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首钢京唐公司的整个方案咨询论证过程中,争议最大的是该不该建设两座五千五百立方米特大型高炉。
为了设计和建设这座特大型高炉,首钢京唐公司曾经论证了长达一年半的时间,而且有大量的专家参与了国内外的调研考察,应该说相当部分的专家和企业管理人员是不同意建设这么大高炉的。
第一个理由,在我们国家没有这样的先例。
第二个理由,未来的炉料条件是否能适应高炉的需要。
第三个理由,特大型高炉的投资成本远远高于小型高炉,等等。
其中,代表性的观点是:
“我们国内的铁矿石资源和煤炭资源条件不足以支撑高炉大型化,特别是不适宜五千五百立方米的特大型高炉!如果完全进口国外的资源,受到别人的限制就多了。高炉的资源应该由国家掌控,否则会受制于人,给我们钢铁业的发展带来威胁!”
“采用四千立方米高炉,国内国际两方面的资源条件都可以支撑,而且在宝钢实验已经取得了成功,是一条平稳、没有风险的道路。而五千五百立方米特大型高炉在中国没有,设计、建设和管理规律还没有被认识,是一条充满风险的道路。一旦出了问题,后果不堪设想!所以一定要慎之又慎,否则会吃苦头!”
…………
争议!争议!还是争议……
这种暴风雨一般的争议,给首钢京唐公司的设计者们带来了极大的压力,面临着两难抉择。因为这场争议不是高炉容积的大小问题,而是重大的经济和政治责任问题。
钢铁企业是现代化的工业大生产。从炼铁、炼钢到轧钢,不是一个工程,而是系统工程。高炉出铁水,是第一道工序,一旦出了问题,后面的炼钢、轧钢生产都无法进行,整个钢铁厂就会陷入瘫痪。
果真出了问题,就会被指责为:
“胡干,蛮干!”
“不尊重科学!”
“好大喜功!”
…………
创新是科学,也是挑战。
科学就是科学。
科学是一加一等于二,绝不能等于二点一。
科学不是搞宣传,不能光靠豪气,不能靠拍胸脯说大话。
科学要有勇气,更要有能力。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必须承认差距。即使有能力,也要通过工业化和生产验证。
创新又分为两种:一种是集成创新,把国内外的先进技术拿来,自己再进行汇总;另一种是自主创新,完全由自己设计、制造、安装、建设。既然集成也是创新,不仅可以省钱、保险、省力,还可以少承担责任,何必要承担巨大的风险,进行自主创新呢?
这种抉择,取决于一念之间。
如果稍微顾及风险,就会选择前者,放弃后者。
他们有过犹豫吗?
有过!的确有过!
但最终还是坚持了自主创新的道路。
首钢京唐公司十分重视这些院士和专家提出的善意意见和建议,并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研究,认为:
第一,有些院士和专家们的担心,在一定意义上来说是有道理的。因为资源本身对大型高炉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条件。但是日本的资源和中国的资源不可同日而语。日、韩等国的钢铁企业的资源是单一的,完全依靠国外进口。曹妃甸新厂,可以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一种是国内资源,另一种是国际资源。中国的铁矿石和焦炭资源是相对丰富的,完全可以支撑特大型高炉的运转,不是完全依赖澳大利亚、巴西等国的海外资源。高炉虽然受到一定的资源制约,但是高炉大型化是发展方向,容积五千立方米以上的特大型高炉主要集中在日本,有它独特的优势,就是按照吨钢计算一次性投资最小,运转效率高。首钢京唐公司在沿海建厂,可以充分发挥高效运转的效能,产品跟日、韩等国家的钢铁企业竞争也是有竞争力的。
第二,设计和建设五千五百立方米特大型高炉,是钢铁企业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首钢设计和建设过一百多座高炉,经过多年积累已经具备了挑战五千五百立方米特大型高炉的经验和能力,现在又有这样一个历史性的机会,应该把这种内在能力充分发挥出来。搞了一辈子钢铁,总要干成几件事。抓住这个机会,就能把已经认识的东西推进历史性的一步;如果失去这个机会,就会失去一次攀登科技高峰的机会,成为历史性的遗憾。
争论不解决,就无法进行总体设计,就会耽误首钢京唐公司的工程进度。
为此,首钢京唐公司决定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冶金部副部长殷瑞钰带领原首钢、唐钢领导朱继民、王天义、王毅以及工程设计人员,围绕着高炉大型化所产生的争议焦点问题,再次到日本新日铁和韩国浦项两大钢铁公司进行专题考察。
特大型高炉,是世界炼铁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公元1860年以前,世界上高炉的最大容积一般都在三百立方米以下。19世纪末期,高炉容积扩大到七百立方米。20世纪初期,高炉容积扩大到一千到三千立方米。70年代后,高炉容积扩大到四千至五千立方米。高炉从开炉到点火到大修,单次炉役可以连续运转到十几年以上,经过数次停炉大修,炉龄还可以更长。
世界上容积大于两千立方米的高炉已经超过一百五十座,容积大于四千立方米的高炉约四十座。随着国际钢铁竞争日益激烈,工业国家也在不断调整,淘汰落后工艺,降低成本和消耗,日本和西欧等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建成一批容积在五千立方米以上的特大型高炉,最大容积已经达到五千七百七十五立方米。
德国蒂森钢铁公司斯韦尔根厂二号高炉,容积五千五百一十三立方米。
1974年底,前苏联在乌克兰加盟共和国的克里沃罗格钢铁公司,建成了容积五千零二十六立方米的九号高炉,这是该国第一座容积在五千立方米以上的高炉。1986年4月,前苏联又在沃洛格达州的俄罗斯北方钢铁公司切列波维茨钢厂建成了容积五千五百八十立方米的五号高炉,一度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高炉。
1992年9月,韩国浦项光阳钢铁厂投产的四号高炉,扩容到五千五百立方米,成为本国最大的高炉。
据英国《金属导报》综合统计,截止2007年首钢京唐公司开工后,日本已经开炉的十一座容积五千立方米以上的特大型高炉是:
日本新日铁大分制铁所一号高炉,容积五千七百七十五立方米
日本新日铁大分制铁所二号高炉,容积五千七百七十五立方米
日本新日铁君津制铁所四号高炉,容积五千五百五十五立方米
日本新日铁名古屋制铁所一号高炉,容积五千四百四十三立方米
日本钢管公司京滨厂二号高炉,容积五千立方米
日本钢管公司福山厂四号高炉,容积五千立方米
日本川崎钢铁公司千叶厂六号高炉,容积五千一百五十三立方米
日本川崎钢铁公司仓敷厂四号高炉,容积五千零五立方米
日本住友金属工业公司鹿岛厂一号高炉,容积五千三百七十立方米
日本住友金属工业公司鹿岛厂三号高炉,容积五千三百七十立方米
日本神户制钢公司加古川厂二号高炉,容积五千四百立方米
日本特大型高炉林立,而中国还处于零地位。
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啊!
在国内争论不休的问题,在外国早已成为无可争辩的现实。
通过这次考察发现,日本和韩国的钢铁企业的原料条件其实并不如首钢京唐公司好,只是它们大型化高炉多一些,生产操作经验比首钢强一些。况且同样的物料条件,容积四千立方米与容积在五千立方米以上的特大型高炉没有多大区别。客观地说,首钢在炼铁的操作水平方面不低,这是本身就掌握和拥有的能力。只要建成特大型高炉,并在运行后不断积累经验,我们中国人,我们首钢人,我们首钢京唐公司人,完全可以驾驭特大型高炉。
不虚此行啊!
大家考察回来后,逐项进行研讨,拿出分析意见,最后一致确定:要上,就要上两座容积五千五百立方米的特大型高炉。
这是一个非常关键性的环节。
这个环节确定了首钢京唐公司整个工艺装备的配制!
尽管争议颇多,但是首钢京唐公司最终还是选择了一条充满风险的道路,一条充满荆棘的道路,一条责任重大的道路,一条自主创新的道路,也是一条充满希望的道路,一条鼓舞人心的道路。
朱继民回忆说:“但是真正认识这个问题还是到日本新日铁考察之后,发现日本的特大型高炉是一步一步改造升级起来的,它走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其运行水平代表了世界高炉的发展趋势。我们首钢的炼铁水平不能说是全国第一,但是起码属于领先地位,完全有能力驾驭这种特大型的高炉。我们的设计人员在一年半的时间里,用大量的数据和模型来论证可行性。他们先后向我汇报过六次之多,通过对日本新日铁、韩国浦项,包括国内的宝钢、鞍钢、武钢进行系统考察,最后才做出了这种具有挑战性的选择。这种选择也与自己的政治生命息息相关。万一失败了,就意味着整个钢厂六百多亿元的投资陷入瘫痪状态。我想我个人的政治生命也就到此结束了,愧对我们首钢广大干部职工的希望,也无法向国家交代!但是我想,首钢人应该站在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技术前沿,我们才能创造出属于我们中国钢铁工业的辉煌和骄傲!我们宁可冒再大的风险,也要把这项技术掌握好,把这座特大型高炉建起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