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罗棋布。一家家书店散落于这个城市的各个角落。有人将其喻为城市的隐秘花园,精当而又新颖。在这些小小的幽静的花园里,人们怀着闲适的心情,自由地赴约。寂静与相视,是极为默契的交流。
此刻,我的目光徜徉在上海最大的旧书店——新文化服务社内,倏忽间,会与我心仪的书撞个满怀。这家旧书店隐没在纵横交错的石库门弄堂深处。这就显出它的独到之处。其所谓大隐隐于市,不显山不露水。书店的文化,与上海的建筑文化丝丝入扣。这也是旧书的气脉与旧居的情愫息息相融。
上海的石库门已渐渐消逝,遂将成为历史的记忆。那些花式弯曲的铁格栅,斑驳褪色的红砖墙,镶着铜门环的漆黑深沉的大门。这是海派建筑文化的精髓。人们的怀旧,弥漫着一种淡淡的失落与眷恋。这家旧书店靠近打浦桥瑞金二路,从路口进弄堂,在石库门老房子群落中左拐右弯。外省人谓上海的弄堂犹如迷宫,寻找门牌甚为不易,因为它不是沿马路的街面店,原先路边弄堂口就没有店牌。也许是因为不少人曾找错,陷入迷宫者太多的缘故,后来才在弄口挂了一块“新文化服务社”的小木牌。一般人不知道这究竟是一家什么店,顾名思义,会想到可能是出售学生文具或打字复印的誊印社吧,不会与旧书有什么瓜葛。假如你初来乍到,要找这家旧书店,最好请本城的书友作向导,否则十有八九摸不着门。
我是这家旧书店的常客。书店营业员均是上海旧书行业退休的老职工。这就是我的福分了。我会在淘书的间隙,与他们闲聊。既可休息一下眼神,亦轻声细语地讨教一些旧书的版本知识。碰巧了,还会遇上八旬老人吴青云先生。吴老先生原是这家书店的“掌门人”,如今已退休。赋闲在家,却仍闲不下来,因着对书店难以割舍的一份感情,他隔三差五来书店走走,帮着为旧书旧刊估估价,回答一些读者的询问。这看似很简单,然而没有在旧书业浸淫三五十年光景,是无法胜任的。像吴老先生这样的旧书业“老法师”,在上海滩已是凤毛麟角。上世纪四十年代,吴先生就自营旧书店。至五十年代公私合营,吴先生随着一大批私营业主并入了上海旧书店,店面在繁华的淮海路上。后调整网点,迁入长乐路,挂“新文化服务社”牌子,仍顾客盈门。前几年遇市政动迁,店面遂又搬到了瑞金二路石库门弄内。多次迁移,书店却富有磁性,老顾客没有丢失,一站站全带了过来。这就是新文化服务社的历史渊源,也可以大致看出上海旧书业蹒跚而过的路径。
书店为三层石库门旧房子,两百多平方米。一层店堂内几十只大书架,分门别类陈列着各类旧书,几个库房还存有十多万册旧书刊。从解放以前的刻本碑帖、旧平装文学书、老期刊、外文书,到解放后各个时期的旧书旧刊及特价书刊,应有尽有。有的读者在此买到了一八六四年外文原版的《莎士比亚全集》,有的买到了文学大师茅盾、巴金的集子的民国版本。
“偷得浮生半日闲。”我常常独自悄然而至。一路上内心怀着喜悦,如赴一次久别的约会。在书店无论时间长短,我总会收获多多。我藏书中的很大一部分即来自这家书店:民国版的冰心《寄小读者》、金仲华主编的《永生》周刊、《新诗歌》杂志,还有全套的《新文学史料》、《文汇月刊》等,以及施蛰存、黄裳的签名本。我想,假如有哪个爱淘旧书的读书人,就居住在这条弄堂内,那真会让我羡慕死了,其状犹如“老鼠跌进了米缸”也。
旧书店在上海已然衰落式微。除这家外,尚有六七家规模较小的旧书店,仍在城市的各处渗淡经营。旧时的上海,是全国旧书业的半壁江山。众多的文化出版机构,如墨海书馆、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等傲然盘踞。三十年代,以鲁迅为旗手的文化人集聚在此。这些都是上海旧书业繁荣的佐证。郑振铎、靳以、巴金、辛笛等一袭长衫,在旧书店里不期而遇。还有常出入旧书店的,租住在石库门二层阁里以写作为生的“亭子间作家”,亦构成了当时上海海派文化独特的风景。
旧书店与石库门,是上海人怀旧的诱因,都承载着一代人的梦想与意蕴。为了重拾这些旧梦,书店在店堂内专门辟出一间小室,开设了“店中店”,将一些有学术价值、版本珍贵的旧书旧刊,特列于此,请研究人员,大专院校的教师、学者优先进入。书店还成立了“淘友俱乐部”,为旧书寻觅更多的知音。
这家旧书店,这座城市的花园,委实是太过隐秘了。然而,书店与周遭石库门房子相处得十分和谐。我想,旧书店就应开设在城市的腹地,又远离喧嚣的幽僻之隅。它不靠浮华招徕顾客。它不事张扬,一味地内敛。它的魅力源自历史厚实的沉淀。
林语堂先生曾说:要新思想,可到旧书中去找。我就去找了。在石库门弄堂内,在旧书店隐秘的花园中,我看到的就是这样一本本书,书中盛开着一瓣瓣思想的花朵。我的内心,亦油然盛开着一瓣瓣思想的花朵,这无法言说的愉悦与感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