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村寨呀?
我们下高速、穿镇头、过山村、绕山梁,拐弯抹角后仍未到达丹山赤水的柿林村寨。
从未去过柿林,想象中,它似乎应该是绵绵四明山峦中的一个古村落,宁静、古朴、清纯、淳厚应该是它的本质,春天时节翠竹连连,夏日来临山风习习,秋收季节柿子闹枝,冬至光景雪压松枝应该是它的写照。
东闯西突,晕乎乎间汽车戛然而停。下得车来,一看又是大山环抱,虽是盛夏时节,却是群山起伏,满目青翠,阵阵山风袭来,吹走一身倦意。
没走几步,大山怀抱着的一方青瓦白墙的古村落就兀然展现在眼前。哦,到了!这就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地,丹山赤水的精灵所在——柿林。
柿林,你很土,因为土瓦、土墙、土路、土地是你的真身;柿林,你又很时尚,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是你的升华。
行走在泥土与鹅卵石相间的柿林古村落的小径上,两边农家老屋沿路而建,尽管有外人打扰,但村里人依然我行我素,日出该啥就啥,日落该啥仍啥。令人欣喜的是,柿林古树参天,银杏、古樟、香榧、白桃花树等名贵树木,被保护得很好。捉迷藏般地穿越在村寨,但见村中慈眉善目的人们,或在自家门口摆卖笋干、茶叶和时鲜的鞭笋,或头戴草帽、肩荷锄头、手拎菜蔬,从田头回家,年迈者则放一把竹椅坐在自家的弄堂里悠闲地享受着盛夏的穿堂风……
在柿林,时间不像外边那么匆匆,似乎被拉得很长,就像我记忆中老家的古钟,“滴答、滴答、滴答”……从容不迫,不为尘俗所动。
有个数字,在柿林古村寨,代表着非常的意义,它就是“一”。即“一村一姓一家人,一口古井饮一村”,因此又有“一村一姓一条心”的说法。沈氏是柿林的主姓,更是唯一之姓。柿林的一景一物都极富意义,村子的主路边有一古井,井水清澈纯净,冬暖夏凉,是全村人的饮用水源,据传古井已有600多年历史了。柿林的“一桥”唤做赤水桥,系用石块建成,是一座石拱桥。这座建于咸丰九年(即公元1859年)的单孔拱桥高10米,桥面宽5.8米,跨度为12.5米,曾是八百里四明山区商、旅、客、邮与外界沟通的交通枢纽。赤水桥是看丹山、赤水的绝佳之地:从赤水桥上抬头,就能看到绝壁上刻着的“丹山赤水”四个瘦金体大字,传说由宋徽宗御笔亲题,而上面的红色岩壁就是丹山之名的来由。如今我们能用山石含铁的说法来解释“丹山”之“丹”,但在古时,人们却更愿意相信这是神仙输棋杀羊后,由羊血所染。红彤彤的山岩映在水中,又将溪水染成了赤色。“丹山赤水”名源于此。
在清澈见底的古井边,我口含井水,体会着大山的味道,又拿出携带的毛巾蘸水擦脸,霎时清凉的感觉弥漫全身。
古人云:饮水思源。由是,我的思绪一下子回到了650多年前的柿林。史料上说,周文王第十子冉季封于沈,是沈氏始祖,其第四十五世子孙于元末明初迁居峙岭,为峙岭沈氏始祖,该始祖即太隆公。柿林,曾因人才辈出被称为“仕林”,又因两岭对峙故称“峙岭”,现因盛产柿子而得名“柿林”,柿林村其地又名为“丹山赤水”。早在东汉年间,就有许多道教名士来此隐居修身,道家尊之为三十六洞天之第九洞天。历代诸多名人雅士在此览胜抒怀,留下了许多优美诗篇。唐代诗人李白就有“四明三千里,朝起赤城霞”之吟,明代诗人又有“丹山赤水神仙宅,布袜青鞋作胜游”之记。柿林村的开村始祖沈太隆也曾赞美柿林:“洞天福地甚奇哉,不染人间半点埃。相士择宜居此在,岭头惟有白云来。”
沈太祖虽非诗词名流,但他热爱这方山水,深谙这方山水,故而写出了这首好诗。我以为沈太祖的这首诗,不仅情感真挚,且意境深远,特别是“岭头惟有白云来”,更把柿林古村寨置入了仙化的境地。
柿林之美,在乎山水之间;柿林之美,在乎历史累叠;柿林之美,在乎四时变幻;柿林之美,更在乎深山密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