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儒家思想
儒家哲学的核心思想是 “仁”。 “仁” 是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 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 孔子把 “仁” 作为人的最高道德原则、 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 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 形成了以 “仁” 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 包括孝、 悌、 忠、 恕、礼、 知、 勇、 恭、 宽、 信、 敏、 惠等内容, 对后世产生很大的影响。
“仁” 字的基本含义是表示人与人之间的相亲相爱, 即像爱自己一样体贴、 亲爱别人。孔子的仁爱思想, 包含了原始人道主义的成分, 重理性、 道德、 人生的人本主义等, 主要是指 “爱人”。 这里的 “爱” 是爱惜、 爱护之意, 为广义之爱, 即大爱。 孔子 “仁” 学思想的提出在哲学史上是一个具有理论贡献的创新。 他是第一个将 “仁” 提到哲学高度的人,他把 “仁” 这一概念提炼为最高伦理范畴, 赋予广泛的意义, 并把它同 “礼” 有机结合在一起, 组成了他庞大思想体系的核心。
“礼” 是伴随 “仁” 产生的另一重要思想。 孔子所谓的礼, 已经不是周礼的原貌, 而是经过 “损益” 有所发展的 “礼” 了。 他以仁释礼, 提出 “人而不仁, 如礼何?” 把不仁视为礼崩乐坏的主要原因。 他提出 “仁者爱人” 的观点, 用爱人亲人之心推及他人就是仁,这就以血缘为纽带而又不拘守血缘的限制, 从而突破了以血缘为基础的周礼, 把礼推到了社会各阶层。 人殉、 人祭本是古礼, 孔子却斥之为 “非礼” “不仁”, 这反映出礼因为有了仁的精神, 出现了新的面貌。 孔子还把礼列为人人可学的对象, 同求仁一样, “复礼” 也不假外求而完全取决于自己, “一日克己复礼, 天下归仁焉”, 不论门第出身, 职位高低, 谁具有克己复礼的功夫, 谁就是仁人。 从而将治政的途径, 引向诲人自省的道德修养, 形成了儒家政治思想的中心内容。
什么是 “礼” 呢? “登降揖让, 贵贱有等, 亲疏之礼, 谓之礼” “礼者, 尊卑之差, 上下之制也”。 这无疑讲的是周礼。 孔子所主张的礼既有周礼的继承, 又增添了新的内容, 即“仁”。 而周礼是不包含有全新含义的 “仁” 之内容的。
孔子眼见春秋末期的社会大动乱, 想用传统的礼的形式拨乱反正, 但感到原样恢复礼的传统内容不合于其仁的原则和要求, 也解决不了主要问题。 于是采用了礼的形式而变革了礼的内容。 这就把西周奴隶主统治者专门用以维护其专制统治的礼 (即一系列礼仪制度等),改变为密切伦理关系、 改善社会关系、 调整政治关系的礼了。 孔子要人们——包括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 要 “知礼” “立于礼”。 他说, “不知礼, 无以立”, 要人们 “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 非礼勿动”。
孔子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 认为 “合诸侯, 艺贡事, 礼也”。 这反映了他的政治倾向——大一统思想。 他将 “仁者爱人” 的精神融入 “礼” 之中, 将 “爱而无私, 上下有章” 称为 “知礼”。 他告诫统治者要依礼行事, 对人民要 “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 使人民“有耻且格”, 从而遵循礼的规则。 “以礼会时, 夫民见其礼, 则上下不援, 不援则乐, 乐斯毋忧, 以此恕省而乱不作也”, 从而达到和谐的 “礼治” 境界, 即 “至礼不让而天下治”。
孔子提倡 “复礼” 收到了一定效果。 所谓 “仲尼为政于鲁, 道不拾遗” “孔子弟子七十, 养徒三千人, 皆入孝出悌, 言为文章, 行为仪表, 教之所成也”。 由上可知, 孔子思想的主流不是复古, 而是改良和革新。 孟子称孔子是 “圣之时者”, 是很中肯的评价。 孔子实际上是借恢复周礼的口号, 托古革新。 孔子虽然 “知其不可而为之”, 到处碰壁, 困难重重, 但主观思想上也有合理的积极因素。 他用 “仁德” 赋予 “礼” 以新的内容, 而并不机械地照搬一切繁缛的礼仪形式。 他把殷周统治者借天命和神权建立起来维护统治秩序、 等级制度的一切典章制度, 用现实生活中的人道主义和理性主义加以合理的改革和解释, 推陈出新, 使人们乐于接受, 从而调整已经混乱的社会秩序, 建立一个和谐讲 “礼义” 的社会。
(二) 道家思想
道家哲学思想的核心是 “道”。 “道” 究竟是什么呢? 归根到底, “道” 是宇宙之本,万物之根, 人类之始, 运动之理。 «老子» 开篇就说: “道可道, 非常道。 名可名, 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 老子还把 “道” 归结为天的生成原理。 天究竟是怎样生成的? 似乎更复杂了。 «易经» 说: “无极生太极, 太极生两仪, 两仪生四象, 四象生八卦,八卦生万物。” 老子说: “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 其实这是一种思想的两种表述而已。 从根本上说, 无论是宇宙, 还是我们身边的鸡毛蒜皮都是由于 “阴” 和 “阳”的对立统一形成的。 «易经» 和道家思想都认为在生成原理上, 天和万物是一样的。 只是老子说得更清楚和明白而已。 这就是老子的 “天下母” 的思想。 他说: “天下有始, 以为天下母。 既得其母, 以知其子。 既知其子, 复守其母, 没身不殆。” 归结起来这就是 “天人合一” 的哲学思想的来源。
从这里可以看到, “道” 是指天地 “始”, 而更重要的是 “天” 和 “人” 的运动规律,以至于中国文化中出现了很多关于 “道” 的规律的概念。 比如, 大道、 正道、 邪道、 道理等。 符合规律的就是正道, 不符合规律的就是邪道。 后来封建统治者又把 “道” 作为自己的化身, 认为维护君王的就是正道, 不符合君王的就是邪道等。 道的这一概念, 无论在中国哪一学派中, 包括政治、 军事、 文化等任何一个领域都可以找到它的影子。 所以, 如果抽去了 “道” 的思想, 中国文化就要散架。
道家主张顺其自然, 无为而治。 老子认为 “我无为, 而民自化ꎻ 我好静, 而民自正ꎻ我无事, 而民自富ꎻ 我无欲, 而民自朴”, 而且一再强调无为才能无不为。 所以 “无为而治” 并不是什么也不做, 而是不过多的干预、 顺其自然、 充分发挥万民的创造力, 做到自我实现。
(三) 墨家思想
墨家是中国东周时期主要哲学派别之一, 与孔子 (儒家)、 老子 (道家) 为代表的三大汉族哲学体系形成了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墨家约产生于战国时期。 创始人为墨翟(墨子)。 墨子, 名翟, 大约生活在公元前479—公元前381年之间。 对于他是哪国人一直有不同看法, 有人认为他是鲁国人, 有人认为是宋国人。 «墨子» 一书由他的弟子编辑而成,是墨家的代表著作。
墨家思想更多地代表了下层劳动者的利益要求。 墨子的基本思想包括 “兼爱” “非攻”“尚贤” “尚同” “节葬” “节用” “非乐” “非命” “尊天” “明鬼” 等十大主张。
墨家的贡献不仅在思想理论方面, 在自然科学和形式逻辑方面也有突出成就。 墨子第一个提出机械设计三大定律, 以规范机械师的设计标准, 这三大定律在 «墨子» 中称 “三表”: 一要根据历史的经验ꎻ 二要考察人们的反应ꎻ 三要考察实际效果是否有利于国家人民。 在墨子的著作中还阐述了对杠杆、 斜面、 滑车等机械原理。 后期墨家对 “故” “理”“类” 等古代逻辑的基本范畴作了明确的定义, 区分了 “达” “类” “私” 等三类概念, 对判断、 推理的形式也进行了研究, 在中国古代逻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四) 法家思想
法家是战国时代后起的一个学派, 也是产生重大影响的一个思想流派。 法家的代表人物是韩非。 韩非子 (约前280—前233), 韩国人, 出身贵族, 天生口吃, 善写文章, 与李斯同为荀子的学生, 到秦国后被李斯所害, 著有 «韩非子»。
法家思想先驱可追溯到春秋初期的齐国管仲和郑国子产, 实际创始者是战国前期的商鞅、 慎到、 申不害等。 商鞅、 慎到、 申不害三人分别提倡重法、 重势、 重术, 各有特点。 到了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子时, 他提出了将三者紧密结合的思想。 “法” 是指健全法制ꎻ“势” 指的是君主的权势, 要独掌军政大权ꎻ “术” 是指的驾驭群臣、 掌握政权、 推行法令的策略和手段。 韩非子认为法、 术、 势三者都是 “帝王之具”。 专制主义的统治者有这三种工具就可以有效地统治臣下和劳动人民。 这就是韩非子为当时的地主阶级提供的一整套的统治术。
法家重视法律, 而反对儒家的 “礼”。 他们认为, 当时的新兴地主阶级反对贵族垄断经济和政治利益的世袭特权, 要求土地私有和按功劳与才干授予官职, 这是很公平的, 正确的主张。 而维护贵族特权的礼制则是落后的, 不公平的。 法家反对保守的复古思想, 主张锐意改革。 商鞅明确地提出了 “不法古, 不循今” 的主张。 韩非子则更进一步发展了商鞅的主张, 提出 “时移而治不易者乱”。
法家也有其不足的地方。 如极力夸大法律的作用, 强调用重刑来治理国家, “以刑去刑”, 而且是对轻罪实行重罚, 迷信法律的作用。 秦国灭六国统一中国, 法家的作用应该肯定, 尽管它有一些不足。
(五) 汉代经学
经学是指中国古代研究儒家经典学说, 并阐明其含义的学问, 内容几乎涵盖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一切领域, 涉及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 经济、 伦理、 文学、 教育、 艺术、 法律、 史学、 宗教等。 经学是从研究 “六经” 开始, 一直发展到十三经。 孔子晚年编订和整理了一些传统的文献, 形成了 «诗» «书» «礼» «易» «乐» «春秋» 六经。
由于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焚书坑儒, 另外秦亡后, 项羽又焚烧了咸阳, 致使大量先秦典籍消失于历史舞台, 六经除了 «易经» 之外, 其他未能幸免于难。 汉代从文景时期开始展开了古籍收集工作, 这时的经书大都没有先秦时的旧本, 而是由战国时代的学者师徒之间口头传授, 到汉代才用当时流行的隶书写成, 因此称为今文经。
汉景帝末年鲁恭王兴建王府, 坏孔子宅, 从旧宅墙中发现一批经典ꎻ 汉武帝时, 河间献王刘德从民间收集了大批的古典文献,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 «周官», 皆收入秘府 (即官方皇家图书馆)ꎻ 汉宣帝时又有河内女子坏老屋, 得几篇 «尚书»。 这些出土的文献都是用战国古文字书写, 与通行的五经相比, 不仅篇数、 字数不同, 而且内容上也有相当差异, 此后即统称为古文经。
汉武帝即位后, 为了适应大一统的政治局面和加强中央集权统治, 实行了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改变博士原有制度, 增设弟子员, 有五经博士之说。 从此儒学独尊, 由于 «乐»已无书, «诗» «书» «礼» «易» «春秋» 五经超出了一般典籍的地位, 成为崇高的法定经典, 也成为士子必读的经典。 汉代儒生们即以传习、 解释五经为主业。 自此经学正式宣告诞生, 可以将经学视为先秦原初儒学的继承和发展。
今文学家以董仲舒为代表, 认为孔子删订六经是托古改制, 是为万世立不易之法, 尊孔子为经学之祖, 微言大义地阐发说明孔子的思想, 继承和发扬儒家学说。 其主要思想包括大一统、 大居正、 大复仇、 通三统、 统三世、 更化改制、 兴礼诛贼等, 为大一统政治提供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今文经学深受汉朝皇帝的重视, 始终在汉朝政治中处于主导地位。 古文学家则尊崇周公, 认为六经不过是孔子整理过的古籍史料, 真正的古意还有待研究, 因而比较重名物训诂, 多以考据为特色。
东汉时先后出现了马融、 许慎等一批经学大师, 特别是马融的弟子郑玄成为古文经学的集大成者, 他网罗众家、 遍注群经, 对今古文经学进行了全面总结, 自成一家之言。 郑玄以古文经学为基础, 但又能吸收今文经学中的优点, 态度严谨, 实事求是, 无征不信, 从而超过了前人。 自此以后郑学兴盛。 这不仅标志着今古文经学之争的终结, 也标志着汉代经学的衰亡, 之后今文经学也随之消失。
(六) 魏晋玄学
玄学是魏晋时期出现的一种崇尚老庄的思潮, 也可以说是道家之学以一种新的表现方式, 故又有新道家之称, 其思潮持续时间自汉末起至宋朝中叶结束。 玄学是魏晋时期取代两汉经学思潮的思想主流, 也是除了儒学外唯一被定为官学的学问。
“玄” 这一概念, 最早出现于 «老子»: “玄之又玄, 众妙之门。” 玄学即是研究幽深玄远问题的学说, 把 «老子» «庄子» «周易» 称作 “三玄”, 而 «老子» «庄子» 则被视为 “玄宗”。 东汉末年至两晋, 是200多年的乱世, 随着东汉大一统王朝的分崩离析,统治思想界近400年的儒家之学也开始失去了魅力, 士大夫对两汉经学的烦琐学风、 谶纬神学的怪诞浅薄, 以及三纲五常的陈词滥调普遍感到厌倦, 于是转而寻找新的 “安身立命”之地, 醉心于形而上的哲学论辩。 风雅名士聚在一起, 谈论玄道, 当时人称之为 “清谈”或 “玄谈”。
据清代学者赵翼 «二十二史礼记» 称, 清谈之风始于魏齐, 何晏、 王弼可以说是创始人, 他们都是当时贵族名士, 影响所及, 便成一代风气。 何晏、 王弼主张 “贵无论”, 说“天地万物皆以无为本” ( «晋书王衍传»), 又提出 “名教” 出于 “自然” 说ꎻ 认为“无” 是世界的本体, “有” 为各种具体的存在物, 是本体 “无” 的表现ꎻ 并认为世界的本体 “无” 是绝对静止的, 现象的 “有” 是千变万化的, 运动着的万有最后必须反本, 归于“虚静”。 他们崇尚老子的无为而治, 认为儒家的名教出于道家的自然, 治理社会要以道家的自然无为为本, 以儒家的名教为末, 主张调和儒道两家的思想。 后来的阮籍与嵇康从道家自然无为思想出发, 提出了 “越名教而任自然” 的主张, 带有强烈的反儒倾向。 同时他们又都欣赏庄子的遁世逍遥的思想, 希图以消极的手段反抗司马氏的强权政治。 所以他们在老学之外, 同时重视对庄学的研究。 阮籍、 嵇康的老庄学, 为玄学从老学向庄学的过渡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西晋时期玄学的代表人物是郭象与向秀。 郭象的玄学, 是在魏晋之际向秀 «庄子» 思想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郭象的玄学, 以庄学为主, 以反对何晏、 王弼 “贵无论” 玄学的面目出现, 提出了自己的玄学崇有论思想。 他主张 “有” 之自生独化说, 以此否定 “无中生有” 说和 “以无为本” 说, 认为 “有” 是自生自化的, 并不需要一个 “无” 做自己存在的根据。 由于他割裂了事物之间的联系, 把自生独化说成各自孤立的毫无联系的东西, 最后得出了神秘主义的独化于玄冥之境的思想。
魏晋玄学在中国哲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它不仅上承先秦两汉的道家思想, 克服了汉代经学的弊病, 开创了糅合儒道学说的一个新的哲学时期, 还对之后的佛学, 乃至宋明理学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它提出的 “本末” “体用” 等宇宙本体论思想, 与西汉讨论宇宙生成论的哲学相比, 在理论思维上是一个很大进步。
(七) 宋明理学
理学开创于北宋初期, 当时名儒孙复等人有感于五代君臣父子纲常的破坏, 大力提倡“以仁义礼乐为学”, 宣扬儒家道统说。 宋代儒士解经, 大都不顾旧有传注, 往往抛弃传统的训诂义疏, 直接从经书原文中阐释义理性命 (即人的本性及其根源), 因此被称为 “性命义理之学”, 简称为 “理学”。
宋明理学的发展可以大致划分为三个主要阶段, 即宋明理学的奠基阶段、 宋明理学的发展阶段、 宋明理学的瓦解阶段。 这三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分别是张载、 朱熹和王阳明。
张载的思想都集中体现在 «正蒙» 一书里。 张载提出 “心统性情” “天理人欲” “天地之性” “气质之性” “德性所知” 等命题, 基本上为理学思想的建立起了基础的奠基作用。
朱熹把张载的 “天理” “人欲” 之分、 “天地之性” 与 “气质之性” 之分、 “德性所知” 与 “见闻之知” 的区别, 以及道、 气、 形上、 形下做了理论上更能自圆其说、 贯彻到底的系统区分。 所谓永恒、 无限、 普遍、 必然的 “理” 取代了物质性更多的 “气”, 成为不增不减、 无所欠缺的本体存在。 天—命—性—心统统由理贯穿其中: “在天为命、 在义为理、 在人为性、 主于身为心, 其实一也”。 但是, 强调理而贬抑气, “天” 变成了“天理” 或 “理”, 规律 (理) 在思辨中脱离物质载体 (气), 便日益丧失其本来就具有的现实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穷理” 日益狭隘为对那个普遍必然的 “理” 的把握或领悟。宇宙论落实到人性论, 就是 “理” 世界落实到 “性” “命”。 就是说, 人世的伦常道德,行为规范来自 “绝对命令”, 来自 “天理”。 朱熹把体用、 中和、 性情、 静动、 未发、 已发等做了明晰的区别, 具有鲜明的二元体系特色而极大地突出了理性本体的主宰、 统率、命令、 决定作用。
王阳明的哲学思想阐发了 “心” 与 “物”、 “知” 与 “行” 的关系, 主张 “致良知”“灭人欲”。 他以 “心” 为本体, 指出 “心外无物”。 凡是人们意念所能感受到的就是客观的物, 否则此物便不存在于心中, “物理” 皆然, 他强调意识的主导作用, 在认识上有局限性, 忽视了人们感知的有限性。 他主张 “知行合一”, “知” 即人的意识, “行” 即在意识指导下的行为, “知” 是行为基础, “行” 是意识的体现, “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 正因为他把思想意识看得如此重要, 所以他提倡人们从思想深处加强修炼, 革除心中的 “贼”,“致良知”, 以封建伦理道德为准则, 弃恶从善。 要在心中去体验善恶标准。 所谓 “致知格物”, 就是以 “良知” 来正行, 凡是不善的念头都必须 “克制”。 于是, 他和朱熹一样, 极力宣扬 “去人欲, 存天理”, 把个人私欲视为 “天理” 的对立物, 要求人们绝对服从封建的纲常制度。 他的 “心学” 思想, 实际上是由认识论上的倒置而导致的主观唯心主义, 是封建伦理制度下的特定产物。
(八) 清代朴学
理学在清代走向衰微, 儒家学者又开始走向经学。 明末清初, 在顾炎武、 黄宗羲等学者的影响下, 朴学在与宋明理学的对立和斗争中发展起来, 注重于资料的收集和证据的罗列,主张 “无征不信”, 以汉儒经说为宗, 从语言文字训诂入手, 主要从事审订文献、 辨别真伪、 校勘谬误、 注疏和诠释文字、 典章制度以及考证地理沿革等, 少有理论的阐述及发挥,也不注重文采, 因而被称作 “朴学” 或 “考据学”, 成为清代学术思想的主流学派。 针对理学的空疏而言朴学又称考据学。 朴学的成熟与鼎盛期在清乾隆、 嘉庆年间, 因而又被称为“乾嘉学派”。 “乾嘉学派” 的特点是重汉学、 识文字、 通训诂、 精校勘、 善考证。
清代自雍正、 乾隆以后, 屡兴文字狱, 思想控制极严, 一般学者更加埋头著述, 多在考据训诂上下功夫, 朴学因此空前繁荣。 根据治学目的、 取向、 宗旨、 对象等不同细分为“吴派” “徽派” (有称 “皖派”) “浙东学派” 等小的学派分支。 “吴派” 的代表人物有惠栋、 江永、 钱大昕, 其特点是稽考汉代学者的经书旧注, 意在摆脱后人的附会之说, 以求近古, 因而在许多方面难免迷信汉说。 “皖派” 主要代表人物是戴震、 段玉裁和王念孙、 王引之父子, 特点是宗古求是, 注重文字、 校勘和训诂, 注意总结考据中的规律, 并能超越汉代学者而有所突破。 “浙东派” 的代表人物有全祖望和章学诚, 特点是受黄宗羲的影响, 注重史学研究, 在撰史、 补史、 史料、 史论方面有重大成果。
晚清的朴学又重今文经, 并且从纯学术的研究中解放出来, 与议政、 改良的现实政治活动相结合, 形成新的探求 “微言大义” 的义理学派, 主要代表人物有龚自珍、 魏源、 康有为等, 还有专以学术研究见长的学者俞樾和孙诒让。 之后有章炳麟和王国维, 他们不但注重文献资料, 也注重考古资料。
清代朴学的影响力一直延续至当代, 在保存和传递古代文化遗产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与重要的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