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没有喊出来的口号

没有喊出来的口号

时间:2023-01-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北京未来的发展,首钢人以壮士断腕的非凡毅力与魄力,果断地停掉一座拥有九十一年辉煌历史的十里钢城。这次全面停产,涉及到首钢北京石景山老厂区正在运行的炼铁厂的一号、二号、三号等三座高炉,焦化厂、第二炼钢厂、高速线材厂和中厚板厂等最后的涉钢系统。全面停产的最大危险,就出在这些“能源养分”上。这是国家对首钢提出的最后期限,也是首钢钢铁主业告别北京的最后期限。

2010年12月,正当首钢京唐公司逆着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投入艰难生产运营的当口,首钢北京石景山老厂区涉钢系统全面停产!

为了北京未来的发展,首钢人以壮士断腕的非凡毅力与魄力,果断地停掉一座拥有九十一年辉煌历史的十里钢城。这在世界钢铁工业发展史上前所未有,震撼着十多万现代钢铁产业工人的心灵。

这是首钢北京石景山老厂区自建厂以来的第九十一个冬天,也是最后一个冬天。

担任停产总指挥的是时任生产部长李岩,他向我们讲述了这段异乎寻常的停产经历,颇有一种“有惊无险”的味道。

这次全面停产,涉及到首钢北京石景山老厂区正在运行的炼铁厂的一号、二号、三号等三座高炉,焦化厂、第二炼钢厂、高速线材厂和中厚板厂等最后的涉钢系统。从12月16日上午10时,所有的班组核对时间后,首先是一号高炉停风,停产工作正式拉开序幕,一直到21日下午6时,焦化厂四号焦炉最后一炉焦炭出炉结束,共一百二十八个小时。前一天炼铁厂的二百多名员工已经相聚在三号高炉前,举行了隆重的停产仪式。壮别的风暴,开始铺天盖地地席卷着整个石景山。

在外行看来,全面停产是非常简单的事,停电熄火就万事大吉了。其实则不然。一次性停产四百万吨钢铁产能,在世界上尚属首次,没有任何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完全靠自己摸索,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最大的考验,是避免发生爆炸事故。

来过首钢北京石景山老厂区的人都会发现,所谓十里钢城其实就是一个庞大的管道网络的世界。这些如同人体血管一样纵横交错的管道,粗细不一。小的直径有碗口粗,大的直径足有两米。这些管道分别来自焦化厂、动力厂、电力厂和氧气厂等不同辅助系统,向高炉和转炉输送风、水、电、蒸汽、煤气等七大类“能源养分”。全面停产的最大危险,就出在这些“能源养分”上。这是因为:风、水、煤气等物质在正常生产时处在平衡状态,而全面停产时就打破了这种平衡,很容易发生爆炸事故。

以炼铁高炉为例,按照高炉操作规程规定,高炉顶部温度不能超过二百五十度,氢气密度不能超过百分之六。正常情况下,高温的热风从炉体下部上升时,要经过一层层原料,温度就逐渐降低了。如果全面停产,随着原料减少到零,顶部的温度就容易迅速上升,此时需要打水降温,但打水会产生氢气,一旦氢气超过百分之六,就容易发生爆炸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在高炉停产过程中,需要一边打水,一边检测氢气的含量,稍有不慎就会发生爆炸,而留在管道里的高炉、转炉和焦炉的煤气,则需要吹扫和置换,以免这些无色无味的气体残留在管道中发生爆炸。

停产面临着许多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是由于停产在即,内部设备不能大修,很多都维持在使用状态;二是由于许多技术骨干都到新基地去了,人力严重不足。于是,首钢从2009年就着手停产的各项工作,生产部特意从各部门抽调了十多名技术骨干,并制定出了各项精准的停产程序和操作规程。比如对煤气系统安全停产的方案研究,仅仅一个月的时间,就进行了三十多次。此外,他们不仅提前对参加停产的人员进行了多达两万一千多人次操作资格培训,还制定了九十五项有别于正常工作的操作规程,对三百六十八个影响停产的阀门进行了性能测试,并制定了十六个紧急预案。

是啊,在短短的五年内,将一个地处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的大型钢铁企业整体搬迁,即使是在西方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也是不可思议的,被认为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对在岗的广大干部职工来说,每一次停产都是一次百感交集的时刻。从理智上讲,大家都知道首钢涉钢企业应该停产,但是从情感上来讲却又难以割舍。因为这里毕竟是首钢十多万干部职工工作多年的岗位,毕竟是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家园啊!朝夕相处的企业停产了,端饭碗的工作单位没有了,他们有一种巨大的失落感。

按照国家发改委的批复精神,2010年底首钢在北京石景山老厂区的所有钢铁主业都要全面停产,也就是说承担剩下四百万吨钢产量的有关钢铁企业也要全部停产。这是国家对首钢提出的最后期限,也是首钢钢铁主业告别北京的最后期限。

中厚板厂,是首钢北京石景山老厂区钢铁主业全面停产的第一个企业。

12月28日,是该厂正式停产的日子!

27日12时零5分,职工们轧完了最后一块板材后,首钢中厚板厂开始进入停产程序。全体干部职工整齐列队,面对逐渐冷却的车间,举行了悲壮隆重的停产仪式。

这是历史性的永别啊!

对这次停产仪式,原来厂里有个具体策划方案:就是当首钢总公司领导宣布停产命令后,全体职工要满怀激情地共同喊一句响亮的口号——

今日离别旧家园

明天开创新天地

但是,到了停产的那一刻,这个策划方案却失败了:在场的干部职工谁也没有能喊出上面的口号,取而代之的是一片难耐的沉默,依依不舍的目光注视着顿失轰鸣的生产线,眼角情不自禁地流出了痛苦的泪水。

事后,领导问大家:

“你们怎么没喊口号啊?”

职工们都说:

“我们想喊,确实喊不出来!”

停产仪式结束后,全体职工纷纷与朝夕相处的车间合影留念。

最后留在值班岗位上的是职工陈建春。

他在该厂工作了长达二十四年,经过他的手轧过无数的板材,但是今天这是他轧的最后一块板材!他冷静而精心地轧完最后一块板材,然后停下手,远远望着这块板材,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本来可以走出值班室,与大家一起合影留念,但是直到下午4点交班的时候,才迈着沉重的脚步走出值班室,与最后一块板材合影留念。

停产的善后工作同样繁重。

首钢中厚板厂停产以后,第一项工作就是对全部设备进行清点,对重要文件和软件完成备份;第二项工作就是组成护厂队,实行三班巡逻,防火防盗。

最困难的是人员分流。停产后分流了一百六十人,占在岗职工的百分之四十点三,大多数分赴到迁钢、首秦和首钢京唐公司等新基地去了。为了使这些职工走得愉快安稳,厂里做了周到细致的安排,特意给每一个职工准备了生活和学习用品。失去工作岗位的职工们也愉快地服从分配。有的父母有病,有的爱人要生孩子,都需要照顾。其中一名职工仅仅在爱人生产后七天,就马不停蹄地赶到新基地上班去了。

与此同时,首钢其他涉钢企业也相继进入停产程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