府派出军警镇压学生运动,并逮捕了学生代表三十二人。

北洋政府的外交失败,以及对爱国学生的镇压,激起全国各界人士的抗议,由此引发反帝爱国运动的爆发。天津学生和民众积极声援北京学生的反帝爱国行为,刚刚从日本留学归国的周恩来与马骏,会同直隶女子师范的邓颖超、郭隆真等学生领袖发起成立了觉悟社,组织了天津学生反帝爱国运动。

叶公超等低年级学生则参加了天津绅商宋则久发起的千个“十人团”组织,成为“南开十人团”成员。1919年6月《南开周刊》第七号载:“王君在丰,叶君崇智等十余人乘船至大营庄演讲,颇受该处民众欢迎。”

叶恭绰担心公超过多地参与政治活动,荒废学业,遂将叶公超送往美国留学。1920年8月,叶公超第二次来到美国,进入伊利诺伊州尔巴纳高级中学读书。翌年他入读位于缅因州路易斯顿的贝兹学院(Bates College),这是一所创办于1855年的私立院校,教师和学生人数都不多,是全美久负盛名的艺术院校之一。

1922年叶公超又转入马萨诸塞大学(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Amherst,又称麻省大学爱默斯特校区)。学校距离州府波士顿只有三个小时的车程,坐落在美丽富饶的新英格兰镇,四周环绕着小山、森林、湖泊以及草地。

这所大学十分重视人文教育。当时美国著名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Robert Frost,1874—1963)作为驻校诗人,正在该校执教。叶公超对弗罗斯特的课程简直着了迷,跟着这位“只讲究念书不念书,不讲究上课不上课”的诗人学习创作诗歌和小说,还创作了一本名为Poems的英文诗集。

弗罗斯特十分欣赏这位来自中国的年轻学子。后来叶公超在北大的弟子艾山就读哥伦比亚大学时,见到弗罗斯特,弗罗斯特还与艾山谈起叶公超,称赞乔治·叶很有才气,如果继续把诗写下去,加上中国固有的丰富诗歌传统,则在太平洋的彼岸,不会让印度诗人泰戈尔专美于前。

1925年秋天,在爱默斯特获得文学学士后,叶公超来到英国,攻读剑桥大学(University of Cambridge)玛地兰学院的研究生。在剑桥,叶公超结识了在英国诗坛负有盛名的艾略特(T.S.Eliot,1888—1965,194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除了聆听艾略特的讲座之外,叶公超时常求教于艾略特,互有交流。回国后,他是第一个把艾略特的诗歌和诗论译介到中国的学者。

叶公超在清华的学生王辛笛在爱丁堡大学留学时,曾听过艾略特主讲的莎士比亚,他描述道:“艾略特个子高高的,衣冠楚楚,举止优雅,叼着板烟斗,一副英国绅士模样(当时我不免有些看不惯)。一看到他,我立刻就想起清华的叶公超,他俩有相似的名士派头,骨子里含有讥讽意味。艾略特的讥讽还渗透在他的《荒原》和《空心人》等诗行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