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年高考之前,都会有很多家长带备考的孩子过来做心理疏导。应试教育是中国教育的一大特点,高考是千万莘莘学子在十几年的辛苦学习后的最后一搏。
很多人说,高考是中国最公平的竞争,无论是寒门还是豪门,无论是贫穷还是富裕,上了考场,那考的就是你多年的辛苦与实力。一视同仁,只有分数才能为你代言。对此,我也很认同。所以,我也很理解每一位考生临考时的心理压力。
其实,考生的压力大,除自身的原因外,主要还是来自于外界。有一个面临高考的孩子对我说:“金荣叔叔,我每天最怕的就是面对我妈。我只要和我妈说话,无论什么事她都能联系到考试上,然后就开始唠唠叨叨,张叔叔的儿子又考上了什么学校,王阿姨的女儿又考上了什么大学,我可不能给她丢脸……我在房间学习的时候,她总担心我偷懒,找着各种理由进我房间,一会儿说倒水,一会儿说削了个苹果,一会儿又进来取个东西……”
“我也知道她是为我好,但这时候我总是会觉得有无形的压力环绕在我周围,压得我几乎喘不过气来。最近我在网上看到自杀的视频,有时候,我真的觉得我有点撑不住了。”其实据我了解,很多高三的孩子面临高考,他们已深知自己的责任与面临的挑战,他们更多的也是在努力拼搏。曾有一个高一的孩子跟我说,他有时路过高三的教室,会对里面的学生肃然起敬,里面的每个人都是在低着头认真地做卷子,教室里安静得只能听到笔在纸上写字的声音。这时候,家长过多的唠叨与关注,只会增加考生的心理负担,轻的可能会在考场发挥失常,严重的将会产生心理疾病,甚至酿成悲剧。还有一些家长会有这样一种情形,小心翼翼地和孩子相处,家里不能有任何声音,即使是夫妻间说话也几乎是悄悄的,恨不得打哑语,走路都蹑手蹑脚,和孩子说话也是小心附和,唯唯诺诺,这种家庭氛围同样会让人崩溃。家有考生,家长的心情我也是可想而知,但要怎样才能做到让孩子在轻松、和谐的家庭环境中学习呢?
首先,家长要有一种平和的心态。以前和孩子怎么相处,现在也就和孩子怎么相处,和孩子聊天的时候,聊一些轻松的话题,尽量避免关于学习和考试的话题。在饮食上也不要太过于刻意,做好荤素搭配、营养均衡即可。孩子学习太晚,轻轻地送上一杯热牛奶,不要太多言语,让孩子感受到你的关心就可以了。考前孩子最怕听到父母说的就是:“抓紧时间,别浪费时间,一定要考上某某大学,一定要考好!”“考不好就完了……” “你要考不好,你对得起谁?” “成败在此一举,你一定要……”孩子最想听到父母说的话是:“努力就行,我们支持你!”“我们相信你,尽力就好!”“过程比结果重要!”“休息一会儿吧!”“我们会永远站在你身后,无论成功与失败。”
现在有很多家长都把孩子视为自己的骄傲,亲戚朋友见面的话题就离不开孩子的高考。因此家长一定要谨防滋生攀比心理。不同考生之间都会有个体的差异,家长如果不接受现实,只能让孩子更紧张,更不自信。父母要树立孩子的身心健康比一切都重要的观念,不与别人的孩子对比,多鼓励,多激励。
2014年夏天高考刚结束,我在南湖公园散步时,看见一个高大帅气、穿戴整齐的大约18岁的男孩。他在公园里不停地来回走动,嘴里反复念叨着一句话:“我要考个好大学,我要考个好大学……”是的,这个孩子已经疯了。看着这个孩子,我的心揪成了一团,说不出是什么滋味。我想此刻孩子的父母唯一想的就是:孩子,只要你健康,其他什么都不重要。但时光已经不能重来,他们除了悔恨,除了自责以外,一切都于事无补。
还有就是来自于学校老师和同学的压力。很多高三的老师在面对升学率的问题上,会给考生很多压力。面对这样的情形,我们就把老师的教育当作是对自己的提醒,有些话该听就听,不该听的就不用太过于计较,在遇到比较困难的问题时,可以找心理老师聊一聊,只有胸怀宽广的人才能有所作为,化压力为动力,鞭策自己不断前进。按照自己的计划学习,尽量不要受外界的影响,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高考有效减压的十种方法:
1.健康地开怀大笑是消除压力的最好方法,也是一种愉快的发泄方法。在僻静处大声喊叫或放声大哭,也是减轻心理压力的一种方法。
2.倾听或弹奏轻松的音乐有助于缓解压力。
3.阅读书报是最简单的消遣方式,不仅有助于缓解压力,还可使人增加知识与乐趣。
4.做错了事,要想到谁都有可能犯错误,因而继续正常地工作。
5.既然昨天和以往的日子都过得去,那么今天和以后的日子也一定会安然度过,多念念 “车到山前必有路”。
6.学会躲避一些不必要的、纷繁复杂的活动,从一些人为制造的杂乱和疲劳中摆脱出来。
7.不要害怕承认自己的能力有限,学会在适当的时候对某些人说“不”。
8.超然洒脱地面对人生,淡泊名利,知足常乐。一旦烦躁不安时,请睁大眼睛眺望远方,看看天边会有什么奇特的景象。
9.世上没有完美,甚至缺少公正。我努力了,能好最好,好不了也不是自己的错。
10.在非原则问题上不去计较,在细小问题上不去纠缠,以聪明的“糊涂”舒缓压力。
预祝我们的高考勇士都能取得佳绩,考上理想的大学。孩子们,加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