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母鸡孵蛋至小鸡出壳,见证一个新生命的诞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时过境迁,但当年母鸡孵蛋的过程,我仍记得很清楚。
从前的农村,几乎家家户户养鸡,除了最初的小鸡从集市“抲来”(抲,宁波方言,有捉、抓的意思。凡买活的小动物,均谓之“抲”),以后养鸡,多为自家孵育。
在我小时候,母亲也会从事母鸡孵蛋的行当。当家里养的母鸡下蛋到一定程度,需要休养生息一段时间,俗称“蹲窝”,又叫“懒孵”时,母亲就会根据母鸡的大小,准备20到30只鸡蛋——前提是周边有自家或邻家养有公鸡,公鸡跟母鸡“打水”,这样的鸡蛋才会有受精的机会。母鸡“懒孵”时,母亲就将鸡蛋放在鸡窝里,让它孵化。
懒孵鸡很少吃喝,缩着头静静地蹲在窝里。这样,大约过一周左右,母亲就会在晚上的时候,将母鸡孵着的鸡蛋拿出来,用双手的拇指和食指,将蛋圈住,对着油灯看,如果发现蛋中间有黑点,就说明这是一只受精蛋,会孵出小鸡。没有黑点的很可能是未受精蛋,赶紧拿出来食用,否则就变质成臭蛋了,舍不得的。到10来天时,母亲就会准备一脸盆温水,将鸡蛋一只只放在水中,等水面平静下来时,再仔细观察,如有鸡蛋在水中轻微地晃动,就说明该蛋已孵成胎鸡了。还有一些不动的,用墨水之类的东西做上记号,过些天再在温水里验证有否孵化。一般20多天后,早一些的雏鸡就会用嘴啄破蛋壳,有时还能发现鸡嘴露在外边,还有一些鸡蛋处于将破未破的状态,十分有趣。这时,你千万不要心急而将蛋壳剥开,如果这样,拔苗助长,小鸡就遭殃了。耐心地再等几天,小鸡就破壳而出了。出壳的小鸡,已有黄色细毛,但湿漉漉的,等母鸡将小鸡毛孵干,小鸡就可以出窠了。
小鸡出窠有先后,因为鸡属于孵化动物,母鸡无须以奶水哺育。小鸡出窠一会走,就会啄米进食了,我们常常也会割一些嫩青草,用剪刀剪细,给小鸡吃。但母亲另有说法,说小鸡刚出生时也吃奶,因为小鸡会啄母鸡的鸡冠,母鸡的鸡冠上有奶水。小时我信然,长大了才明白,小鸡啄母鸡的鸡冠可能是玩耍,鸡冠上何来奶水,哈哈,母亲有些想当然了。
母鸡孵蛋,也会发生意外,那就是母鸡孵蛋到一半,不再“懒孵”,醒了。这时最要命,醒了的母鸡不再恋窝,弄不好一窝鸡蛋全部报废,主人就会想办法弄来一些破棉絮捂着,运气好,尚有小鸡出壳,但大多情况下小鸡出壳率很低。
出壳后的雏鸡,十分可爱,清一色黄绒绒的,在母鸡的带领下,四处觅食。而这时的母鸡,迈着八字步,优哉游哉,“俺是母亲,俺怕谁”,骄傲得十分了得。有时,碰到其他动物有侵犯小鸡之意,母鸡一边“咕咕”叫唤,一边会张开翅膀,驱赶来犯之敌,而小鸡们则赶紧躲到了母鸡的羽下,只有这里才是小鸡们最安全的“避风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