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宫墙深深,今在否

宫墙深深,今在否

时间:2023-02-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阿房宫,是否依依梦里有寻处呢?“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二川改道,此处是看不到河了。看来荆轲成为了秦始皇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阿房宫赋》流传甚广,不是因为它深刻的思想性,而是因为它对阿房宫细致入微的描写,满足了后人对这座已不存在的宫殿的幻想。而今重建的阿房宫再现《阿房宫赋》,无疑是幻想成为了现实。看来,杜牧只是描写了他想象中的阿房宫,引发了千古疑案和冤案。
宫墙深深,今在否_中华古都文化之旅

梦回西安,那里有开疆拓土的商周建国时期,那里有血流成河的春秋战国时期,那里有国泰民安的汉唐盛世时期。“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历史规律,决定了各朝代你方唱罢我登场,在人来人往中,成就了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篇章,成为西安吟诵不完的鸿篇史诗。

梦回西安,那里有“各领风骚数百年”的千古帝王;那里有“三寸不烂之舌,可敌百万之师”的贤人谋士;那里有“胡奴不灭,何以家为”的王侯将相;那里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文人骚客;那里有温润如玉的谦谦君子和婉如清扬的绝代佳人……他们共同组成了古城西安活的灵魂。

梦回西安,那里有影响深远的青铜文明;那里有焚书坑儒的专政思想;那里有丝绸之路开辟的灿烂时代;那里有三省六部制开创的开明政治……它们共同演绎了西安活的画面。

西安是一部活的历史,走进它,去细细品味、慢慢斟酌。

去看看那些古城遗址是我最大的夙愿。秦、汉、唐,史上最辉煌的三个朝代都曾定都西安。“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繁华做了土,又如何?魅力是常在的,那是李白含泪的所吟:“长相思,在长安。长相思,摧心肝”;那也是杜甫伤痛的感慨:“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阿房宫,依依梦里有寻处

短命的秦帝国好比在西安的上空灿烂盛开的一簇烟火,短暂却炫目。“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当千古第一帝王用雄心壮志统一了六国,威震四海后,不惜人力、物力和财力,惊天动地地营建了阿房宫。“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无论怎样痛心,也无法阻挡历史的车轮在滚滚前进中造成的碾毁。后人能做的除了怀古怅然,还有就是重建。

而今,舍不得秦帝国的辉煌成就从此埋首书堆,阿房宫就此成为《阿房宫赋》中美丽的想象,西安人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阿房宫遗址上花了整整十年的时间复建了阿房宫。

“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这样恢宏巨制的场面;“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这样无比惊人的奢华,想必是无法再复制。“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的精美和精巧,“歌台暖响,春光融融”的声响和场景,是可以重现的。阿房宫,是否依依梦里有寻处呢?

阿房宫所在的地理位置在今天看来,有些偏僻,已经位于西安城的边角。风云岁月散尽,留下这样的凄清是必然的。重建后的阿房宫整体建筑由粉墙黛瓦和大柱构成,青黛色砖瓦,色彩浓郁,淡淡的粉墙,柔和姣美,它们原是江南风情最核心的组成元素,柔情款款,一旦加上气势恢宏、色彩亮丽的朱门大柱,水墨画就鲜活成了油彩画,气场顿时被改变,凝重和大气的感觉立马显现。柔情融入阳刚之中,成为了背景,阳刚有了柔情的依伴,美得惊心动魄。

远远站在它富丽、宽阔、高大的大门前,通往大门的大道两旁立有高大优美、形象生动、逼真的人物塑像。只看一眼,就会觉得史料鲜活了,秦宫殿的美好就应该是这样子的。

走过大门,首先看到的便是刻着《阿房宫赋》的石碑。“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二川改道,此处是看不到河了。于是,设计者设计了一道流水,让人可以以小见大幻想二川。有水就会有桥,绿水之上,色彩鲜艳的红桥姿态优美,绿映红,美得惊艳。虽无“长桥卧波,未云何龙”的气势但用这样惊艳的美来补偿,也不错。

除了绿水红桥,眼前让人更惊艳的是对“复道行空,不霁何虹”和“廊腰缦回,檐牙高啄”的秦宫殿优美建筑的再现。这建筑好比红装素颜的美人,妖艳中透着清丽,用红装雕饰着清水自然的芙蓉面。“借问秦宫谁得似,可怜阿房倚红装”,关于阿房宫名字的由来,民间流传着与一位叫阿房的女子有关的故事。传说秦始皇爱上过一个美丽的民间女子,芳名阿房,但爱情没有结果,伊人远去,为了纪念这位他深爱过的女子,因而秦始皇把秦宫修得很精美,并以阿房宫命名。

关于阿房宫名字的由来,版本太多,“阿房”两个字到底怎么读,也争议颇多。这个传说无疑是最浪漫、最引人入胜的。历史上的秦始皇太厉害,难免会给人冷硬无情的印象,可人都是有七情六欲的,这个故事无疑把一个挂在墙上令人顶礼膜拜的人物赋予了血肉。《阿房宫赋》里所描写的阿房宫给人香艳奢华之感,多像藏娇的金屋,秦始皇竟然把一个帝国的皇宫变成了一个精妙绝伦的金屋,无情帝王多情动人。越往天马行空里想,就越觉得阿房宫韵味无穷。

要真正进入阿房宫,首先要通过阿房宫的北阙门——磁石门。此门以磁石为门芯,以磁石的吸铁作用,来防止带刀具者进入,作用类似于现代的安全检查门。看来荆轲成为了秦始皇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通过此门时,你可以尽情去想象当年的秦人要进入秦宫的情形。

从《史记》文字记载中,后人推算出阿房宫的前殿东西宽690米,南北深115米,占地面积8万平方米,容纳上万人绰绰有余。而今重修的阿房宫前殿自然没有此规模,不会有“高低冥迷,不知西东”的错综复杂,场地不够大,但站在门楼上看下去,仍然能感觉到其气势。前殿东西两边建有双层朱红的长廊,下层的墙壁有壁画讲述秦始皇的生平。行走在朱红的长廊上,忍不住吟诵起《阿房宫赋》来。

《阿房宫赋》流传甚广,不是因为它深刻的思想性,而是因为它对阿房宫细致入微的描写,满足了后人对这座已不存在的宫殿的幻想。而今重建的阿房宫再现《阿房宫赋》,无疑是幻想成为了现实。现实岂能如人意?“楚人一炬,可怜焦土”,于是我们开始对项羽耿耿于怀。

如果项羽重生,他肯定会大呼他比窦娥还冤。因为,中国考古界经过多年来对阿房宫遗址的考证,有了这样的结论:几千年来人们所传说的阿房宫根本没有建完,秦始皇征七十万苦力用了四年时间只建好了土夯,秦二世想完成先皇遗愿时,各地起义已经爆发。看来,杜牧只是描写了他想象中的阿房宫,引发了千古疑案和冤案。

沿着长长的石梯走上去,便到了正殿。正殿是一座三层高的建筑,其实只有两层,第三层只是装饰而已。殿内设有秦朝选妃表、宫廷乐舞、编钟乐舞等表演。看着他们的表演,幻想着《阿房宫赋》里描写的内容——“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这形象的表演带领着你穿越了时空,感触了秦宫的魅力。

从正殿到南山双阙门,中间隔着兰池。兰池是供皇帝休憩的宫苑,引渭水为池形成,池中人工堆积成的仙岛叫“兰池宫”,是秦始皇的寝宫。走在池岸,细雨蒙蒙,垂柳依依,芳草萋萋,透过柳枝看仙岛,真是“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住在这样的地方,如登仙境,人间帝王想必有位列仙班的错觉吧。

“阙”指的是古代的宫殿,秦宫的一个殿门直达南山,于是有了南山双阙门。“妃嫔媵墙,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他们成了亡国奴,做了秦宫人,但毕竟曾是王孙贵族,于是秦始皇在南山双阙门建起了六国宫室,供他们居住。霸者的气度,就体现在这里,不以杀戮作为终结,要以臣服体现胸襟和手段。

“三复阿房宫赋语,后人更有后人哀。”阿房宫的奢华是“独夫之心, 日益骄固”的体现。杜牧认为是因秦未能够复爱六国之人导致,从而产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的论断。在重建的阿房宫里,一路行来,我只是想去寻找梦中的宫殿。不得不说,重建的阿房宫,建筑的旖旎感惊艳了我,少了历史的凝重感,多了“依依梦里有寻处”。

长乐宫,汉韵悠长

秦唱罢,汉登场。大汉王朝,是一首荡气回肠的《大风歌》,更是一卷气象万千的《史记》,这些光辉岁月里风云人物的风流故事都在汉长安城里上演。

在陕西历史博物馆里,对着“长乐未央”的瓦当,犹如听到了汉韵发出的悠长召唤,于是跟着召唤,走进了汉长安城遗址。

汉长安城在秦都城的基础上营建,遗址坐落于现今西安城的西北部,始建于汉高祖时期,到了汉武帝时期城市规模基本完备。城内的主要建筑由长乐宫、未央宫和建章宫这汉代三宫构成,而今都成了汉古城遗址保护区。

进入遗址区域后,交通畅通,但却难免一路尘土飞扬,路边的房子在黄沙漫漫中显得很破旧,荒地也非常多,到处呈现着破败荒凉之势,让人不得不感慨“安知天地久,不与昔年同。鸡犬暮声合,城池秋霁空”。

据历史记载,汉城墙周长近26千米,这是我们今天所见的西安明城墙的两倍,也就是说汉长安城有两个西安古城中心区大。城墙保留到今天只剩下一些零碎的部分,那纯黄土夯成的城墙能保存下来,已经很不容易,荒草丛生的黄土在阳光底下,原本苍凉的黄色变成深层次的苍黄,看着它不时地会从眼前出现,又飞过,让人有种想落泪的冲动。

“南出华阳路,西分长乐宫。”在罗家寨下车后,进入一个村落,就走进了西汉初期的风云场。

《礼记》中所讲的“乐”在文意中特指为“和”。《乐记》补充说“乐也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所以“长乐”二字,不是永远快乐的意思,而是表达着汉统治者“君与臣民长和”的愿望。

“汉皇思旧邑,秦地作新丰。”长乐宫是在秦兴乐宫的基础上兴建而成,由14所宫殿组成,宫城的周长有10千米之长,是汉长安城里面积最大的宫城。汉高祖曾在此处执政两年,汉惠帝年间改为了太后的居所,形成西汉时期“人主皆居未央,而长乐常奉母后”的制度,到了西汉末年,这里又成为了执政之宫。可见,西汉的政权所在地在长乐宫上演了一场轮回的大戏。

进入的第一个遗址展厅是长乐宫五号建筑遗址,在被四周的农田所包围的遗址上建有地面建筑,从外面看就像一个农家小院。推开铁门,踏过铺在院子里的细沙,便到了遗址展厅。里面少有访客,显得异常冷落。

考古专家认为它是用于藏冰的凌室。室的主体建筑是一座大房子,内部建成半地下结构,四面有厚实的土墙,顺着土墙有一周回廊,是用来藏冰和取冰的。而今绕着原回廊建成新的木质回廊,方便游客观察凌室的内部结构。在这里可以看到呈南北走向的排水沟和断面为五角形的排水管,室外还可以看到沉淀池和排水渠等设施。

汉代就创造了类似于今天冰窖一样的地方,古人的智慧总是让今人惊叹。这里所藏的冰块一方面是用来给食物保鲜,另一方面是用于皇室人员的降温纳凉,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汉皇室生活的一些细节。

当汉室初建,汉高祖虽手握大权,国内却是百废待兴,曾经浴血奋战的兄弟而今成了朝内功高盖主的权臣名将……这些隐患都让汉高祖寝食难安。当他享受着凌室所冰出的新鲜食物的美味,享受着凌室用冰带来的夏凉时,心中生出的却是“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的感慨吧。

陵室对面的第二个展厅是长乐宫四、六号宫殿遗址,它们规模宏伟,考古专家推测这里是长乐宫的前殿,也就是皇帝执政的朝廷所在地。而今修建的地上遗址保护展厅从外观上看去棱角分明,成一组几何图形,玻璃屋顶在阳光下闪耀着耀眼的光辉。

主要遗迹由院墙、主殿基、夯土台基、地下通道、庭院和一些附属建筑组成。虽说它们从原来的立体建筑变成了今天的平面图形,好比是建筑的CAD图,可以看到它的规模和设计细节。而中间零星留下的断瓦残垣,则牵引着你的思绪去回望历史,遥想当年的风华。

“长乐宫连上苑春,玉楼金殿艳歌新。”玉楼金殿没有了,艳歌余音失去了可绕的梁,“红粉邀君在何处”?“长乐宫前望翠华,玉皇来贺太皇家”,太皇的家如今已经零落成泥了,只剩“欢娱此事今寂寞,惟有年年陵树哀”。

在这里,思绪更多的是被吕后所牵制。汉惠帝执政未央宫时,居住在长乐宫的吕后临朝听政,真正左右朝政的地方成了长乐宫。“长乐宫人扫落花,君王正候五云车”,连君王也要来此候车,可见当时吕后的权利有多大,她才是当时的西汉王朝真正的统治者。

一个女人,拥有着莫大的权力时,也拥有着莫大的悲哀。曾经患难与共的结发夫妻,在权利和欲望面前, 日渐成为陌路。吕后只能痛心地看着刘邦独宠戚夫人,刘邦百年后,留下她一个人形单影只,独居长乐宫,那种孤苦与落寞,在金碧辉煌的宫殿和奴仆成群的反衬下,更上了一个层次。后人认为吕后把戚夫人折磨成人彘的手段太过残忍,认为她心狠手辣,可透过这残忍,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女人的悲哀,因嫉妒成恨,因恨而把自己变得凶残。我想,在长乐宫中,吕后有很多不眠之夜吧。对于这样的一个母亲,汉惠帝除了惧,难有爱。母子不同心,这对吕后又是一个沉重的打击。重重打击,重重失去,在她手里,除了权力可以安慰一下自己,可以去获得一些东西,还剩下什么?于是,她开始让欲望膨胀,把手中的权力运用到极致,最终产生被灭族的悲剧,她也成为了史上坏女人的典范。

想着吕后的悲剧,长乐宫兴衰的变迁,看着阳光透过玻璃投在遗址上苍白的光影,悠长的汉韵让人黯然神伤。

追忆大明宫

西汉以后,沉寂了多年的长安古城再次迎来了又一个繁华盛世,大唐王朝以“惊天地泣鬼神”的气势入主长安,唱响了西安古城的最高音。

作为唐王朝二百余年间统治中心的大明宫,是长安城内最耀眼的明珠,在时光的尘埃中,明珠不仅仅是蒙尘,还遭到了时光流水最残酷的破坏——支离破碎。可后人有无限的缅怀和不甘心。蒙尘了,那就把它擦洗干净;支离破碎了,那就想办法去修复。于是,耗费巨大财力、物力和人力的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重新营建起来。

到达位于西安市北郊的龙首原,也就到了大明宫遗址所在地。“九天闾阖开宫殿,万国衣裳拜冕旒”,这是我们常引用来形容大唐气势的诗句,源自当年王维的《和贾舍人早朝》,为描写大明宫的大朝会盛况而写。从诗句的描绘中,我们就可以感受到大明宫之大,气势之恢宏。

拥有着11座城门的大明宫非常之大,有我们今天所见的北京故宫五倍大。屋宇多栉比鳞次,行走在其间,初来者,迷失在其间的人肯定比比皆是。

至于宫的气势,我们光看大明宫的正南门,唐王出行的主要通道——丹凤门就可以知道了。这是一座非常壮观而秀丽的大门,有五个宽度近10米的门道,纵深达23米之广,用砖包砌的夯土门墩呈现耀眼的明黄色,上面架横木,修建门楼,粉墙黛瓦、朱门大柱、雕梁画栋组成的门楼,仿若九天仙宫,宫门外是宽达176米的大街。

当你位于如此宽大的街上,面对如此壮观而秀丽的大门,无论是视觉上还是心理上都会产生巨大的压迫感,感觉到自己无比渺小,而站在门楼上的人会无比高大。多具有威慑力的地方,难怪这里会成为唐朝皇帝登基和举行朝外大典的场所。

而今,丹凤门已经重建,成为进入兴建后的遗址公园的“迎宾门”。秀丽有余,壮观不足,破镜难圆,碎珠难复。在丹凤门的内部看完大明宫与丹凤门的多媒体展示,以及大明宫的出土文物后,站在遗址参观平台,看着四周空空,鳞次栉比的屋宇都没有了的时候,只能回忆着史料,去追忆它曾经的风采。

唐时丹凤门往北,走过一个大广场,便到了大明宫的主殿含元殿,而今变成含元殿遗址保护区。“左右立栖凤、翔鸾二阙,龙尾道出于阙前,倚栏下视,南山如在掌中。”这是唐人对其的描述,成为今人追忆其风采重要的记录。“倚栏下视”,看到的是三条绵长起伏的龙尾道,精美而庄严,说明含元殿地势之高。有“南山如在掌中”的感觉,是因为融入了唐朝统治者的自信而生发出的风格大气、雄浑、端庄、沉稳的建筑。地势之高能给人“仰之弥高”的心理感觉,背倚的高大栖凤和翔鸾二阙给人强烈的心理暗示。

这里是唐皇执政,文武百官、中外使臣办公的地方,机关重地,少不了守卫森严,“每元、朔朝会,禁军御仗宿于殿庭,金甲葆戈,杂以绮绣”,可以说是围得水泄不通。这架势足以让人望而生畏,无论是当年放声咏唱着“脉脉广川流,驱马历长洲。鹊飞山月晓,蝉噪野风秋”入朝的上官仪,还是痛苦地感叹着“上堤马蹄滑,中路蜡烛死。十里向北行,寒风吹破耳”入朝的白居易,他们都把唐人自信无畏的风姿展现。

“文武缨佩,蕃夷酋长皆序之。仰观玉座,若在霄汉。”则记载大唐雄霸四海,让八方臣服朝拜的场面。真是“千官望长安,万国拜含元”!这样的盛世局面,在中国史上是少有的。

含元殿的气势惊人,同时它也是一座美丽的宫殿。沿着宫墙遍植柳树,“万树垂杨排御沟”“寒食东风御柳斜”“千条弱柳垂青锁”,它们组成了大明宫的春天最亮丽的春色,从而有了“鸡鸣紫陌曙光寒,莺啭皇州春色阑”“尚衣方进翠云裘”“九重春色醉仙桃”。

宫殿难再,明珠难复,这柳色之景是可以构建的。不知大明宫遗址公园圆满完工后,这皇城柳色可否重现人间。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是千古唐帝王李世民常对侍臣说的话,千古良臣魏徵成为帝王眼中一面高悬的明镜,使他得以明得失兴替,大明宫,这座他在位时所修建的宫殿,“如日之升,则曰大明”,何尝不是一面高悬的明镜?以它为镜,后人在追忆中知兴替。

尾 声

阿房宫、长乐宫和大明宫,作为王朝的宫殿,和王朝的命运紧紧相连,它们往往随着王朝的灭亡而遭焚毁,再经过千年的变迁,宫阙万间做了尘土,无论是重建还是作为遗址保护起来,深深宫墙都只是成了可以去遥想和追忆的风华。即使它们能完好无缺地保留到今天,也不过成了纯粹的光鲜与亮丽,代表不了秦、汉、唐令中国人骄傲的荣华,真正有血有肉的秦、汉、唐已经远了。走近重建后的阿房宫,寻找作为遗址保护起来的长乐宫,徜徉在以新面貌出现的大明宫遗址公园,它们矗立于此,任凭这些文明符号经过千年时光的洗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