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有机会到首钢北京石景山老厂区,就会在长安街最西头儿首钢东门南侧,看见一座很显眼的高层大楼。
这就是首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简称“首钢国际”。
首钢国际的前身就是首钢设计院,是首钢技术参谋部,曾经为首钢的技术改造和创新做出过巨大贡献。
首钢设计院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51年。当时的石景山钢铁厂为了技改项目成立了设计组。后来随着炼铁高炉改造和炼钢转炉的新建,发展为设计科。1958年扩大为设计处。1973年,正式建院。20世纪80年代初期,首钢在全国钢铁企业中率先实行承包制,开始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1994年,首钢的钢产量由年产一百七十八万吨扩大到八百二十四万吨,跃居全国同行业第一。在此期间,首钢设计院完成了大中型钢铁厂及其配套项目、引进二手设备技术改造等大型工程设计,不断进行技术攻关,扩大人才队伍。到1994年,拥有两千七百多名工程技术人员,成为全国最大的钢铁设计院之一。
承担着首钢京唐公司总体设计任务的,就是首钢设计院。
还是让我们先认识一个人吧!
何巍,祖籍陕西,1964年出生于石家庄,毕业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1985年到首钢,时任首钢设计院院长。
他初到首钢,正是在全国钢铁企业中率先推行承包制改革,开始向北京以外的地区扩张的时期。首钢设计院先后担负了在河北迁安建设冀东钢铁大厂和在山东济宁建设齐鲁钢铁大厂的设计任务。
但是进入国家第九个五年计划期间,这些重大工程因为国家调控等种种原因相继下马。后来钢铁市场疲软,首钢遭遇了暂时的困难。1996年首钢调整了企业发展战略,实行内涵式发展,维持年产八百多万吨钢的生产能力。如火如荼的十里钢城开始进入了相对低迷的时期。随着“要首都还是要首钢”的呼声日起,首钢在北京石景山下老厂的发展受到限制,逐渐萧条起来。因为首钢设计院依托首钢发展,工作量不饱满,曾经灯火通明的大楼越来越沉闷。低沉的阴云笼罩着石景山,也弥漫在每个科室和走廊。
第十个五年计划期间,首钢开始思考向何处去。因为首钢的钢铁主业受到限制,所以只能转头探索发展芯片、机器人和触摸屏一体机等不冒烟的非钢产业,提高科技含量。未来的首钢不姓钢!祖祖辈辈靠炼铁炼钢生存和发展的首钢人,仰望着叹息的高炉和皱眉的厂房更是一片茫然。
首钢设计院原本是钢铁设计院,不发展钢铁,还要设计人员干什么?
大批人才开始流失——
有的到民营企业;
有的自己开公司;
甚至连一些重要部门的技术人才也“孔雀东南飞”了……
仅仅是首钢设计院吗?
从1991年到2000年十年间,首钢引进大专以上的高校毕业生六千一百九十五名,因为种种原因离开的就有三千零七十八名,流失率为百分之四十九。其后的五年中,进入一名大学生的同时流失一点七八名。2000年,首钢技术研究院的六个博士生全部都走了。
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外国记者提出“北京西部污染严重,外国运动员来了需要戴口罩”,矛头直指首钢。社会上“要首都还是要首钢”的呼声更加强烈。首钢也在分析怎么走。在北京石景山老厂区扩大产能显然不可能了,必须重新考虑战略定位。首钢从自身的历史优势和十多万干部职工的切身利益出发,确定了优先发展钢铁主业的道路,开始在北京以外谋求新的发展空间,果断提出了一业多地的战略构想。
未来的首钢还姓钢。
这个构想的具体项目,就是尽快建成两大决定性的工程:一个是依托首钢矿业公司,在河北唐山迁安西部半山区古老的沙河滩上建设河北首钢迁安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简称“迁钢公司”。这里有首钢自己的矿山,已经形成一定的采矿、选矿和烧结的能力,过去通过火车运到北京石景山老厂区炼成铁水后进行炼钢,现在直接把生产能力摆在迁钢,就地发挥优势。该项目总体规划年产钢四百万吨,先干二百万吨。另一个就是依托秦皇岛首钢板材有限公司,在秦皇岛西北部山区抚宁县杜庄镇的乱石滩上,建设秦皇岛首秦金属材料有限公司,简称“首秦公司”。
为什么两地一块干?
一是,首钢经历了长达八年的徘徊,还维持在原来的年产八百多万吨钢的生产能力,全国其他兄弟钢铁企业都在抢抓机遇迅猛发展向千万吨钢迈进,而且都是现代化的板材,必须奋起直追;二是,北京申奥成功,势必对北京的环境提出更高的要求,首钢势必面临更多的压产,处境更加艰难。尽管一下兴建两座大型钢铁基地,面临着资金压力大、建设压力大、施工压力大等问题,但是没时间犹豫,没时间等待,必须两大工程并举,全力以赴推进。
“一业多地”的构想,为首钢找到了渴望已久的自身发展道路。
两钢一块干,这为首钢设计院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能不能满足需要?
竞争能力在什么地方?
能不能完成?
怎样完成?
…………
2003年春天,这两大新建钢铁基地要同时以最快的速度开工,对首钢压力很大,对首钢设计院的压力更大。
当时,首钢设计院只是承担企业内部的技术改造任务,从没承担过全系统在内大型钢铁厂的设计工作。两个项目同时开展,如何协调组织,对他们来说是个历史性的考验。
如何做到不辱使命?
如果还按原来那样按部就班,显然是难以胜任的。必须打破常规,以冲天的干劲,全院上下拧成一股绳,各专业各部门紧密配合,才能完成各项设计任务,确保按时施工。
何巍在全院干部大会上明确地提出了“两大工程并举,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号召,得到了全院一千多名干部职工的积极响应。人手不够用,他们就外聘人员;时间紧,他们就加班加点。尽管时间紧任务重,但是压抑了多年的热情火山一样迸发出来。每个人都是早来晚走,各项工作,齐头并进,涌现出了大量的先进人物和感人事迹。直至深夜,每个窗口还亮着灯光。
通过三个月的共同奋战,前期施工图纸设计出来,完全满足两大新建钢铁基地开工建设的需要。尚未完成的施工图纸,也采取与施工企业衔接的方式,穿插进行,在开工后四个月全部告竣。
两座新建的钢铁基地由图纸变成实体,巍然屹立在长城脚下,使首钢突围迈出了关键性的步伐。这种突围,不仅仅表现在建设速度和质量上,还表现在从棒材生产向板材生产转移的现代化产品上。
迁钢的2160毫米热轧生产线和首秦公司的4.3米宽厚板生产线,是首钢结构调整的标志性工程。
首钢的板材生产是从1987年开始的,真正代表首钢实力的是建设迁钢2160毫米热轧薄板生产线以后。该工程是迁钢的第二步工程,2005年4月11日动工,12月18日热轧机组就成功地轧制出第一卷热轧卷板,圆了首钢几代人的梦想,标志着首钢结束了只有棒材没有板材的历史,实现了具有历史意义的突破。
这是首钢脱胎换骨的重大变化。
两大新建钢铁基地建设,锻炼了首钢设计院这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不仅攻克了许多难以克服的施工难题,也攻克了许多技术难题。
迁钢2160毫米热轧薄板生产线的热轧机箱型基础设计,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该箱型基础八十米宽,四百米长,十米深,如同一艘航空母舰。箱体内部水、电和气压等系统结构相对复杂,如果从外国引进需要三千五百万元人民币。迁钢决定委托首钢设计院自主设计、自主研发。他们先后考察了宝钢、太钢、马钢等兄弟钢铁企业,并对自己的力量进行了综合分析,不仅出色地完成了全部设计任务,而且缩短了工期,还给迁钢节省两千万元,获得了自主知识产权。
2003年3月,正当两大工程并举时,首钢又提出了挺进曹妃甸,建设海上钢城的战略构想。尽管当时国家还没有正式批准首钢搬迁调整,但首钢已经开始“三通一平”的前期准备工作了。
2003年6月,时任中咨公司总经理包叙定专程来到首钢。
8月,时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国宝也来到了首钢。
这两位特殊的客人带来的是同一个使命: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过几天要听取首钢搬迁调整情况的汇报。
他们实际上是打前站来了。
搬迁调整?这是首钢人第一次听到这四个异乎寻常的字眼。
这次国家提出搬迁,何巍是第一次听到这个信息。
2004年8月,国家发改委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在新大都宾馆召开了首钢搬迁评估会,面对环保专家提出的建议,首钢主动接受了世界钢铁企业史上从来没有过的整体搬迁。会后首钢用一年的时间考虑,对建设什么样和建多大规模的新厂有了基本的概念。这就是建设以汽车钢、电工钢为定位的国际一流现代化企业。
岁末,首钢设计院根据整体搬迁的思路,围绕着产品设备和整个工艺配置拿出了一个初步规划方案。方案的实质,就是“保留一半,搬迁一半”。具体内容实际上是遵循了原来徐匡迪等院士、专家们提出的在北京石景山老厂区压缩四百万吨,在北京以外的地区新建四百万吨,然后进行环境治理和产品结构调整的思路。这个初步规划方案应该说水准是高的,产品品种主要定位是热轧和冷轧两条生产线,最终形成八百万吨钢的生产水平,实现整个工艺技术和技术装备水平的全面提升。说白了,就是这边压多少,那边形成多少,局部保留、局部搬迁。
但是,如果这么做下来,只是满足了首钢十多万干部职工还留在北京的心态;即使留下四百万吨,首钢也难以获得真正的发展,难以支撑市场竞争的要求,难以养活十多万干部职工。社会上“要首钢还是要首都”的呼声日高,首钢人潜意识地感到可能要搬迁,但是却从来没有想过要整体搬迁。整个思路还是围绕着北京石景山老厂区打转转,还没有真正从狭小的天地跳出来,形成一个广阔的思路。
首钢的搬迁,其实并不是简单地从北京石景山老厂区搬走了,而是按照现代化钢铁行业的发展规律,按照国家意志,重新打造了一个新首钢。这个新首钢,在提升国家钢铁工业的竞争能力的关键性产品上,顶替进口产品,具有深远的意义。
2002年底,何巍陪同首钢领导第一次到曹妃甸考察,实际上那时首钢已经意识到在北京再这么发展已经有问题了:首钢所有的铁矿石都依靠迁安矿区支援,现在铁矿石资源已经接近枯竭,挺不了多长时间就得用外国矿。用国外的矿运输问题老也解决不了,人工费、水电费等生产成本就会不断上升。国家不批准上新项目,首钢又是普通的钢材产品,继续这么维持下去,北京石景山老厂区早晚有一天会撑不住的。
从2002年底和2003年初开始,首钢和唐钢的两家设计院就已经在一起做曹妃甸建设新厂的具体规划了。国家提出了明确要求以后,这项工作也就逐渐摆到台面上来。他们最初的想法是在2004年上半年搞出规划,下半年开始填海造地。
整个设计院办公大楼第三次灯火通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