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航船上的瑰宝

航船上的瑰宝

时间:2023-01-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西汉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了中西方的商路,被司马迁称作“凿空之旅”,中西贸易逐渐频繁。通过这条漫漫长路出口到异域的货物中,精美华贵的中国丝绸最具代表性,人们将这条连通着中西方经济政治的道路命名为“丝绸之路”。伦敦的贵妇人也视中国的丝绸服装为时髦。丝绸及其织造技术的外传让中国的丝绸文化遍及世界各地。

衣被天下的丝绸

《红楼梦》第四十回中,贾母同刘姥姥逛大观园,行至潇湘馆,贾母见窗上纱的颜色旧了,叫人从库房中取出四匹纱来糊上。岂料这四匹流光溢彩的纱连自称“纱罗也见过几百样”的王熙凤也说没见过,座中只有贾母能识。原来这四匹纱罗叫作“软烟罗”,共四样颜色,分别为:雨过天青、秋香色、松绿色、银红色。若做了帐子,糊了窗屉,远看好似烟雾一般,故名“软烟罗”。

罗,与锦绸、缎、绫、绢等都是丝织品的一种。在曹雪芹笔下,寥寥数语已让我们目眩神迷。整本书中,关于丝绸的描写更是随处可见,不禁令人对光彩夺目的中国丝绸产生了无限遐想。

蚕蛹

东方丝国

中国是丝绸的发源地,早在反映周朝人民生活的《诗经》中,就可以看到许多对丝绸、桑、蚕的记载。如《秦风·终南》中有“锦衣狐裘,颜如渥丹”;再如《郑风·丰》中有“衣锦褧衣,裳锦褧裳。”《豳风·七月》这首反映农业生产的诗歌更是生动细致地描绘了养蚕织丝的情况:春光明媚,莺声呖呖。姑娘们背着竹筐,相偕采桑。七月里伯劳鸟儿叫,到八月即可缫丝纺线,待纺好、织好、染好,一匹漂亮的丝绸就完成了。这既是一首流淌着诗意的文学篇章,也是古代劳动人民养蚕缫丝的生活还原。

素纱襌衣

早在先秦,我国蚕桑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后经秦汉、唐宋、元明等朝代的发展,丝绸及各类丝织品在工艺上不断提高,品种上也不断增加。到了明清之际,丝绸工艺已臻于完美,纺、锦、绫、罗、绸、缎、纱、绢等丝织品可谓应有尽有,令人眼花缭乱。

1972年,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发现了大量的丝织品,尤其是两件素纱襌衣的出土更是让人惊叹不已。这两件襌衣衣长128厘米,由上衣和下裳两部分构成。面料为素纱,边缘镶有几何纹绒圈锦。素纱丝缕极细,重仅49克,竟不到一两,可谓“薄如蝉翼”“轻若烟雾”。其色彩之鲜艳,纹饰之绚丽令人目眩。

万里扬名

西汉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了中西方的商路,被司马迁称作“凿空之旅”,中西贸易逐渐频繁。通过这条漫漫长路出口到异域的货物中,精美华贵的中国丝绸最具代表性,人们将这条连通着中西方经济政治的道路命名为“丝绸之路”。

相传丝绸最初传入西方时,以其色彩绚丽、轻柔光亮迅速受到了欧洲人的赞赏与喜爱。但由于成本高昂,再加上商人居间垄断等缘故,竟与黄金等价,只有少数贵族妇女穿着丝绸,作为身份的象征。相传在罗马共和国时期,最高统治者恺撒有一次穿着丝绸看戏,遭到了人们的非议。

法国路易十四时期的丝绸绣花高跟鞋

随着丝绸之路的开拓,丝绸越来越广泛地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在太阳王路易十四的年代,法国宫廷男女的服饰都是丝绸和刺绣装饰;贵妇人的高跟鞋鞋面也是用中国的丝绸织锦为面料,上面绣着各种精美图案。伦敦的贵妇人也视中国的丝绸服装为时髦。这些服装往往绣着龙凤呈祥、花开富贵等吉祥图案,古典又华贵,深得她们的欢心。据说有些贵妇还喜欢身着中国的丝绸服装,披着有中国刺绣的披肩,拿着来自中国的刺绣手帕,有的还别出心裁地请中国刺绣工匠绣制丝绸名片,把自己打扮成中国传统的大家闺秀,并自诩“东方美人”,足见中国丝绸的魅力。

养蚕

衣被天下

用丝绸制成的朝鲜民族服装

从中国的养蚕技术和丝绸外传时起,就对世界文明发展进程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国生产的丝绸不仅改善了其他国家人民的着装,更成为一种文化渗入到其文明发展历程中。丝绸的外传,持续时间长达数千年,传播范围遍及五大洲,丝绸受到了世界各地人民的衷心喜爱和热烈欢迎,“衣被天下”的说法名不虚传。伴随着丝绸的外传,中国古代的丝绸织造技术也直接或间接地传遍世界。早在商周时期,朝鲜就已学习到了中国的丝绸织造技术。《汉书·地理志》曾记载了商代灭亡后,其后人箕子跨海入朝带去养蚕和缫丝技术的故事。民间也流传着秦始皇时吴地(今之江苏、浙江一带)兄弟俩从江南渡海去日本传授丝绸技术的故事。大约在6世纪,我国丝绸织造技术又传入中亚、西亚、欧洲和非洲的一些国家。随着欧洲殖民主义者进入美洲和澳洲,中国丝绸技术也沿着海路传到这些地区。丝绸及其织造技术的外传让中国的丝绸文化遍及世界各地。尤其是丝绸技术的推广,让中国丝绸真正做到了衣被天下。

丝绸是中华文化的象征,它不仅为中华民族创造出灿烂辉煌的服饰文化,更是渗透到古代文学的“血液”中。早在战国时期,人们就以“锦绣”代表最美丽的丝织物,“锦绣”一词进而又成了华贵、美艳的代名词,直到今天,我们仍然以“锦绣河山”来形容祖国的壮丽山河。丝绸在织就中华民族锦绣华章的同时,也沿着这条丝绸之路走向世界,将辉煌的华夏文明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化土为玉的瓷器

曹雪芹的《红楼梦》,几乎可以称作中国传统文化的“大观园”,从园林建筑到服装器物,从文玩古董到诗词歌赋,几乎无所不包。瓷器,作为中华文化中的重要元素,无论显贵巨贾还是寒士穷儒,无不钟爱有加。贾府这样的富贵之家,自然少不了瓷器的点缀。从王夫人房中的汝窑美人觚,到宝钗架上的定窑土定瓶;从妙玉侍茶用的成窑五彩小盖钟,到贾宝玉夜宴用的白粉定窑小碟子;这些精美的瓷器样样皆为稀世珍宝,令人叹为观止。

化土为玉的传奇

康熙素三彩碗

中国自古有玉器崇拜传统,然而玉石珍贵,十分难得,于是智慧的先民化土为“玉”,这便是瓷。3000多年以前已经出现了原始瓷器,至东汉发展出青釉瓷器。早期瓷器以青瓷为主,故青瓷被称为瓷器之根、瓷器之母。隋唐时期,形成南青北白两大以单色釉为主的瓷器体系,在花纹装饰上产生了刻花、剔花、印花、贴花、透雕镂孔等多种技巧。五代瓷器已相当成熟,河南柴窑有“片瓦值千金”之誉。至宋代,瓷器发展到鼎盛时期,烧瓷工艺已经完全成熟,名瓷名窑遍及中国,当时的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和定窑并称为宋代五大名窑。青花瓷是元代瓷器的代表。明代制瓷技术不断提高,表现在加釉方法的多样化。成化年间(1465—1487)的斗彩瓷,是在釉下青花轮廓线内添加釉上彩;嘉靖(1522—1566)、万历(1573—1620)年间的五彩瓷,则是不用青花勾边而直接用多种彩色描绘,这些都是明代著名的珍品。清代的瓷器,集历代制瓷工艺之大成,达到了灿烂辉煌的境界。康熙(1662—1722)时的素三彩、五彩,雍正(1723—1735)、乾隆(1736—1795)时的粉彩、珐琅彩,皆工艺精良,闻名中外。

中国历代瓷器发展各具特色。清代许之衡《饮流斋说瓷》中说:“吾华制瓷可分三大时期:曰宋,曰明,曰清。宋最有名之有五,所谓柴、汝、官、哥、定是也。更有钧窑,亦甚可贵。”遗憾的是至今未发现柴窑窑址,也无实物出土,因此通常将钧窑列入,与汝窑、官窑、哥窑、定窑并称为宋代五大名窑。

成化斗彩瓷

《国史大纲》中所记:“又如陶瓷,亦是北方农民很早就发明的一种副业。唐代河南府有贡瓷,至宋,精美著名的陶业,尚多在北方。定窑在河北定州,以宋政和、宣和间为最良。南渡后称南定,北贵于南。汝窑在河南,柴窑亦在河南。唯昌窑(即景德镇)在江西,龙泉窑、哥窑在浙江处州。”

北宋汝窑青瓷莲花式碗

雨过天青的旧谣

上文所提及《红楼梦》中的瓷器,多出自宋代五大名窑,可见其华贵精美。王夫人的美人觚,就属于汝窑瓷器。汝窑,窑址位于汝州境内(今河南宝丰),此地盛产玛瑙石,工匠们就地取材,以玛瑙入釉,烧出的瓷器有“青如天、白如玉、蝉翼纹、晨星稀、芝麻支钉釉满足”的典型特征。由于汝窑烧制时间很短,传世瓷器格外少见,南宋时即有人感慨“近尤难得”。

有句古语说汝窑:“天青为贵,粉青为尚,天蓝弥足珍贵。”这样的烧制标准从何而来呢?关于汝窑的颜色,流传着一个古老的传说。宋徽宗是个艺术品位很高的皇帝,对瓷器也是情有独钟。有一天他做了个梦,梦见雨后天空的颜色极美,醒来提笔写道:“雨过天晴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并下旨要求工匠们做出雨过天晴颜色的瓷器。这一道旨意难倒了无数工匠,唯有汝窑工匠技高一筹,烧出了“雨过天晴云破处”的颜色,所以汝窑瓷器以天青釉色为主。更令人惊奇的是,光照不同,汝窑瓷器颜色也会有所不同。阳光明媚时,其色青中泛黄,恰似雨过天晴,云散雾开之时,天宇澄澈,金光微泛;光线暗淡处,其色青中偏蓝,犹如一汪湖水,宁静清澈。其釉子稍厚处,如凝脂青翠,蜡滴微淌;釉子稍薄处,又如薄云晕染,晨曦微露。釉面温润古朴,抚之如绢,视之如碧峰翠色,有似玉非玉之美。无怪清代梁同书在其《古窑器考》一书中说:“时唐即耀诸州悉有窑,而以汝为冠。”此书将汝窑瓷器定为诸窑之首。

海上陶瓷之路

从考古发掘状况来看,中国陶瓷外销大约始于唐代,当时作为中国特产随丝绸输往国外。唐宋以后,陶瓷成为海上丝绸之路上最主要的商品,所以又有“海上陶瓷之路”的称谓。到了宋元时期,随着航海业的发展,对外贸易进一步加强,中国的陶瓷外销呈现出空前繁荣的局面。官府在广州、杭州、泉州等地设立市舶司专门管理对外贸易,大批外销瓷从这些港口起航,源源不断地运往亚非各国。明清时期,中国瓷器外销进入一个全新阶段,郑和七下西洋,大大促进了海上贸易的发展,使得外销瓷不仅限于输出到亚非各国,更远销到欧洲诸国。

起初,中国瓷器的价格极为昂贵,一个瓷盘运到欧洲卖出,利润能达到100%。由于中国瓷器的稀有与精美,欧洲王室都以拥有中国瓷器为荣。对这些皇室贵族来说,收藏和使用精美的中国瓷器已经成为他们崇尚文化、追求高雅的体现。随着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欧洲国家积累大量财富,中国瓷器开始进入当地中产阶级的生活中。从17世纪西欧的绘画中,特别是荷兰生活画上,中国外销瓷盘、碗、果碟、酒杯、酒壶等器物经常出现,可见瓷器在欧洲已经开始流行起来。

元代青花瓷

中国古代海上陶瓷之路主要有两条航线:一条是从扬州或明州(宁波)出发,经朝鲜或直接通往日本;另外一条是,从东南沿海的港口(福州、泉州、广州)出发,到东南亚各国,或是经南海、印度洋到达西亚的波斯湾,有时还可以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到了17~18世纪,这条海上陶瓷之路进一步延伸,满载陶瓷的商船甚至可以绕过南非的好望角,航行抵达西欧诸国;东行的线路也进一步扩展,可横跨太平洋到达墨西哥及北美诸港口。

北宋地理学家朱彧在《萍洲可谈》中这样描述当时陶瓷出口盛况:“舶船深阔各数十丈,商人分占贮货,人得数尺许,下以贮物,夜卧其上。货多陶器,大小相套,无少隙地。”2007年,一艘被命名为“南海Ⅰ号”的宋代古沉船被打捞出水,可以为我们还原书中所描述的情景。紧挨着船板,船货层层叠叠,不同器型的瓷器错落摆放。一件件瓷器不断出水,冲刷过后洁白温润,仿佛流逝的时光从未起过作用。我们似乎又看到了这些“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罄”的东方珍品在大海上乘风破浪,将瓷国之名扬播海外,并悄悄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荷兰彼得·德·霍赫所绘生活画

一片树叶的故事

中国人对茶的钟爱,恐怕是其他民族所不能理解的。茶,从汉字书写的角度看,是人在草木之间。一个人,无论多么忙碌,一杯茶就能让心变得从容安逸,回归自然。百姓居家,更是将茶叶作为开门七件事之一,其地位可与柴、米、油、盐、酱、醋相提并论。对中国人来说,茶,岂止是饮品,更是文化的承载,是人生的态度。

烧水煮茶

中国上古时期流传下来这样一个传说:“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茶)而解之。”中国人饮茶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然而种茶、饮茶不等于有了茶文化。直到有了文人的参与,茶才从一种日常饮品提升到文化的高度。

茶叶

隋唐以前,茶多为药用;到了隋唐时期,饮茶之风大盛,茶成了人们的日常饮品。这时出现了一位文人,叫做陆羽(733—804),他一生嗜茶、精于茶道,并以其茶学专著——《茶经》闻名于世。书中与人探讨种茶、饮茶之道,还把佛、道、儒三教精神融入饮茶中,创造出茶学、茶艺、茶道思想,将中国茶文化带入新境界。相传陆羽好四处考察茶事。有一次,他在扬子江畔遇到湖州刺史李季卿,李季卿邀他同船而行。李季卿听闻扬子江心的南零水煮茶极佳,便令士卒驾舟前往汲水。岂料舟行颠簸,近岸时瓶中水泼洒过半,士卒便偷舀岸边水冲兑。陆羽尝一口,笑道:“此为近岸江中之水,非南零水。”士卒叹服,只得道出原委。陆羽对于饮茶之水都会如此讲究,可见其对茶道的造诣之深。

陆羽之后,饮茶在文人中蔚然成风。到了宋代,上起皇帝,下至士大夫,无不好茶。一些文人雅士更是将饮茶作为生活情趣的一部分,斗茶之风一时盛行。斗茶者选取雅洁清幽的内室,或花木扶疏的庭院,各取所藏好茶,轮流烹煮,品评赏玩,以论高下。古人斗茶多为名流雅士,或二人相争,或多人共斗,别致新奇。

诗人元稹曾写过一首诗,形似宝塔,专门论茶,十分有趣,诗曰:

古人饮茶

茶园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净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

诗一开头,便点出了主题——茶,接着用寥寥数字描绘出茶叶味香而形美的特性。茶与诗自来相得益彰,深受诗客和僧家的爱慕。古人饮茶十分讲究,先要用白玉雕成的碾把茶叶碾碎,再用红纱制成的茶罗把茶筛分。今人喝茶开水冲泡即可,古人饮茶是要煎煮的。烹茶先要在铫中煎成“黄蕊色”,而后盛在碗中如花一般舒展。诗人爱茶成癖,清晨黄昏,皆要饮茶。茶亦妙用无穷,可提神、可醒酒。

茶礼有缘

中国自古被称为礼仪之邦,茶叶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自然也有一套饮茶的礼俗。茶礼有缘,古已有之。

据《西湖游览志》记载,杭州旧俗,每逢立夏,家家各烹新茶,并配以各色细果,馈送亲友邻居,叫作七家茶。豪富之家,果子会经过精雕细刻,用金箔装饰盛盘。茶叶选用名茶,用官窑细瓷盛好,互相赠送,可见人们对这一礼节的重视。

茶礼还是中国古代婚礼中一种隆重的礼节。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说:“茶不移本,植必子生。古人结昏(婚),必以茶为礼,取其不移置子之意也。今人犹名其礼曰‘下茶’。”在古人看来,茶树只能从种子萌芽成株,不能移植,否则就会枯死,因此把茶看作是一种至性不移的象征。茶在整个婚姻的礼俗中至关重要,有“三茶六礼”之说。所谓“三茶”,就是订婚时的下茶、结婚的定茶、同房时的合茶。茶叶贯穿于整个婚礼始终,因此,还流传着一句谚语,叫作“一家女不吃两家茶”。《红楼梦》中,王熙凤给黛玉、宝玉各送了两瓶暹罗(今泰国)进贡的茶叶,黛玉很是喜欢,王熙凤便打趣道:“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做媳妇儿。”一时惹得黛玉红了脸。只可惜黛玉最终香消于潇湘馆,令人惋惜。

一期一会

喝茶,是极简单的事;喝茶,也是极复杂的事。说简单,一冲一饮,便可静享茶香。说复杂,最严格的茶道要持续四小时。从解渴生津的佳品,到道法自然的承载,茶的文化底蕴不断积淀。茶道虽起源于中国,但将茶道保留下来并发扬到极致的,当属日本。

从唐代开始,中国的饮茶习俗就传入日本。宋明时期,日本已经可以种植并制造茶叶,并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日本茶道。其中,集大成者是千利休(1522—1591)。他提出“茶道四规”,即和、敬、清、寂,这也是日本茶道的基本精神。“和”“敬”是指饮茶时主客和合,尊敬礼让;“清”“寂”是指饮茶环境要幽雅清静,给人以空灵静寂之感。“茶道四规”要求人们能在饮茶之中,进行自我反省,人与人之间彼此沟通,于清静的环境中荡涤内心的尘垢,消释彼此的芥蒂,以达到“和”“敬”的目的。

日本茶道所用器具

千利休的弟子山上宗二进一步将禅礼融入茶道,提出“一期一会”的茶道思想。日本茶道包括水、饭、谈、茶四大步,在清谈饮茶之中,让主客之间静心清志,由内到外不禁涌现出“一期一会、难得一面、世当珍惜”之感,进而想到相聚欢愉难得,人生离合无常,在茗香中受到精神的洗礼。这缓慢而又温暖的时光,仿佛时间也为茶香而停止。

它本是一片树叶,偶然飘落在神农的碗里,被当作一味解毒的良方。几千年的时间,经由中国人的双手,变为一道可口的饮品。它成为文人的雅趣,步入唐诗的殿堂。它跟随日本僧侣,与佛法一起东渡。大航海时代它又登上货船,与瓷器、丝绸一道,满足了欧洲人对古老东方的渴慕。它跟随一位葡萄牙公主进入英国,又让日不落帝国将它种满世界各个角落。岁月酿成了茶水的味道,茶香又荡涤着灵魂的尘埃。饮茶,是解渴,是养心,也是修行。

神农尝百草

奇珍异宝入中华

我们习惯上把中国本土没有、从外国引进的东西称作“舶来品”,这个“舶”即“航海大船”的意思。仅从这个词我们就能看出,旧时外国商品主要由水路用船舶运输进入中国。那些通过海上丝绸之路驶向各地的航船,不仅将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输送到其他地区,同时也带回许多异域的奇珍异宝。

农业新篇章

玉米

金庸先生的小说《神雕侠侣》里有这样一段文字,说杨过在逃出古墓后,腹中饥饿,他“四下张望,见西边山坡上长着一大片玉米,于是过去摘了五根棒子”。金庸先生向来以写作严谨著称,作品多是一修再修,然而这段文字却常常被人当作写作时的失误拿出来举例。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原来玄机就在这一大片玉米上。玉米原产于美洲的墨西哥、秘鲁。1494年,哥伦布从美洲返航后,玉米才传入欧洲,传入我国最早也得到明代中晚期。中国关于玉米的最早记载见于明嘉靖时的《河州志》。玉米传入我国主要有三条路径,其中东南海路是传播范围最广的一条。玉米传入我国后,随着推广种植日益成为人们尤其是山区平民的重要食粮。在清代,玉米经常被当作最宜备荒的粮食作物之一,其高产、易于种植的特性,为养活当时迅速增加的人口提供了保障。由此看来,生活在宋代的杨过是吃不上玉米的。

除玉米外,金庸小说中有关作物方面的错误还有很多。比如,《天龙八部》十一回中,“段誉被鸠摩智挟持,自此一路向东,又行了二十余日,段誉听着途人的口音,渐觉清雅绵软,菜肴中也没了辣椒”。但辣椒原产于中拉丁美洲热带地区,原产国是墨西哥,明末才传入中国。据史料记载,贵州、湖南一带最早开始吃辣椒的时间在清乾隆年间(1736—1795),而普遍开始吃辣椒更迟至道光以后。辣椒又叫番椒,说明也是外来的;还有另一个名称叫海椒,大概是从海上传入的。《天龙八部》写的是宋哲宗时代的事,当时的人们怕是见也没见过辣椒。

再如,《射雕英雄传》中,金庸把蚕豆、花生等写成寻常的下酒物。他不知道,其实这两种作物也都是中国本土所无,而后才逐渐由国外传进来的。蚕豆大概在元朝时才由波斯传入中国,到明朝时才普遍种植。花生则是美洲植物,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后才开始在美洲之外的地区传播。花生传入中国的时间比蚕豆迟得多,大约是在明嘉靖九年(1530),且由沿海传入内陆地区的速度很慢,直到乾隆末年花生仍然是筵席珍贵之物,寻常人很难吃到,何况在作为《射雕英雄传》创作背景的宋朝,那是连想也想不到的。

蚕豆

尽管这些外来作物给后代的小说、影视带来了不少麻烦,然而海上丝绸之路在引进外来作物方面贡献巨大。番茄、辣椒、南瓜、花生、蚕豆、菠萝、芒果等,都是从国外传入我国的。它们丰富了人们的饮食,解决了我国夏季蔬菜、水果单一的问题,也让中国的饮食文化更加绚丽多彩;尤其是辣椒的传入,改写了中国人的饮食历史,川菜、湘菜更是离不开辣椒的使用。

辣椒

香从异域来

海上丝绸之路影响中国社会生活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各种香料的输入。这些香料分别出产于东南亚、南亚次大陆、阿拉伯半岛、非洲东海岸等地,种类繁多,名目不一。在古籍中可以找出上百种名称,包括丁香、沉香、伽南香、鸡舌香、安息香、苏合香、龙脑香、胡椒等等。香料入华途径有二 :一是海外各国向皇帝进贡,更多则是由中外商人海上贩运而来。来自异国的香料用途广泛,或用于食物烹饪,或用来入药,或制成香丸。故古人曾感叹:“香之为用,大矣哉!”

香料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的作用,可从古人的诗词中窥见一斑。李清照有名句“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古代女子常用香料熏衣被,既可除霉,又可使衣袖生香、沁人心脾。香料也可做成香袋、香囊、香球、香坠等,作为装饰品佩于腰间或悬于扇柄。秦观曾有一联曰:“香囊暗解,罗带轻分。”句中词人将贴身的香囊解下赠给离人,让人不觉情意绵绵。此外,唐诗中还用“异国名香满袖薰”来描绘朝气蓬勃的青春少年。

焚香

中国古代上流社会,香料除了贴身使用外,在书斋、卧房、亭阁等处焚香燃烟,更是常见。袅袅的香烟,不仅可以除湿驱虫、提神醒脑,更能营造出幽静高雅的气氛,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香炉甚至成为文人书斋的必备用品。明代文人唐伯虎写过“最是诗人安稳处,一编文字一炉香”,可见香料有助诗性勃发。晚清重臣曾国藩也曾写过“焚香细读斜川集,俟火亲烹顾渚茶”。这些诗句正反映了香料在中国古代文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香料输入中国后,大大改变了古人的生活习惯,在上流贵族衣、食、住、行中大量出现。至今依然留存着许多与香料有关的口头用语,例如“红袖添香”“焚香煮茗”“焚香抚琴”等。这些口头用语都折射出香料对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重要影响。

沉香

舶来品大观

《红楼梦》一书可谓中国传统文化的大观园,然而许多人未能注意到,《红楼梦》中的“洋货”也是随处可见。不说别人,单论宝玉房中,就有许多西洋物品。一入宝玉房间就是一架大的穿衣镜,架上摆着西洋自行船作为装饰。宝玉日常随身带着一块核桃大的金表用来看时间。贾母还曾送给宝玉一件俄罗斯国的雀金裘,由于不小心烧了个洞,拿到府外找裁缝织补竟无人能识。洋烟、洋酒、洋药也是怡红院常备,书中提到宝玉平时还会喝些西洋葡萄酒。晴雯因感冒头痛,宝玉便找来“福朗思牙”出产的“依弗哪”药膏贴在额头。为了缓解晴雯感冒鼻塞,宝玉为她找来了“上等洋烟”,烟壶上还画着“西洋珐琅黄发赤身女子”。

《红楼梦》中提到的羽纱、羽缎、哆罗呢、雀金呢、洋缎、西洋布等都是舶来品。还有西方机械、化工产品,如自鸣钟、玻璃器皿、珐琅等。此外还有“依弗哪”等医药品,珊瑚、祖母绿、珍珠、“温都里纳”宝石等珠宝均是舶来品。

祖母绿原石

从书中可以看出,到了明清之际,西方日用舶来品在贵族生活中相当普遍,甚至渗入到他们的衣食住行。这些舶来品传入途径有三:一是跟随西方传教士而来,为了传教,他们将这些新鲜别致的西方用品当作敲门砖;二是随着中西贸易逐渐开放,西方用品通过来往商船进入中国;三是国家间礼品往来,明清宫廷许多舶来品都是外国使者的礼物。

西方农作物、香料以及器物的东传,使西洋物质文明开始渗透并影响中国社会,不仅提高了国人的生活质量,还促进了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的发展,大大促进了中外交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