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陪父母亲聊聊天

陪父母亲聊聊天

时间:2023-01-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特别是经历了母亲摔伤损了骨头,父亲开刀动了手术以后。平时,真的是应该抽出一点点时间去陪陪年老的父母亲了,听听母亲的唠叨,学学父亲的厨艺,与父亲母亲聊聊天谈谈心。我们对父母的精神赡养真的是要想一想,花点工夫了。听父母亲聊或给他们提供一些新信息什么的也很少。今年我换了一项工作,夜晚的时间不再属于工作,我就“抽”时间去陪陪父母亲,听他们说说话。

说起来,心里有了愧疚。这愧疚逐渐累积,到了现在,有了强烈的冲击。特别是经历了母亲摔伤损了骨头,父亲开刀动了手术以后。想起来,我们带上祝福带上笑容去看看父母的时间实在是太少太少了,父母亲为我们辛苦操劳了一辈子,我们做子女的再也不能以工作忙为借口,尽孝只在病床前了。平时,真的是应该抽出一点点时间去陪陪年老的父母亲了,听听母亲的唠叨,学学父亲的厨艺,与父亲母亲聊聊天谈谈心。

天下尽孝的子女肯定很多,我也不认为自己没有孝心,但现在的我却感觉到我做得很不够。我们对父母的精神赡养真的是要想一想,花点工夫了。原来我的心中一直有个想法,并一直这样对自己要求着落实着:让父母过上普通人的幸福生活,我们不像老板那样有钱,也不像某些人那样有地位有特权,我们只是普通的工薪阶层,就让父母过上工薪阶层的普通生活吧。我们能过怎样的生活,父母就应该过怎样的生活,我的哥哥弟弟与我的想法是一样的。我们原来以为这样做就是对父母的最好赡养了。现在想来,其实这还不完全是父母亲最最需要的,尤其是经历了一辈子苦难的年老的父亲母亲。苦难对他们来说,不是问题,他们更需要我们子女的孝心。我的父亲母亲从小就要求我们独立,不论是经济上还是工作学习生活等等各个方面,这或许跟我父亲早早承担家庭责任与义务有关。所以,我们兄弟之间,给父母多少钱,都没有约定,我们兄弟之间平时也都不会太在意,只要能尽自己的能力,让父母过上相应的生活就好,毕竟每家的收入是有多有少的,平时有心尽力就行,几十年来,我们兄弟做得都很好。我的父母亲在房子等重大问题上,一般都能自己想办法去解决,并尽量减轻我们的负担,以独立示范于我们。如果遇到别的什么大事情(房子问题没有了,其他其实也没什么大事了),或真的“老者无能”的时候而又出现一些需要经济上帮助的事,我的父母亲才会提出来与我们商量。我们兄弟之间到这时才会想到平摊各项费用“均贫富”,想以此尽量安慰父母亲,让父母亲少为我们担一份心,也让我们自己更安心地工作学习生活,像我哥哥说的,我们现在有能力、“仗”得起,父母就不必再担忧我们什么的了。

因为对工作的喜爱,我的工作性质在当前的社会现实中,又要求我一天到晚在岗位上,三十年的工作,形成了习惯,一上班,我就不太想离开办公桌,备课改作业,找学生谈话,看书查资料,完成各种课题和论文的撰写,沉浸其中,我感觉很快乐。平时就很少想到父母亲,以致父母亲总是对我的亲戚们说,我工作特别特别忙,好多事都不找我,而是让我的哥哥姐姐代劳。有时我心里过意不去,也挤时间去看看父母亲,但真的只是去看看他们罢了。听父母亲聊或给他们提供一些新信息什么的也很少。也许平时工作中话说得太多了,到父母亲面前,往往很少有话说,把要说的话简单说完,要办的事快速办完,说一句身体自己注意些就匆匆离开上班去了。因为我这个人不聪明,脑袋瓜里不能同时装许多事,心里装的都是工作上的事了,家里的事就想得更少了。有时想到古人每天请安、早晚请安,也想趁星期天去看看父母,问声好,道声平安,却又因为一些杂事,或太累只想睡觉,或不想出门而没有去。再加上嘴巴重,好多事只想着当面说更好,平时连电话都很少打。好在我的哥哥弟弟姐姐也还能常常想着,想着父母的需要,好多事我就拜托他们去办更多些。过年的时候聚在一起,我们也想着用各种方法让父母的晚年生活更愉快些,也想着把每一家自己的事情做好,少让父母为我们各家的事担忧,享受他们平安是福的快乐生活。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旅游也是平常事,我们兄弟几个有时间有机会也曾分头带父母去外地走走看看,比如北京、山东、江苏等,陪父母看过故宫,登过泰山,游过南京,有随旅游团去的,也有自驾去的,父母亲说起这些事,说这一生到过首都北京就已经很满足了。这几年宁海变化很大,我们也曾带父母出去看看宁海的山水,到父母亲工作过的地方去重温他们的生活。现在想来,次数也还是太少。倒是父亲兴致很高,一个人常常出去,白溪水库引水渠修到西店什么地方了,西溪移民那儿开始建起一大片房子了,枫槎岭开始打隧道了,铁路修建临时场站了……我有时送点东西给父母,或父亲趁我们吃晚饭时间来给我们送一些我和妻儿喜欢吃的东西时,往往给我们说上一两句,他今天到哪儿去看了看,看到了什么,有好多时候连门都不进来,只站在门口,笑着看着我们。因为我一吃完饭就要到学校去,往往显得时间很紧张,父亲也习惯了,说一两句就马上提着空袋或空篮子回去。

年夜团圆饭一定跟父母一起吃,有几年,我还雷打不动地给家里定好正月初一这一天,完完整整地交给父母亲,只要父母亲开心,他们喜欢做什么,我们就陪着做什么。有时约上哥哥姐姐弟弟一大家子去田野走走,父母亲很是开心,可是那样的生活也没能坚持几年。现在城区不断扩大,走到田野去也不太方便,虽然有车,与自然却有了“天然”的隔阂。人人都显得很忙,而这忙碌里却又多了许多的寂寞与无聊。年纪大了,体能差了,病痛也多了,父母“闲”下来而闲出寂寞来,我想让他们的精神生活丰富起来。可我们总是做得很不够,生活是在寸寸节节中见出情分的。我们有那么细心吗?说起来让我内疚,我们只忙于自己的生活,关照到父母精神生活的事还不是太多,有一段时间,我想让父亲回忆回忆自己的生活,并做些记录,想以此让父亲晚年的生活因回忆而显得丰富充实,父亲也似乎很照顾我的面子,他答应我并且很尽心,还专门找了一本笔记本,像模像样地回忆和做着记录。有时我也去问一问,想到了什么,父亲说,好多字回忆不起来了。想来,我又为难父亲了,父亲就只读过一年多一点时间的小学,他后来能做会计,能用钢板刻蜡纸为大队的文艺演出做点事,能有很不错的厨艺,全凭他自己刻苦好学的精神,现在父亲八十多了,好多字忘记是很自然的事,我却要他去记录,真是不应该。有空去陪陪他,让他把自己的见闻感受说说,可能是最好的事。今年我换了一项工作,夜晚的时间不再属于工作,我就“抽”时间去陪陪父母亲,听他们说说话。真的静下心来了,也不急着去做什么论文课题了,父母的话匣子也真的在聊着聊着中打开了,说起了他们的工作伙伴、他们一辈子想念的朋友,说起了下放以后的几十年的农家生活,说起了农村生活中保留的传统美德,说起了他们埋藏在心底可能永远也不会说的一些感慨,一些人生特殊的感悟。我忽然有了感想:每个平凡的人都有精彩的人生瞬间,每个平凡的人生都会有不凡的思想和崇高的觉悟。有空陪父母聊聊天,不仅仅是为父母,也是为我们自己。人生代代无穷已,生活的美事美满在哪儿呢?中华民族那份其乐融融的天伦之乐在哪儿呢?这不就是一个集中的表现吗?

想起那年春晚,听蔡国庆、陈红唱《常回家看看》,心有所动,以后常常喜欢听,就听他们唱的,那是多么深情的一首歌啊,那是多少深沉的一种渴盼!陈红演绎得真是太好了,后来的那个MTV也做得真是好。听着听着心里就又多了一分歉疚,想想自己还算是能时常想着父母亲的,还能找点空闲,找点时间,常回家看看的,可我真的带上笑容,带上祝福了吗?我一直没习惯听妈妈的唠叨,也没有把工作的事情跟爸爸谈谈的习惯,我这算是有孝心的吗?现在我自己做父亲了,想女儿的时候,也很希望了解女儿的一切,希望女儿能说说她的一些事情,我真的很希望很需要听听女儿的话。我的父母肯定也需要了解我生活的方方面面。而我恰恰在这一点上做得很不好,很不够。这愧疚就在心里点点累积着,想起来,父母亲小病小痛自己忍着隐瞒着,待到严重到上医院被我们追着问为什么不早告诉我们时,我才明白,我真的做得很不对。而母亲只是说,怕影响你们的工作。现在我明白了,工作是重要的,但父母亲无病无痛的美好生活也同样重要!我们对父母亲真的没有像父母呵护我们那样细心周到!陈红歌里唱道:“老人不图儿女为家作多大贡献,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想起来,父母亲,其实对我们成年的子女已经没有什么要求了,他们明白人生一辈子不容易,儿女们打拼生活也不容易,他们能设身处地地为儿女着想,而我们做子女的呢?父母亲老了,像所有天下的父母一样,就只有一个心愿:图个团团圆圆。我们为什么不能给予满足呢?陈红的那首歌引起那么大的反响,不正说明我们的生活正需要我们做子女的这样去做吗?和谐社会,除了与自然界和谐,不正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快乐最最重要吗?

找点空闲,找点时间,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带上笑容,带上祝福,陪同爱人,常回家看看……真希望在生活中,我们不只是唱着《常回家看看》的歌,真希望我们做儿女的能有时间常回家看看,并有笑容有心情陪年老的父母亲聊聊天谈谈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