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蒂古丽
真希望我不记叙那些往事,所有灾难就不曾发生,仍如旧时,琅嬛福地静藏于寻常巷陌,6万余卷藏书安然卧于架上,而没有那倒错的历史、一次次动荡中的劫难……不过,我最终用一位住在五桂楼里、遍读五桂楼藏书的老者的话说服了自己:没有沧桑变迁,就没有此刻你感受到的五桂楼的历史。
在一段时间里,我不断地去梁弄打扰五桂楼,却从未认真地去翻阅它的任何一本藏书,但从一个个了解它的老者的叙述中,我知道了与它有关的一些珍贵的资料和它所历经的许多磨难。我觉得我渐渐地已经接近它了,这时我才知道我一次次来五桂楼的真正目的是为了找到它的过去。而要真正认识已近200岁的五桂楼,只有从了解它沧桑的历史开始,它的万卷藏书只是这段曲折漫长历史的一个组成部分。
五桂楼是清嘉庆年间梁弄人黄澄量建造的。为何取名“五桂”?原来黄澄量的远祖中,在南宋有五兄弟都高中进士,衣锦荣归时,宋高宗赐他们《五子还乡诗》一首,诗中有“仙籍桂楼香”之句,于是就有了“五桂楼”之名。
据说那个倾尽财力建五桂楼的黄澄量非常爱书,苦心经商之余购书藏书,历经十余年节衣缩食、刻意搜求,居然搜集珍藏图书5万余卷。黄澄量的儿子黄药溪又继承父志,继续买书藏书。到黄澄量的孙子黄联镳时因遭兵乱,一部分藏书失散,后黄联镳和他的儿子一起花了5年的时间进行整理,并按经、史、子、集、丛五类顺序编目。根据清光绪年间编印的《姚江黄氏五桂楼书目》统计,共有藏书1514部,计6万余卷,故曾以“藏书之富甲越中”而著称。
1931年,黄米坡、施涵云二人曾来五桂楼清理过一次,历三日,计查大小书橱三十口,尚有存书45000卷,而后由于未加保护,藏书失散很多。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几次拨款修葺楼宅,搜集整理藏书,除1956年省图书馆调去一部分外,目前藏书不足万册。
从藏书最多时的6万余卷,到后来的45000卷,再到现在的不足万册,每次数字的递减都记载着五桂楼经历的一次次大劫难。而幸运的是每次大的劫难发生时,都有人默默护卫这座声名远播的“浙东第二藏书楼”。
据梁弄有关资料的记载,在与五桂楼建造同期,在姚北也有一座藏书楼,两家书楼的主人很要好,常常走动。后来姚北的那家藏书楼不幸起火,藏书只搬出了一半,未搬出的与藏书楼一起葬身火海。那家藏书楼的主人就把从火海中抢救出的那一半藏书赠给了五桂楼,并拢后五桂楼的藏书有6万多册,而且种类更趋丰富。
这世上有君子之道,也难免有小人之心。到了抗战时期,梁弄有个姓黄的人家里很穷,便偷了约二三十本五桂楼的藏书到上海贱卖,据说只换了50个银元。后来五桂楼的主人发现书少了,又听周围的人反映是姓黄的做了梁上君子,主人为失书而痛心不已,责成窃书贼把书追回来,结果只追回十来本。
被梁上君子窃去几本还算事小,五桂楼大的不幸还在其后。它因为藏在民居间的隐蔽位置躲过了无情的战火,但却难以抵挡伸向它的蒙昧的手脚。
新中国成立前,五桂楼在老百姓的意识中是有钱人的私人书店,在战火纷飞的混乱年代,人们连肚子都吃不饱又如何能顾及文化?五桂楼里的藏书被人们撕下来包羊肉、猪头肉,甚至当做厕纸;五桂楼内的刻印板有不少被人拿回去穿了孔制成了木拖鞋,甚至当柴烧了。这些五桂楼的魂灵被踩在男女老少的脚下,发出悲怆的呻吟。
有位亲历了这段倒错历史的老者忍泪向笔者诉说了他见到的这一切后,闭上双眼,挥挥苍老的手,仿佛要努力赶走那些记忆。他颤抖着声音说:“怪不得他们,他们没文化啊……”
这些连字都不认识的人怎么能意识得到,他们用的厕纸和拖鞋是以毁灭先人的文化遗产为代价的呢?后来有人统计,在那段岁月,五桂楼的藏书就散失了近两万册,本来满满几仓房的刻印板也只剩了几木箱。
据五桂楼的老管理员葛茂清老人回忆,新中国成立以后,梁弄有个叫经管子的60多岁的老先生,留着胡须,面色和善。老先生虽然两耳失聪,但心里对五桂楼的历史却一清二楚。
这位新中国成立前的私塾先生知书达理,嗜书如命,看到五桂楼的惨状后,每天默默地来到五桂楼里,把楼上的藏书一册册地清理出来,在一本本书的残页、缺页处做上标记,然后在乱摊乱扔的书纸堆里一页页地寻找、查对、重新整理……老先生日复一日,整理了近两年(1954~1956)。
继经管子整理之后,1958年由姜枝先老先生牵头,当时的余姚县文管会又对五桂楼藏书进行了进一步整理,使伤痕斑斑的五桂楼得到了部分疗治。遗憾的是,上世纪60年代五桂楼有三千余册书(其中有部分是孤本),被上级部门打了个借条调去了。
“文革”期间,五桂楼又面临一次大劫难。“文革”一开始,就有“造反派”扬言要火烧藏书,被一些有文化的老先生劝阻:“祖辈留下的东西,烧不得!”书橱里的书都被搬了出来,弃在地上的这些裸露的书籍,一把火就可以使它们化为灰烬,却迟迟无人敢下手……
或许缺少文化的人们在那一刹那对过去奉若神明的五桂楼产生了一种敬畏,或许一种自然的感情护卫了五桂楼,五桂楼终免于(但愿是)最后的一劫。但是太多的失去却永远也无法追回了,即使虔诚到滴血的忏悔也无法将五桂楼残缺的历史重新对接起来。
“没有沧桑变迁,就没有此刻你感受到的五桂楼的历史”。除了用那位老者的话安慰自己,也许我们再也找不出理由搪塞对五桂楼制造的一次次人为的灾难。
也许五桂楼这一处文化陈迹,如今可供人瞻仰的不仅仅是它作为“浙东第二藏书楼”的荣耀,更宝贵和对后人具有警示意义的,恐怕已在于它那一页页用伤痛书写的沧桑的历史。
从最初的浩然6万余册藏书,到现在只剩下不足万册,五桂楼内那些过去殷殷实实,而今已空空如也的书橱,正在对世人发出喑哑的责问……
(作者系余姚日报社记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