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丘地处华北平原腹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八年抗战中,日本侵略军为了把任丘变成“大东亚圣战”的兵战基地,始终派重兵驻守,频繁进行清剿和扫荡。
为保家卫国、消灭敌人、坚持敌后游击战争,任丘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了一场波澜壮阔的地道斗争。任丘的地道,以其工程之巨大、构造之巧妙以及在对敌斗争中所发挥的作用,载入了抗日战争的光辉史册。
浩大的任丘地道工程
抗日战争时期,任丘共挖地道1010千米,动土方约150万方,如将这些土垒一道高三尺厚一尺的墙,长度可达10010里,长度和万里长城相当。如西汜水村的地道长15千米,共有30个洞口,十字街还有土坯岗楼;檀(tán)庄的地道,主、副干道俱全,共50个洞口,30个掩体,30个翻眼,20个地下室。这种规模的地道在当年的任丘还有很多。
任丘的地道斗争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完备的发展过程。
地道
任丘地道战发展过程
一、简陋实用的“蛤蟆蹲”
从1939年3月20日开始,日本侵略军为加强对任丘的控制,在石门桥、东关张、苟各庄等公路沿线村镇建立了21个据点,并不断对县城或据点周围的村进行扫荡。为躲避日本侵略军,有的村开始在屋里、院里挖简易地洞——“蛤蟆蹲”。
你知道吗
“蛤蟆蹲”什么样?
先挖个坑,然后上面蒙上土,人躲在里面像
蹲在洞中过冬的蛤蟆,所以叫“蛤蟆蹲”。在抗战初期作用明显,但敌我斗争越来越残酷,“蛤蟆蹲”洞内回旋余地小,大多是一个洞口,一旦被敌人发现,堵在里面,后果不堪设想。“蛤蟆蹲”虽然简陋,却是这场伟大斗争的开始。
冉庄街头地道
二、不断升级的防御地道
1940年至1943年,日本侵略军对冀中抗日根据地先后发动了多次“扫荡”“蚕食”“清剿”,并实行经济封锁,配之以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为把敌后游击战争坚持下去,任丘332个村都挖了地道,但1942年以前挖的地道都是直筒的,没有防毒、防烟、防水设施,洞口也隐蔽得不好,经常被敌人破坏,造成损失。如当时县委书记李光荣的爱人和三个孩子、区干部家属及一名队员在东庄店钻地道时,被敌人发现洞口用毒瓦斯熏死。
地道工事图
1942年,县委又发动人民对地道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勇敢智慧的任丘人民,较好地解决了地道防毒、防水、防烟以及洞口隐蔽等问题。如青塔乡张各庄村把地道挖在墙下,地道分上下两层,敌人在其中一层放毒,就躲到另一层。洞口巧妙地开在牲口槽下、锅台下、水井中、水坑边等敌人难以想到的地方。
为防敌人进入,在地道洞口下面设有陷阱,并设有只容一人钻过去的卡口,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地道里还有寝室、粮仓,常常是地上鬼子闹翻天,躲在地道里的妇女轻松做针线活儿。
小临河的地道人称“三环套月”,地道由围绕居住中心的三条环形干道构成,并有很多支道沟通。一条干道遭破坏,可转移到其他干道隐蔽,必要时还可从外环干道转移到村外。
地道分为上下两层,有效防毒
地道洞口巧妙开在锅台下
水井地道口
三、打击敌人的战斗堡垒
1943年后,任丘人民响应冀中区党委“地道斗争与武装斗争、爆炸运动密切配合”的号召,把原来只为躲藏、防御的地道,改造成为主动打击敌人的战斗堡垒。如傅家村战斗地道里设有单人掩体、作战室,在墙根、碾(niǎn)盘等不易被敌人发现的地方设有射击孔和瞭望孔;陈王庄做到了三通:即天通(房与房之间用梯子相连)、地下通、院户通;史村地道与张村等邻村的地道通过野外地道连为一体,形成联村地道网,作战时互相配合,彼此支援。
任丘县、区、村各级武装力量,把地道斗争与武装斗争、地雷战相结合,使广大农村处处是打击敌人的战场、埋葬敌人的坟墓。用地道打击敌人的战例,当年在任丘数不胜数。敌人对地道战闻风丧胆,每次扫荡,日本侵略军总是强迫伪军走在前面,伪军吓得边走边喊:“我是伪军,千万别开枪!”在全县军民以地道为依托的游击战的打击下,1943年至1944年,敌人的据点就被我军攻克或被迫撤掉了67个,为任丘的解放奠定了基础。
利用地道和其他工事打击敌人
故事屋
美军上尉在任丘亲历惨烈地道战
1945年1月,美军延安观察组的杜伦上尉到冀中根据地考察。日本侵略军知道后派遣重兵而来。当时情况危急,杜伦上尉跟随任丘抗日军民转移到了地道条件较好的培里村。鬼子尾随而来,找到了一处地道口,又是打枪,又是灌烟。地道里,一位母亲为了不暴露大家,紧紧堵住了正在怀中啼哭的孩子的嘴,孩子因窒(zhì)息而死。在地面,房东娄大娘拒绝提供任何信息,被鬼子砍掉4个手指,民兵娄福荣被烧红的铁锨烙死。傍晚,奉命赶来的分区主力与地道里的部队配合作战,打退了日本侵略军。杜伦上尉脱险后,满怀感激和敬意。任丘军民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留下一段感天动地的故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