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宁波大地上曾经的风景

宁波大地上曾经的风景

时间:2023-01-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冰厂,这一已经淡出现代人生活,逐渐被人遗忘的事物,曾经是浙东甬江两岸和北仑海岸线上一道独特的历史风景。宁波江厦街码头不仅是海洋捕捞船、渔货的集散地,同时也带动了贩冰行业,成为冰贩的活跃场所。冰厂内侧四周,有小水沟,用于冰层融化后排水,待贮冰期到后,地上还须用厚厚的稻草垫底。

“鱼鲜五月味偏增,积冻中舱气自凝。未出洋船先贵买,几家窖得一田冰。”这是清代鄞县人李邺嗣对浙东一带冰厂产的天然冰的夸奖。冰厂,这一已经淡出现代人生活,逐渐被人遗忘的事物,曾经是浙东甬江两岸和北仑海岸线上一道独特的历史风景。

从前,甬江两岸和北仑的江南、小港、新碶、大榭、穿山、后所、小门等沿海地区,冰厂林立,季节性从事天然冰贮藏、挑运的当地农民数以万计。宁波江厦街码头不仅是海洋捕捞船、渔货的集散地,同时也带动了贩冰行业,成为冰贩的活跃场所。民国《镇海县志》记载:“嘉庆二年(1797)新碶头帮有冰鲜船60余艘。民国二年(1913)镇海江南、江北帮有冰鲜船30余艘。”民国二十四年(1935)的《鄞县通志》记载:“梅墟一带沿江十里之地,冰厂栉比而立,自和丰纱厂以东至镇海方向,鼎盛时,常有数千座冰厂。”新《镇海县志》也有记载:“(从前)甬江、穿山港沿岸常有冰厂60余座,容量2.5万余吨,尤以三官堂至下白沙为多,有‘十里冰厂’之称。1970年大榭北渡、新碶小山、江南谢墅、庄市三官堂一带尚有冰厂34座,年供天然冰2.7万余吨。”此外,甬江两岸很多地名亦与冰厂有关,如江东冰厂跟林家、冰厂路56号等,大榭岛上的村名如下厂、里厂中的“厂”字,也与当年的冰厂有关。

关于宁波的冰厂,清代甬上杰出的历史、地理学家徐兆昺在《四明谈助》一书中,对于冰厂作了这样的描述:“冰厂窖田覆草,中脊建瓴,前后峻削,如马鬛封然,不至积雨渗漏。地上藉之以草,通长沟。冬月抬冰至满,必使封固周密,旁不通风,下可泄水,庶无消化之患。至夏月应用,每日江船运开,诸厂皆然,连绵十余里不断。”夏日渔场旺发季节,从海上捕捞满载而归的渔船,卸完渔货后,就会来到冰厂购买冰鲜用的冰块。因渔船出海急,天气又热,所以出冰争分夺秒甚为紧张。尤其是晚上,冰厂挑冰上船,吊灯笼、打火把,人来人往,场景蔚为壮观。

那么,什么是冰厂?冰厂就是从前在没有制冰设备的条件下,宁波先人用人工方法围成的一种贮藏冬冰以备夏用的设施。它规模大,有别于北方的地窖冰。古人厂、棚通用,故棚状的建筑,谓之厂。

冰厂通常的建造方法,是在靠海的地方选一块一亩或几亩大的田,平整后用土夯实围成矩形,再在冰厂土基上搭建人字梁,一般用十几米长的松树相向构搭,按人字梁数分为5拼、7拼,还有再大一些的,每拼的距离为3至4米,并用厚厚的“草扇”(从前农村的一种以毛竹条或绳为纲,稻草为编织物的扇状物品,多用于盖顶)盖顶,冰厂从地面至顶部,一般有十几米高。冰厂内侧用泥土围起来的内墙,也用草扇钉住围好,一可保温,二防冰层与泥墙接触,否则成为“泥冰”,冰块就卖不出去了。冰厂内侧四周,有小水沟,用于冰层融化后排水,待贮冰期到后,地上还须用厚厚的稻草垫底。冰厂附近还须有冰田,规模在20亩至30亩之间,然后再隔成小块田。

挑冰时,人们在尺把长的竹子顶端绑上木榔头,俗称“冰榔头”,将冰与田塍相连的四周敲开,将冰块敲碎后,再用冰篰,将冰一筐筐挑进冰厂,一层层码好。这样的挑冰、贮冰活动,一个冬季要进行多次,待冰全部存足后,再在冰层顶部铺上厚厚的稻草,起到保温效果。冰厂门较小,主要是为保温,出口一般靠海,便于夏日出冰,待冰贮存完毕,也用稻草封严,关上木门。

很早以前,在没有制冰设备的时候,宁波人夏天用冰就来自冰厂,不过这对寻常人家来说,却是奢侈品。

我的老家位于浙东穿山半岛的北仑区白峰镇小门村(那时叫生产大队),记得60年代中期,寒冷的冬天清晨,我尚在被窝里做梦,村子里就有人高叫“挑冰喽,挑冰喽”。于是,男劳力纷纷起床去挑冰。

那时小门生产大队在海边也有一座冰厂,规模为7拼大。早上挑冰,一是冰不会融化,二是集体经济时代挑冰是“副业”,大约5分钱一担,并且不记“工分”,是发现金的,所以男劳力挑冰谓之“赚外快铜钿”,虽然挑冰很辛苦,但大家的积极性很高。冬天挑冰时,要穿上厚厚的上山袜再穿上草鞋,先到冰田的“冰河头”,即在冰田一角挖一米多深的凹处,便于捞冰,天气冷的年头,一边捞上冰,一边又结上了薄冰,可重复利用。每挑一担冰,管冰厂的人就会给每人发一根小竹签,他往往用眼睛毛估一下每担冰的分量,倘若不够,他只发给你半支小竹签,或者提醒说:“格担分量少了点,侬下担要挑多点。”这么说是给你面子或照顾,说完就给你一支签,每10支小竹签换1支大竹签,1支大竹签等值5角钱。等劳动结束,再凭签的数量领取现金。一个早上下来,上山袜、草鞋的外面已结上了冰,一个早上能挣2元左右,大家都乐呵呵的。因为平时生产劳动只记工分,没有现金,现金要到年底统算有余才能分红,2元钱在那时含金量很高,确是不错的收入。到天气开始热时,冰厂还要组织社员“踏冰”,原来,气温上升冰层内有化水后的冰窟窿,上面一踩踏,冰窟窿就踏实堵住了,不至于再继续融化扩大。冰厂是那时生产大队的“摇钱树”,一年下来有二三万元收入,是生产大队“赚钞票的大儿子”,大队搞建设、年底分红,就依靠它呢。搭冰厂是一项辛苦也很危险的技术活,有年小门大队从相邻的柴桥后所大队请来搭冰厂高手阿祥师傅搭冰厂,架人字梁时,一不小心,阿祥师傅从10米高的人字梁顶掉了下来,幸亏底下是刚平整好的泥土地,还有些稻草,但阿祥师傅昏迷不醒,大家赶紧找来手拉车送到附近的柴桥医院,到半路上,阿祥师傅竟苏醒过来,休息了几天,没什么事了。

冰厂里的这些天然冰主要用于渔船夏秋季捕捞,做冰鲜之用。因此,冰厂建在海边,事先与收购渔货的国营水产公司联系好,也有自己找上门来的,渔船靠岸,生产大队就打开冰厂大门,将冰卖给渔船。做法是清除覆盖的稻草,用镐或板锄掘碎已连成一片的冰层,将冰一担担过秤后,再由生产队社员穿着草鞋,有些甚至光着脚,优哉游哉地踩着溜板,从码头上把冰挑到船上倒进船舱,这对渔船来说叫“充冰”,充完冰的渔船又出海捕捞去了。后来,天然冰与机制冰并行了一段时间,当时渔船还是喜欢用冰厂里的天然冰,一是耐化,二是成本省。及至70年代中后期,冰厂才逐渐消失了,现在更难觅遗址。

后来,由于气候变暖,特别是机器制冰的普及,浙东大地上的冰厂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如今,就连一些遗址,也因岸边黄金般的地段被开发建设而难觅踪迹。

浙东的冰厂已成为历史的一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