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
雨,水从云下也。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
【汉字履历】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是张志和的《渔歌子》中一句千古传唱的佳句。淅淅沥沥的小雨落在水面上,一蓑衣,一只小舟,朦胧的细雨,风景美不胜收,其意境无以言表。其实,雨和风一样,都是再自然不过的现象。从科学角度讲,雨是天空中的云遇到冷空气之后凝聚成水珠,水珠越聚越大,最后抗拒不了重力因素而落向地面,这种现象就叫做下雨。“雨”与人们的生活及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古代的自然崇拜中,就有祈雨的祭祀。
“雨”字的甲骨文像是天空中降落的水滴,上面一横代表雨云,下面的点滴或短竖表示雨滴。很明显,“雨”为象形字。“雨”的金文和小篆也是承袭了甲骨文的造型。“雨”的本义指雨水,后来用作形容词,表示密集,例如雨注。汉字中凡从雨的字大多与云雨等气象有关,如雷、雾、霜、雪等,这些大多是雨水的其他形态。雨还有丰富的比喻意义,例如“雨过天晴”表示情况由坏变好。“雨后春笋”本来指大雨后春笋旺盛地生长,但人们用其来比喻新事物迅速大量地涌现出来。“雨露”一词比喻施人以恩惠。“雨迹云踪”比喻男女旧情,已成往事。
古往今来有关“雨”的诗词无数,例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雨”表示悲伤的心情;“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这里的“雨”表示保家卫国的情绪;“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其中的“雨”滴滴皆有情;“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这里的“雨”却充满新生的喜悦。人们赋予了“雨”各种情感,雨下落的姿态,凸显了人们各种各样的心情,它成了情感的代言物。
古今人士同是听雨、看雨、感雨,境界不同,感受自然也各异。少年风流,追欢逐笑;壮年坎坷,浪迹天涯;长夜听雨,心如死灰;凭栏倚望,满腹惆怅。雨更像是人生境界的象征。
【字里乾坤】
我国古代诗词歌赋与自然之物的结合,其中所表现出来的人类生存境界和人生态度与中华民族好静的传统性格恰恰相符。西方民族好动,中华民族好静,后者喜欢静观万物,领悟道理,因而对自然物象有了更丰富、更细腻的情感体验和感受。中国人这种喜物、爱物的性格恰恰培养了其注重自身修养的习惯,而此时的“雨”就是人们培养道德情操的媒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