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石榴花儿红

石榴花儿红

时间:2023-01-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站在林中巨石上瞭望,石榴花儿正繁,各色鲜花连绵不绝,红如丹霞点点,白似云朵簇簇。红白石榴花,区间分明,不相混杂。其实,在那些文雅人士看来,石榴花根本不入流。但是,在普通百姓看来,石榴花是属于大众的。石榴花红籽多,象征日子红火,多子多福,大吉大利。石榴花既为黎民百姓厚爱,又为文人墨客青睐。石榴花似焰似火,灯笼似的花朵灿烂如霞。石榴花不算大,但玲珑小巧,令诗人把玩不已。

6月初在京城小住,一位朋友来访,约我去京郊看花。我笑道,春天早已过去,有花也成不了气候,还不如在家读几页书。朋友不容分说,连拉带拽上了他的“贼船”,直达八达岭下的一个石榴园中。园子位于平缓的山坡上,一眼望不到边。石榴树苍干短立,冠大枝密,郁郁葱葱。进入林中,仿佛进入清凉世界,须臾忘却尘寰喧嚣。站在林中巨石上瞭望,石榴花儿正繁,各色鲜花连绵不绝,红如丹霞点点,白似云朵簇簇。各色石榴花明亮耀眼,争彩斗艳。红白石榴花,区间分明,不相混杂。远远望去,像不同班级头戴不同花儿的集会少女,不同连队手擎不同彩环的列阵士兵,显示出秩序、规模和气派。朋友笑问,这花儿还成气候吧?我连连点头,说过去见的,都是独株绽放。如此气势恢宏的石榴花,我还是头一次看到。

其实,在那些文雅人士看来,石榴花根本不入流。她不如梅花淡雅玲珑,不如玫瑰多彩多姿,不如菊花圣洁芬芳,不如杜鹃花团锦绣,不如牡丹雍容华贵。因此,他们觉得,和上述名花奇卉相比,石榴花有些土气,根本不是国色天香。但是,在普通百姓看来,石榴花是属于大众的。她绚丽、明亮、古朴、芬芳,她媚而不俗,艳而不娇,即使算不上国色天香,也堪称小家碧玉。大诗人白居易的《山石榴花十二韵》,说出来老百姓要说的话:“晔晔复煌煌,花中无比方。艳夭宜小院,条短称低廊。本是山中物,今为砌下芳。”的确,石榴好种易活,适合小庭独院栽培。其花可赏,其果能食。石榴花红籽多,象征日子红火,多子多福,大吉大利。因此石榴为民众喜爱,能够走进千家,开在万户。如果说茅屋竹林是江南人家的特色,那么小院石榴,就是北方庭院的象征了。

石榴花既为黎民百姓厚爱,又为文人墨客青睐。为什么能够得到雅俗共爱、共赏呢?从历代诗人的有加赞美中,可看到端倪。一是红火灿烂。石榴花似焰似火,灯笼似的花朵灿烂如霞。“榴花初染火般红,果实绘丹映碧空”就是真实写照。“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苏轼的一个“燃”字,将榴花鲜活的红艳跃然纸上。二是明艳奇绝。韩愈“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杜牧“似火山榴映小山,繁中能薄艳中闲。一朵佳人玉钗上,只疑烧却翠云鬟”,本来榴花就是大众花圃中一支奇葩,难怪诗人将石榴花写得如此明艳,如此光彩照人。三是玲珑可爱。石榴花不算大,但玲珑小巧,令诗人把玩不已。“可怜颜色好阴凉,叶剪红笺花扑霜。伞盖低垂金翡翠,薰笼乱搭绣衣裳”。四是寻常可见。石榴花走下神坛,根扎在寻常百姓家,能够见到,人人可睹芳容:“荒台野径共跻攀,正见榴花出短垣。”“争及此花檐户下,任人采弄任人看。”她不像蔷薇带刺,菡萏生泥,百姓把玩不得,不像宫苑名蕊,黎民难得一见。

石榴花冠大萼长,状似康乃馨。每当看到她,便情不自禁地想起母亲。母亲就特别喜欢栽种石榴,老家院子中的大石榴树,就是母亲所栽。那棵石榴树苍干虬枝,古朴奇绝,花肥果大。开花结实的时候,来串门的街坊邻居喜欢观赏,指指点点。随着花儿褪红,青石榴渐渐鼓胀起来,变白、抹红、裂嘴。到了中秋节,母亲就把又圆又红的大石榴摘下来。并将其中并蒂的石榴,单独连枝剪下来。中秋晚上放在盘子里,和西瓜、月饼一起摆到案上祭月,祈祷上苍保佑子民平安,赐福万家丰稔。后来我们搬到城里,母亲还惦记着那棵相伴一生的石榴树,不时提起她,说她通人性,嘱咐我们回家时别忘给她浇浇水。我们虽然不在家,石榴树却照常开花结果。后来那棵石榴树也随年华渐渐老去,开花越来越稀,结果也越来越少,慢慢地枯死了。紧接着,96岁的老母亲也驾鹤西去,临终还望着曾经生长石榴树的地方。不久,在老石榴树生长的地方,又生出一棵小石榴树。小石榴树植根沃土,也日渐茁壮。这几年没回家,估计已经开花结果了。搁笔遐思,似乎闻到远远传来的一阵石榴清香。仔细嗅辨,竟分不清哪是新香,哪是余韵。

2008年6月23日写于北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