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纪初,从白山黑水间崛起的女真族部落不断壮大,并于顺治元年(1644)南下入关,打败李自成的农民军,入主中原。为对抗海上的抗清势力,清初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海船除获得执照许令出洋外,不得出海。虽然清政府在收回台湾后的第二年便开海禁,但随后不久又恢复了海禁。明清时期的海禁政策对我国海外贸易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海上丝绸之路从此走向衰落。清朝末年,受外来列强侵略的影响,沿海口岸逐渐解禁,但海关、税收等权力却都落到了殖民者手中。海关自主权的丧失,标志着海上丝绸之路走向停滞。
海禁与解禁
清朝初年,为对抗郑成功等海上反清势力,防范民众与其联络,朝廷颁布了全面禁海的命令。顺治十三年(1656),严禁“商民船只私自下海”,并严申:凡沿海地方口子,处处严防,不许片帆入海。顺治十八年后,为了进一步禁海,又下令强行迁海:“迁沿海居民,以垣为界,三十里以外,悉墟其地。”康熙三年(1664),清政府颁布法令,严禁“商民船只私自下海”,又令再徙内。这些海禁政策的实施,给沿海地区百姓的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东南沿海部分地区成为废墟,海外贸易受到压制,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康熙二十三年(1683),清军攻占台湾后,康熙接受东南沿海官员的请求,开放出海政策,允许百姓制造装载500担以下的船只出海贸易和捕鱼,还为此在闽粤江浙设立了负责管理海外贸易事务和征收关税的“海关”。开放海禁后,东南沿海一带的海外贸易短期内就有了恢复和发展,东南各省的商船纷纷出海贸易,外国商船也纷纷驶来中国各口岸。这一时期,中国与安南(今越南)、暹罗(今泰国)、吕宋(今菲律宾)、日本的贸易最为频繁。中国的丝绸、茶叶、陶瓷器皿、布匹、药材等在海外最受欢迎,同时也输入象牙、翡翠、香料等奢侈品,还有棉花、毛棉织物等物品。但是,康熙时期对海禁的放开是有限制的,并不能满足当时的贸易发展需要。此后,日本德川幕府为了减少中国商品对其经济所造成的冲击,采取多种措施限制中日之间的贸易。此时,海上丝路的贸易与明代相比已经大大减弱。乾隆以后,清政府开始实行全面的锁国政策,从四口通商退缩到由广州十三行垄断进出口贸易。闭关锁国让清朝政府错过了与世界同步发展的关键期。而此时经历了工业革命的西方世界迅速发展,掌握了世界发展的主动权,逐渐超越了以清朝为首的东方世界。
康熙画像
海权的沦丧
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古老的中国开始走入充满耻辱与抗争的近代社会。在近一个世纪中,中国不断受到来自外国的入侵,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更使得海权丧失殆尽,古老的海上丝绸之路走向了停滞。
鸦片战争打开国门
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的海上战斗场景
19世纪中期,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成为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的生产力为英国带来了丰富的商品,也促使其迫切地寻求海外的商品倾销地。在国际贸易中,当时中国的茶叶、丝绸等产品都是西方社会需要的奢侈品,而英国的毛呢等工业制品并不能进入中国市场。中国售出的货品比进口的货品多,造成了英国政府和商人的极大不满。他们急需找到一种中国需要的货物来扭转对华贸易的逆差。在此背景下,英国商人开始无耻地向中国走私鸦片。大量走私进入中国的鸦片给清朝政府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白银每年外流数量高达六百万两。而鸦片对中国人的身心健康也造成了巨大的伤害,极大地降低了社会生产力。
随着鸦片的危害日趋严重,无论是在政府还是民间,对禁烟的诉求都愈加强烈。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底,道光帝颁布禁烟令,并派钦差大臣、两广总督林则徐(1785—1850)前往广州负责执行。林则徐到广州后,积极禁烟,搜集到了一大宗走私进来的鸦片,在虎门海滩集中销毁,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虎门销烟。但是,虎门销烟为英国殖民者找到了进攻中国的借口。1840年6月,他们以保护通商为由,派出“东方远征军”,挑起了第一次鸦片战争。战争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1842年8月,英国强迫清政府签定了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清政府在割地赔款的同时,同意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史称“五口通商”。随后美国和法国也强迫清政府签定了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中国从此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此后的近一个世纪中,古老的中国不断受到来自列强的侵略,沿海、内河与内港的权益不断丧失。
虎门销烟的历史场景
《南京条约》涉及割让香港的条款
海关自主权的丧失
多个不平等条约签定后,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已基本丧失,所幸海关行政仍掌握在清政府的手中。但这种情况在1853年发生了变化,这年9月,上海小刀会在太平军的影响下起事,占领了上海县城,捣毁了迁设租界外滩的江海关。英军趁机占领了海关,停止了关务。此时,外商船舶可以自由出入上海港,但因为受到外国势力的阻挠,江海关的征税工作却难以恢复。1854年夏天,英国领事阿礼国提出中外合组海关的方案。两江总督怡良派遣使者与英、美、法三国驻沪领事会晤,最终达成了协议:由三国领事各方分别提名一人任税务司,税务监督由中国任命,一同管理江海关的征税事宜。1858年,清政府与英、美、法签订的《通商章程善后条款》对该条款作了修改。1859年,英国人李泰国被清政府任命为总税务司,开始募用外国人在各个口岸担任税务司。从这以后,外籍税务司管理中国海关成为制度。1861年,英国人赫德任总税务司,此后管理中国海关长达近半个世纪。
从此以后,清政府丧失了海关自主权,这标志着海上丝绸之路进入停滞状态。
清宫中的外国人
明末清初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高潮时期。从17世纪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进京始,到18世纪末耶稣会解散止,约两个世纪的时间里,都城北京一直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中心。虽然清廷选择对外闭关锁国,但是环绕在皇帝周围的却不乏外国人,比如钦天监的掌印官汤若望、西洋帝师南怀仁、数学家白晋、音乐家徐日升以及创建宫廷玻璃作坊的纪理安。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当是宫廷画师郎世宁。
郎世宁(1688—1766),原名朱塞佩·伽斯底里奥内,出生于意大利米兰。康熙五十四年(1715),郎世宁作为天主教耶稣会的修道士来到中国进行传教,住进了清宫如意馆。他是当时著名的宫廷画师,曾参与圆明园西洋楼的设计,历康、雍、乾三朝,为清朝统治者绘画达50多年。
紫禁城里的洋画家郎世宁
郎世宁到达中国的时候,酷爱艺术和科学的康熙皇帝已经62岁。他虽然没给郎世宁传教的机会,却把他当成艺术家,让他做宫廷画师,给以礼遇。康熙皇帝去世后,雍正皇帝即位,传教士大多受到冲击,只有在宫廷里服务的教士一仍其旧。雍正皇帝下旨让郎世宁为中国传统宫廷画家传授欧洲油画技艺,一时间欧洲油画得以在宫廷内流行。在这一时期,郎世宁创作了大量作品,可惜其中多数已经失传。雍正二年(1724)扩建圆明园,使郎世宁的绘画才能有了展现的机会。他在圆明园里居住了较长时间,画了很多作品来用于装饰宫殿,既包括大量的油画,也包含一些欧洲焦点透视画。雍正皇帝对郎世宁的作品大加赞赏,曾经就一幅人物画的图稿评道:“此样画得好!”
雍正皇帝在位的时间只有13年,之后由乾隆皇帝承继大统。乾隆皇帝对诗文书画十分喜爱,很重视宫廷绘画,郎世宁又得到了乾隆皇帝的恩宠。乾隆登基时年仅25岁,每天都会去画室看郎世宁绘画。在郎世宁70岁寿辰时,乾隆皇帝为他举行了十分隆重的祝寿仪式,不仅赏赐了丰厚的寿礼,还亲笔为他书写了祝词。
郎世宁虽然一直在深宫为帝王画像,但并没有忘记自己作为传教士的职责。有一天,乾隆皇帝照例来看他作画,郎世宁突然跪倒在地,向他申诉有关“我们的教律受到谴责”一类的话,还从怀里掏出用黄绸包裹的耶稣会奏折呈上。在当时来看,这一举动十分大胆,但乾隆皇帝并没有斥责他,只是淡淡地说:“朕并没有谴责你们的宗教,朕只是禁止臣民皈依罢了。”从此以后,每天清晨郎世宁入宫时都要被搜查一番,以确保他没有怀揣奏折。
郎世宁在深宫日久,熟谙清宫生存之道。有一天,郎世宁为乾隆妃嫔作画,显得有些局促不安。乾隆笑着问道:“卿看众妃谁最美?”郎世宁诚惶诚恐地答道:“天子的妃嫔个个都美。”乾隆继续追问:“昨天那几个妃嫔中,卿最欣赏谁?”郎世宁答道:“微臣没看她们,当时正在数宫殿上的瓷瓦。”乾隆问:“瓷瓦有多少块呢?”郎世宁回答:“30块。”皇上命太监去数,果然不错。
作为宫廷画师,郎世宁将乾隆一生中的大事都一一入画,包括战争、狩猎及宴会等。他最好的作品之一《哈萨克贡马图》,笔触挥洒自如,景物生动逼真。
郎世宁于1766年去世,享年78岁。乾隆皇帝御赐距都城数千米外的一块土地给他作为墓地,还亲自为他撰写了墓志铭,他的丧礼可谓备极哀荣。
哈萨克贡马图
“南海Ⅰ号”博物馆外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