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明十三陵——中国最古老的帝王陵

明十三陵——中国最古老的帝王陵

时间:2023-02-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沿着神道步入明十三陵。长 陵明成祖朱棣的长陵是明十三陵中最早修建的,出人意料的是地面建筑保存得最为完好,成为了解明陵的寝宫建筑并可以真实去感受和触摸的实物。明孝陵在继承之前帝陵“依山为陵”的制度基础上,把方坟改为圜丘,从而开创了“前方后圆”的陵寝建筑格局。定 陵明神宗朱翊钧的定陵是十三陵中唯一一座被发掘的陵墓,成为十三陵最有看头的帝陵。
明十三陵_中华古都文化之旅

伴随着《明朝那些事儿》一书的热卖,对于明史,大家变得更亲切而熟悉起来。文字里的那些事儿引发了大家对大明王朝的无限追忆和思索。

好想探究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明朝的规章制度是不是真的就改写了;也好想探究自明成祖朱棣开始,朱元璋的后代们,在北京城到底如何续写着统治更迭;还想探究那些历史角落里的风花雪月……

那么就去明十三陵走走吧,看完十三座帝王陵的同时,把大半部明代帝王史清晰地梳理一遍,这些探究也就迎刃而解了。

神 道

“天人合一”的境界是中国最古老的哲学理念,也成为陵墓选址的追求,其要求与山川、水流和植被和谐统一。明十三陵的选址无疑是这种追求的完美诠释:它坐落在北京市西北郊天寿山麓,东、西、北三面环山,著名学者顾炎武曾用“群山自南来,势若蛟龙翔;东趾踞卢龙,西脊驰太行”来评价这山川的气势。所以,而今我们在此感受到这气势之外,看到的是群山如一双手臂把十三陵紧紧地搂在怀中,让明代的十三个君王在此长眠,它们已经在几百年的岁月相伴中“天人合一”,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现存规模最大、帝后陵寝最多的一处皇陵所在地。

沿着神道步入明十三陵。原本是为了入住这里的第一个君王——明成祖朱棣而修建,后来就成了“公共设施”,其他君王没有再重新修筑属于自己的神道。十三位君王就是沿着这条路走向了长眠。

石牌坊、大红门、碑楼、石像生……神道上的建筑布局和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布局几乎是一致的,可见作为篡位者的朱棣,还是规矩地传承了明孝陵的帝陵建设规制。

其实也不尽然,比如神道的形状,明孝陵呈北斗七星状,是中国帝王陵中唯一不呈直线的陵墓。如果再仔细观察,异样更多。比如神道的精华部分——石像生,那些造像的神态是有区别的,尤其体现在大象上。明孝陵的大象是温驯的,让人有靠近它的冲动,而明十三陵的大象有种被迫臣服的形态,它的眼神桀骜不驯,象牙还充满了攻击性,仿佛稍有不注意,它就会发起攻击,让人不敢靠近。

这样的细节反映了什么呢?我想肯定不是统治者意志的反映,毕竟它们象征皇帝生前的仪威,表示皇帝死后在阴间也拥有各种牲畜可供驱使。那么,也许只能是被统治者意志的反映了。朱棣作为篡位者登上宝座,是很难得到忠臣良将拥戴的,即使是平民老百姓,他们往往也只会拥戴正统。相由心生,那些雕刻石像生的能工巧匠,也许就是这样把心中所想在有意或者是无意之间反映在了刻刀下……

长 陵

明成祖朱棣的长陵是明十三陵中最早修建的,出人意料的是地面建筑保存得最为完好,成为了解明陵的寝宫建筑并可以真实去感受和触摸的实物。

古人“视死如生”的观念很直接地反映在这座陵宫建筑上,长陵的陵宫建筑由前后相连的三进院落组成,让人有走进故宫的错觉。尤其是主殿——恩殿,平面广九间,深五间,象征着“九五之尊”,和故宫的太和殿面积大致相等,只不过在深度上稍逊一筹。

穿过陵宫建筑,登上明楼,朱棣的坟丘就在眼前了。明孝陵在继承之前帝陵“依山为陵”的制度基础上,把方坟改为圜丘,从而开创了“前方后圆”的陵寝建筑格局。在这一点上,长陵也是在传承,其他的明陵当然也是如此。

站在明楼上,眼前所见到的景象,英国著名史家李约瑟已经做了最好的归纳:“在明楼上可以欣赏到整个山谷的景色,在有机的平面上沉思其庄严的景象,其间所有的建筑,都和风景融汇在一起,一种人民的智慧由建筑师和建筑者的技巧很好地表达出来。”

是的,皇陵建筑是皇家意志的体现,更是人民智慧的结晶。伴随着王朝的远去,皇权的消亡,只有人民的智慧被留存了下来,让今人膜拜。

这里是明成祖朱棣独有的世界,当然让人会忍不住回顾他的一生。作为帝王,他是非常合格的,有太多的丰功伟绩。他五征漠北,开通大运河,注重经济发展,编撰《永乐大典》,派郑和下西洋……连最后的生命也是结束在北征回师途中。但这也掩盖不了他是篡位者的“污点”,而他为抹去此“污点”更是犯下了“诛十族”“瓜蔓抄”的暴行,进一步损毁了自我形象。

他的庙号叫“太宗”,会让人联想到有相同庙号的李世民,他们的人生有太多的相似。我想这也是后人给他此庙号的用意,他是实至名归的帝王。

定 陵

明神宗朱翊钧的定陵是十三陵中唯一一座被发掘的陵墓,成为十三陵最有看头的帝陵。说到明神宗,你也许陌生,但说万历皇帝,你肯定就恍然大悟了。万历是朱翊钧的年号,神宗是其谥号。

清朝修订的《明史》评论说:“论者谓,明之亡实亡于神宗”,可见这位皇帝在明史上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什么说明朝实际上亡于神宗的手上呢?很大程度上恐怕是他生错了时代。他在位期间,世界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在崛起。而在中国,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部落,为日后取代明朝政权奠定了强大的基础。在他执政48年的时间里,有一大半的时间不理朝政,“隐居”在深宫,懒惰成性,贪财好色。阎崇年在《明亡清兴六十年》一书中用“不郊、不庙、不朝、不见、不批、不讲”这六“不”来为他的怠政做了总结。让人真不敢想象他也曾自幼就聪慧过人,还是6岁孩童时就懂得劝诫,说出“父王为天下之主,单身匹马地在宫中奔驰,倘若有一个疏忽,那可不得了”的惊天之语;更不敢想象是在他的支持下,张居正的经济改革得以推行,使明朝出现了中兴现象。

然而,这些都是事实,它们组成了神奇的神宗皇帝。定陵地宫的发掘,让我们有幸可以零距离去接触他的安眠之地,通过文物去浮光掠影一窥他的过去。

沿着隧道门走入地宫,你会发现这里由前殿、中殿、后殿和左右配殿5部分组成,地宫文物几乎都搬到了定陵博物馆里,这里完全成了一个三室两厅格局的空房子。前殿好比门厅,供来人在此稍做整理;中殿是大厅,摆放着三个汉白玉的石座,并在各座前设有青花大瓷缸和一套黄色琉璃五供的摆设;后殿好比主卧,停放着神宗皇帝和两个皇后的棺床,并摆有装满陪葬品的多个红漆木箱;左右配殿当然是两个侧卧,而今是空着的。

这座房子全部用石头砌成,又是死人安眠的地方,在其间参观的时候,房子当然让人感觉不到生活的味道,只感觉到森冷。在起初的好奇心丧失之后,呼吸着地宫沉闷的空气,只想尽快逃离。

走出地宫,呼吸到新鲜的空气,真让人有“重见天日”的感觉。真是“人死如灯灭”,他百年之后,世界就不属于他了,即使有机会走入他安眠的地方,看到的也不是他了,而是人民的智慧。幸好,他还有遗物成为今天的文物,可以为他“代言”,冕冠、翼善冠、皮弁冠、黄袍、玉带……这些神宗皇帝的日常穿戴,让我们可以由此去了解他生前奢侈的生活。

思 陵

思陵,是明朝的亡国之君崇祯皇帝的陵。其他十二个帝陵相隔都不是很远,而思陵仿佛是一个被遗弃的孩子,远远地落在陵区的西南角,离最近的昭陵有长达6千米的路程。

亡国之君的下场总是难测,往往死无葬身之地。在景山自缢身亡的崇祯帝,得以安葬在天寿山麓,是因为清王朝入主中原后,为收买人心,笼络汉人继续为清政府效力,把崇祯帝葬入原本埋葬他妃子的坟墓,并营建了地上园寝建筑。

思陵虽然没有其他十二陵那样有靠山的博大气势,也没有恢宏的殿宇楼台和规模化的坟丘来彰显身份,但它有松涛阵阵,夕阳斜照古陵残碑,整体意境无疑是十三陵中最好的。

以“思”来给崇祯帝的陵寝命名,可见当时的汉人对这位皇帝的感情是追忆和思念。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罕见的,对于亡国之君,往往背负的是骂名。当然,不可否认,在满清取明而代之,这里面有民族感情的成分在。

然而,史实更多的是告诉我们个人的渺小,哪怕你是帝王,你也会无能为力。

明朝有名的“木匠皇帝”明熹宗玩了一辈子的木匠活,在临终如儿戏般把一个内忧外患重重的烂摊子交给了崇祯帝。虽然说这位对朝务勤勉、生活简朴、励精图治的皇帝在中国帝王史上是罕见的,但依然拯救不了这个风雨飘摇的亡国。也许很多人会耿耿于怀崇祯帝冤杀袁崇焕,即使有袁崇焕,也不可能挽回大明王朝的气数。

崇祯帝是悲剧性的帝王。“悲剧把有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我们扼腕叹息,历史却会给它一个公理。崇祯帝完全担得起这个“思”字,连结束大明统治的李自成也对崇祯帝充满了尊重,他把“君非甚暗,孤立而炀灶恒多;臣尽行私,比党而公忠绝少”的评价给了崇祯帝。

其他陵

依着相同规制修建的明十三陵,大同小异,伴随着时间的磨洗,各自都有了变化,变成了小同大异。

门前有三棵茂盛的柏树算是明熹宗德陵的标志;有大规模的外罗城,里面长满了翠柏,罗城外还有不少的古松,整个陵区掩映在苍松翠柏中,这是明世宗的永陵;明宣宗的景陵规模最小,并且很难找到进陵区的路;最朴素的是明仁宗的献陵,地理环境比较差;明光宗的庆陵由于年久失修,毁坏很严重,却有着断瓦残垣、野花古松组成的苍凉景色;明英宗的裕陵陵前有一条漂亮的林荫小道,陵区空间感特别有张力,明楼已经半毁;明穆宗的昭陵,目前是十三陵中第一座大规模复原修葺的陵园……

恐怕连这十三位帝王也没想到的是他们的“结伴”安眠,形成了让外国友人也叹为观止的布局。英国城市规划家爱德蒙·培根认为:“建筑上最宏伟的关于‘动’的例子就是明代皇帝的陵墓,它们的气势是多么壮丽,整个山谷之内的体积都被利用来作为纪念死去的君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