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原音韵》

《中原音韵》

时间:2023-01-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元代周德清所著 《中原音韵》,成书于1324年。现代普通话就是在 《中原音韵》语音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昆明话仍读 《中原音韵》的喻母。《中原音韵》有十九个韵部,四十七个韵母。ü作为韵母的主要元音,《中原音韵》时代还没有出现。普通话的调值同 《中原音韵》更接近一些。从入声派入四声的情况来看,《中原音韵》派入上声的最多,阳平次之。

元代周德清所著 《中原音韵》,成书于1324年。这是指导北曲作家作曲押韵、审音辨字的韵书。北曲使用的基本上是当时北方的活语言,因此 《中原音韵》所反映的语音系统也就是北方话的语音系统。现代普通话就是在 《中原音韵》语音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昆明话属于北方方言系统的西南次方言。当代昆明城区的语音,基本上保留了 《中原音韵》的语音系统,有些字音比普通话更接近 《中原音韵》时代的古音。比如,普通话中一部分念舌面音j、q、x声母的字,昆明话仍念ɡ、k、h,如 “街”普通话念jiē,昆明话仍念ɡāi。普通话念e、ü、üe韵母的字,昆明话念o、iu、io,如 “哥”普通话念ɡē,昆明话念ɡō;“育”普通话念ü(yù),昆明话念iū;“约”普通话念üe(yuē),昆明话念io;等等。

现在我们探讨昆明方音与 《中原音韵》的关系,是为了研究昆明方音的特点及来龙去脉,以及昆明话与普通话方言的对应规律,促使昆明话向普通话靠拢。

现从声、韵、调三个方面将 《中原音韵》、昆明话、普通话的语音进行对照,并加以分析说明。

一、声母方面

《中原音韵》有二十四个声母,普通话有二十一个声母 (连上零声母有二十二个),昆明话不仅有普通话的二十一个声母,还保留了 《中原音韵》的一个v声母,共二十二个声母。而且昆明话中有些字的声母跟普通话很不相同,正是保留了 《中原音韵》的古音。下面分别介绍:

1.有一部分字音通普话声母为j、q、x,昆明话为ɡ、k、h (韵母为开口呼)。

(1)普通话念j,昆明话念ɡ的。如街、阶、皆、稭、解、介、芥、疥、蚧、界、戒、诫、届、角、窖、叫 (花子)、(房)间等。

(2)普通话念q,昆明话念k的。如敲、(回)去等。

(3)普通话念x,昆明话念h的。如鞋、衔、解 (姓)、蟹、懈、巷、项、(看一)下等。

《中原音韵》所反映的近古北方音系还没有声母j、q、x。j、q、x是逐渐从舌根音ɡ、k、h和舌尖前音z、c、s分化出来的。昆明话中一部分韵母为开口呼的字音声母,念ɡ、k、h,正是保留了 《中原音韵》的读音。

2.普通话中已没有v声母,但昆明的一些中老年人在读韵母为u或韵头为u的零声母音节时,往往将u念成v声母。如袜、乌、无、五、务、微、尾、味、万、亡、网、文、闻、吻、问等。

v是 《中原音韵》的微母,现代普通话变为零声母。有些昆明人学普通话应注意去掉v声母。

3.普通话念零声母,昆明话念n声母。如宜、谊、疑、业、研、仰等。

4.古疑母字 (n)在 《中原音韵》里一部分读成泥母字(n),一部分和影、喻两母字合流变成零声母字。昆明话将上述字音念n声母,大体保留了近古音的痕迹。

5.普通话念r声母,昆明话念零声母。如荣、嵘、容、蓉、榕、熔、溶、融等。以上字 《中原音韵》读喻母 (零声母),后演变为日母 (r声母)。昆明话仍读 《中原音韵》的喻母。还有一个 “瑞”字,普通话读rui,昆明话读shui,保留了 《中原音韵》中禅母字的读音。但现已逐渐向普通话靠拢,一般人都念r声母了。

二、韵母方面

《中原音韵》有十九个韵部,四十七个韵母。后来韵部大大简化,许多原来韵尾相同、韵腹相近的都合并为一个韵部了。现代普通话只有三十九个韵母。昆明话韵母与普通话韵母基本相同,因没有撮口韵和鼻韵尾,只有三十个,不同的部分大都保存了 《中原音韵》的韵母。现将三者比较,再进行分析说明。

1.《中原音韵》东钟韵的唇音字,如崩、甭、绷、泵、抨、蓬、捧、碰、蒙、盟、猛、孟、风、冯、讽、奉等都读onɡ韵,现代普通话都读enɡ韵,而昆明话同 《中原音韵》一样,仍读onɡ韵。

2.《中原音韵》鱼模韵中的iu,现代普通话读ü。ü作为韵母的主要元音,《中原音韵》时代还没有出现。昆明话也同样没有撮口呼,凡普通话念ǜ、üe韵的,昆明话都念齐微韵i、uei或鱼模韵iu、u或歌戈韵io。

(1)普通话念ü,昆明话念i。如迂、淤、于、盂、余、予、俞、愉、榆、鱼、渔、娱、愚、舆、羽、与、屿、宇、雨、语、玉、芋、遇、女、缕、履、虑、滤、律、率、居、拘、鞠、菊、局、桔、矩、举、巨、拒、距、具、俱、惧、据、踞、剧、聚、区、驱、躯、蛆、趋、渠、取、娶、趣、去、虚、墟、需、须、徐、许、序、叙、婿、絮、绪、掘、崛、缺、瘸、雪、月、晕、云、允、孕等。

(2)普通话念ü,昆明话念uei。如吕、侣、铝、屡等。

(3)普通话念ü,昆明话念iu。如育、欲、浴、郁、狱、域、毓、局、菊、曲、屈、畜、蓄、恤、旭等。

(4)普通话念ü,昆明话念u。如驴、绿、氯、续、院等。

(5)普通话念üe,昆明话念io。如约、乐、岳、钥、虐、疟、掠、略、角、珏、爵、嚼、却、确、榷、悫、雀、鹊、削、学等。

3.《中原音韵》里没有e韵,普通话里的e韵是从歌戈韵o演变来的。昆明话将部分普通话念e韵的字读作o韵,正是保存了近古音。例如,哥、歌、割、鸽、阁、搁、蛤、个、各、坷、苛、珂、柯、科、蝌、棵、稞、颗、窠、磕、瞌、壳、可、坷、渴、课、骒、镙、嗑、呵、喝、禾、和、合、邰、盒、纥、何、河、荷、曷、盍、阖、貉、涸、翮、贺、鹤、壑、乐、阿、屙、婀、讹、俄、莪、哦、峨、娥、饿、鹅、额、恶、厄、扼、呃、轭、谔、鄂、萼、愕、腭、鹗、噩、遏等。

4.现代普通话的ie韵,是来自 《中原音韵》的皆来韵和车遮韵。昆明话将一部分普通话念ie韵的字读作皆来韵ɑi,也是保留了 《中原音韵》的读音。例如,街、阶、介、芥、界、疥、皆、稭、戒、械、诫、届、解、懈、蟹等。

三、声调方面

《广韵》所代表的中古音系统,原有平、上、去、入四个声调,到了 《中原音韵》时代,平声分为阴阳两调。另外,因为收[-p]、[-t]、[-k]的入声韵的消失,入声调也就消失了,入声分别派入平、上、去三声。因此,中古的平、上、去、入四声就变为 《中原音韵》的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四类了。普通话和昆明话的调类同 《中原音韵》一样,都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普通话的调值同 《中原音韵》更接近一些。

现将三者的声调列表说明如下:

从入声派入四声的情况来看,《中原音韵》派入上声的最多,阳平次之。昆明话全部派入阳平,因昆明话的上声与阳平都是降调,原派入 《中原音韵》上声的入声在昆明话中派入阳平,也大体对应。而普通话派入阴、阳、上、去的都有,派入去声的最多,同 《中原音韵》的距离较大。

从上面声、韵、调三方面分析,可以这样认为:昆明话基本上保留了 《中原音韵》的语音系统。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我想可能有以下原因:1381年,明太祖朱元璋亲自从北方调集三十万大军平定了云南,在云南 (包括昆明地区)实行移民垦荒,军民屯田。至明末,来云南屯田的汉族人民 (包括军屯)估计有四五十万人之多。1658年12月清顺治帝又派数十万北方籍的清兵入滇追击南明永历帝,1659年正月进驻昆明。吴三桂坐镇昆明五华山,统治云南二十多年。他带来的几十万北方士兵也就在云南落地生根了。由于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北方的汉族人民 (包括北京人)大批迁入云南,相当一部分留在昆明,昆明方言受到北方方言的影响,逐渐融合为北方方言系统中的一支。而且又因昆明地处边疆,比较闭塞,同外地的联系相对要少些,语言的发展也要慢些,所以保留 《中原音韵》时期的近古音也较多。正如曲折的小溪流速较慢,在一些转弯抹角的地方往往会存住上游流下来的一些东西。而北京,自金元以来就是我国的首都、心脏地带,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和各地的联系很密切,因此,语言的发展也较快,正如滔滔江河一泻千里。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建设大发展,昆明交通较以前方便,与内地联系日益密切,加之大力推广普通话,近年来昆明话的一些字音逐渐向普通话靠拢。例如:

院 (本念wàn,现念yàn,改变了古音,但仍没有撮口音);

瑞 (本念shuì,现念ruì);

泳 (本念yìn,现念yǒnɡ);

铅 (本念yán,现念qiān);

研 (本念niān,现念yān);

业 (本念nié,现念yé);

角 (本念ɡó,现念jiǎo);

解 (本念ɡǎi,现念jiě);

个 (本念ɡò,现个ɡè);

括 (本念ɡuá,现念kuó);等等。

不过,在语音系统上还没有显著的变化,跟普通话的差别还是不小的。而且有些青年人的口音还在扩大这些差别,如zh、ch、sh与z、c、s不分,ɩ与h不分等。看来要达到语音规范化,统一语音,不能听其自然发展,还得大力推广普通话。本文探讨了 《中原音韵》、昆明话及普通话三者的对应规律,得到的印象是:昆明话处于 《中原音韵》语音系统发展为普通话的中间状态。我想,如果了解了昆明话的来龙去脉,认真纠正一些方音(也即保留下来的近古音),昆明话是会较快地向普通话靠拢的。

发表于 《云南省语言学会会刊》(第2集),1985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