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苏州园林里的藏书家

苏州园林里的藏书家

时间:2023-01-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退隐”成为苏州园林的基本文化内涵。本文考证了苏州园林主人的藏书史实。大凡苏州私家园林,藏书楼总是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他们挥毫命素、吟诗作文之地,在此逍遥于最有味的卷中岁月。这些园主多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因此藏书和著述成了他们晚年精神生活的全部,由此也成为了苏州历史上有名的藏书家。王献臣是位藏书家,今人已鲜知。文震孟出身书香门第,为苏州著名的藏书世家。他藏有青铜器齐侯罍二件,遂以此名其藏书处。

费愉庆

【摘要】今存的苏州古典园林多建于宋、元、明、清各历史时期,其主人多为贬谪、隐退的官吏或祟尚风雅、无心爵禄的吴中名士。“退隐”成为苏州园林的基本文化内涵。所以,他们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其他领域,来发挥自己的能量:藏书、书画、读书、著述,都是他们修身养性、打发时光的好手段。本文考证了苏州园林主人的藏书史实。

【关键词】苏州园林 藏书文化 藏书家

大凡苏州私家园林,藏书楼总是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他们挥毫命素、吟诗作文之地,在此逍遥于最有味的卷中岁月。园主大多是地方士绅,他们出身世家,家底富裕,以构筑花园贻养天年。也有被贬官员,他们从官场上败退下来,欲以隐居方式保持自己人格的清高,当一名象征性的隐士。这些园主多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因此藏书和著述成了他们晚年精神生活的全部,由此也成为了苏州历史上有名的藏书家。

王献臣与临顿书楼

临顿书楼,是明代御史王献臣的藏书处,在苏州拙政园内。明代正德四年(1509),官场失意还乡的朝廷御史王献臣建造此园,四百多年来,拙政园几度分合,留下了许多诱人探寻的遗迹和典故。王献臣是位藏书家,今人已鲜知。《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卷七载有宋刻本《押韵释疑》五卷,有“王献臣藏书印”、“王氏敬之”朱记。潘祖荫《滂喜斋藏书记》卷一有宋刻本《国语补音》三卷,钤有“临顿书楼”、“吴门王献臣藏书印”、“王氏藏书子子孙孙永宝藏”。

文震孟与石经堂

石经堂,为明代状元、大学士文震孟的藏书楼,在苏州艺圃内。文震孟出身书香门第,为苏州著名的藏书世家。万历末年,文氏得礼科副吏袁祖庚的“醉颖堂”废址10亩,修缮加筑,更名药圃(今名艺圃)。园中文震孟藏书处有二:一在竺坞,藏有万卷,疑其仕官之前的读书藏书处;一在药圃的石经堂,为其后期藏书处。文震孟藏有其祖元刻《资治通鉴》本,原为其弟亨所有,后调换归其所有,其跋云:“此书向在亨弟所。天启丙寅六月,偶念祖父手泽,思欲一观,因以师古斋所刻一部易之,藏于石经堂,三世藏书家不多,有遗书能读足贵耳。”震孟还藏有其父所藏的元刻本《草堂雅集》,并加跋云:“玉山《草堂雅集》十三卷,为家藏善本。亦楷书之最精者。友人钱受之、王淑士各借抄一部,人间流传未广,犹可称竺坞帐中珍也。时天启元年新正三月,淑士持还,因记此语于青瑶屿中。”

吴云与二罍轩

二罍轩,是吴云的藏书楼,在苏州听枫园内。吴云光绪间任苏州知府,时家住虎丘,后在金太史巷建听枫园。听枫园建于清光绪年间,园以玲珑精致见长,其自称“宅居不广,少有花木之胜”。这里原为宋代词人吴应之红楼阁故址,因园中亭阁雅洁、池石清幽,被誉为吴中著名的书斋庭院。同时代的文人逸士曲园老人愈樾、耦园园主沈秉成、怡园园主顾文彬、网师园园主李鸿裔均曾在其书斋那挥毫命素,吟诗作文。

吴云是一位极具名声的文化名人,爱好收藏,收藏门类十分广泛。同时又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其诗文、书画、篆刻具有极高的艺术造诣。他藏有青铜器齐侯罍二件,遂以此名其藏书处。张鸣珂《寒松阁谈艺琐录》卷一称吴云“性喜金石、彝鼎、法书、名画、汉印、晋砖、宋元书籍,一一罗致,入其室者觉满目琳琅,令人有望洋之叹”。学者冯桂芬在《吴平斋〈古印考藏〉序》一文说他“究心金石之学,藏书籍、碑版甚富”另有藏书处“二百兰亭斋”以其所藏王羲之《兰亭序》法贴多至二百种。

俞樾与春在堂

春在堂,为清代经学大师俞樾的藏书楼,在苏州曲园内。俞樾,其为清一代经学宗师,治经学为主,旁及诸子学、史学、训诂学,戏曲、诗词、书法等。俞樾一生著述宏富,集成洋洋大观的《春在堂全书》,声名享誉海内外。俞樾藏书甚富。光绪四年(1878)在杭州西湖孤山之麓造楼藏其著作,曰曲园书藏。后任总办浙江书局,建议江、浙、扬、鄂四书局分刻《二十四史》,又于浙局精刻《子书》二十二种,海内称为善本。又议抄补文澜阁旧藏《四库全书》。

李鸿裔与殿春簃

殿春簃,为清代江苏按察使李鸿裔的书斋,在苏州网师园内。李鸿裔辞官后寓居苏州,购城南网师园以居。网师园最初是南宋时吏部侍郎史正志所建的藏书楼“万卷堂”。在同治六年(1867)被李鸿裔买下后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建才形成现在的规模。殿春簃在网师园园北,由北向东,有“看松读画轩”、“集虚斋”、“五峰书屋”、“梯云室”各成庭院,形成以书楼画室为中心的北部园景。

关于李鸿裔的藏书情况,黎庶昌在给李鸿裔所作墓志铭中提到“得瞿氏网师园,葺治之。园故有老树怪石池沼亭馆之胜,积书数万卷,益蓄三代彝鼎、汉唐以来金石碑版、法书名画以自娱”。《吴县志》卷七十六中也提到他“杜门却扫,拥书数万卷,治经之外,旁及金石文字”。从这些记载中可以窥得其藏书盛况。李氏殁后,古书名画一时星散。

朱祖谋与听秋山馆

听秋山馆,是清末词人朱祖谋的书斋,苏州鹤园内。鹤园占地约3100平方米,坐北朝南,东宅西园。书斋题为“听秋山馆”,又额“鹤巢”,位于池之东北,屋前修竹数株,缭以花墙,颇为幽静。朱祖谋为晚清四大词人之一,又工于书法。朱氏数度寄寓吴门,首在听枫园,次寓沈氏耦园,又居庞氏鹤园。今园内存丁香一株,乃朱氏手植,由群碧楼主人邓邦述篆书“沤尹词人手植丁香”。

朱祖谋喜收清初、近代诸家词集,辑有《宋元明百六十三家词》,取善本校勘,最完善。又辑《湖州词征》二十四卷、《国朝湖州词征》若干卷。民国六年校刻《唐五代宋金元词总集》四种,别集百六十八种,名曰《疆村丛书》。时论云:“盖词起晚唐、越三百余年而有南宋之刻《百家词》;又四百余年明末造,而有常熟毛晋汲古阁之刻;又且三百年,而后有祖谋之校刻也。词苑于是为第三法集矣。”

沈秉成与鲽砚庐

鲽砚庐,是沈秉成的藏书楼,在苏州耦园内。沈秉成官至安徽巡抚兼提督。清代末期辞官寓居苏州时,购得娄门陆锦所筑“涉园”的废址,请名画家顾芸规划设计,扩建增筑而成耦园。园分东西两部,西园以书斋织帘老屋为主,前后列山石,以藏书楼压其背,小轩隐其前。此藏书楼名曰“鲽砚庐”。沈秉成喜藏砚,在京师得千阳石,似渔形,制为二砚,名曰“鲽”,乃以“鲽砚庐”命名书楼。经学大师曲园“春在堂”主人俞樾为之赋诗云:“何年东海渔,化作一拳石。天为贤梁孟,产此双合璧。”堪为文房佳话。楼为二层飞檐式建筑,站在小院里看此楼,整个格局为曲形,只见楼上楼下都是木雕的窗扇和栏杆,古朴而清冷。这座看起来并不显眼的藏书楼,保存如此完好,在苏州也是仅见的。

沈秉成在园内曾题对联:“万卷图书传世富,双雏嬉戏志怀宽。”清刘墉在园内手书对联:“闲中觅伴书为上,身外无求睡最安。”从对联可以看出,当时沈氏辞官后,过着隐居安闲的日子。以园为乐,以书为伴。其时,苏州著名藏书家潘祖荫、李鸿裔、吴云、郑文焯等都是其藏书楼的雅客,经常前往鉴赏古器、碑版、金石、古籍,相互探讨研究。沈秉成藏书甚丰,更喜金石字画,所藏金石、字画、典籍皆为精绝,藏书数量更超万卷。另外,其好友,网师园主人李鸿裔卒后,李氏藏书名画一时星散,沈秉成得其部分。

顾鹤逸与过云楼

过云楼因庋藏大量的古代法书名画、版本书籍、彝器古玩而吸引过无数名公臣卿。因而文人墨客雅集,与顾氏主人挥毫泼墨,成为有清一代艺苑传人之殿,得江南第一家之美誉。楼面阔三间12米,进深九架9.5米,楼后自成一区,有楼屋两进,楼前左右轩廊,壁开扁式六角砖细框,内嵌乱冰片纹木花窗,制作精良,楼内红木屏风隔断,雕刻精细。

考察顾氏家藏,要追溯到顾文彬。顾文彬雅好书画收藏,于乡邦文献亦有藏,在他的《过云楼书画记》中就记录有明祝枝山的《正德兴宁县志》稿本以及东林五君子的诗札手迹等。他念及这些“断种秘本”、“铭心绝品”,总希望这些家藏旧抄能“益吾世世子孙之学”并“后世志经籍者采择焉”。祖上几代人收藏不辍,流风绵延,至顾鹤逸而发扬光大。鹤逸为文彬之孙,亦是近代著名的书画家、藏书家,他秉承祖业,亦喜鉴藏。在他的努力下,过云楼的收藏又得到大大扩充。除收藏字画外,顾亦喜藏书,《吴县志》云其“好版本之学”,“宋元旧椠及老辈遗著,悉悬金求之”。当时许多著名的版本目录学家,如缪荃孙、傅增湘、张元济、章钰等,与他皆有往来。然顾氏素对家藏古籍宝爱有加,秘而不宣,因此过云楼藏书不像其他藏书楼一样闻名于世。其实,过云楼版本精良更令后人叹为观止,尤其是大量的精抄、旧抄本,为一般藏家绝难比拟:明初钞本《东家子佚稿》,明刊本《草木子》、《郁离子》等书记述了明初的学术思想;清初钞本《国变传疑》记南明朝野史事尤详;明钞本《国初事迹》言明初史事,都可为研治明史者参考。顾鹤逸于吴郡文献最为留意,所藏《光庵集》、《吴中旧事》、《桃谷遗稿》等足备吴郡掌故之征。很多藏书因顾鹤逸的深藏秘扃,民国时期的几次大规模古籍整理出版,都绝少涉及,至使现在学术界才渐渐注意到它的价值。

顾鹤逸死后书传其子顾公硕。公硕笃守他父亲所藏的珍秘遗书。在抗日战争期间,家中收藏损失不少,但因早有应变准备,所藏精华都幸免于难,现保存在苏州博物馆。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南京图书馆购得顾家藏书共541种,专室陈列保存。

参考文献:

[1]傅璇琮.中国藏书通史.宁波出版社,2001

[2]刘蔷.苏州顾鹤逸藏书考.中国典籍与文献,1998(1)

[3]任继愈.中国藏书楼.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

[4]郑伟章.文献家通考.北京中华书局,1999

[5]叶瑞宝.苏州藏书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

[6]陆音.顾氏过云楼旧藏拾零.图书馆杂志,2004(6)

(作者工作单位:苏州大学图书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