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
山,宣也。谓能宣散气、生万物也,有石而高。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
【汉字履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一座山的高矮不会让它有什么特色,关键在于是否有仙人居住在这里,使其闻名于天下。说起“山”,学术上的概念是指地壳上升地区经受河流切割而成,一般指高度较大、坡度较陡的高地。按高度可分为高山、中山和低山,按成因可分为构造山、侵蚀山和堆积山。古人可不会把“山”分得这样细,他们直截了当地画了山的形状,“山”字就这样产生了。
甲骨文的“山”字,就像一座由多个高峰组成的山岭形状。《说文解字》上讲:“有石而高。”其意思与甲骨文的象形义相同,所以“山”为象形文字。但为什么要画三个峰相接表示“山”呢?原来,古代的“三”字表示多数,用三峰列而为“山”,便指多个峰峦相连的意思。这是古人用“远取诸物”的办法所创造的一个典型的象形字。“山”字演变为小篆之后,线条变得清晰,但是直到经过隶变,“山”字才成为我们今天看到的模样。
“山”的本义是山峰,引申义有高大、众多等。如“人山人海”。因为山是高耸的,所以后来还引申出“大声”的意思。古时臣子朝见皇帝时,三跪九叩,“山呼万岁”。这里的“山呼”意思是高声大呼。后来,人们在造凡是与“山”的形状有关的字时,都用“山”字旁,如嵩、峻、巍、岭、屿等。
【字里乾坤】
“山”的巨大和其不可撼动的形象,是人们追求的理想性格的象征。普通人可以不必追求自己生得多么伟大,死得多么光荣,但在追求理想的时候,意志却可以稳若泰山、坚定不移,而“坚持”往往能让人更快地接近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