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该文中鲁迅叙述了自己的思想发展过程及写作 《呐喊》的缘由、经过。文章第二部分表现自己处于苦闷、思考探索的阶段。《新青年》创刊初期尚未产生社会影响,既没人赞同,也没人反对。钱玄同来动员鲁迅写文章,唤醒民众,起来抗争。双方曾有一段寓意深刻的精彩对话。
…… (我)但是说:
“①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②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③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④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⑤现在你大嚷起来,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⑦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回的临终的苦楚,⑧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前一段引号里的话统统是 “(我)说”的宾语,也即鲁迅的话。这是由表示转折关系的两个复句短语组成的。独立起来看,就是两个多重复句。
分句①~④可以这样分析:
顺承 转折 假设
① ︳︳ ② ︳︳︳ ③ ︳ ④
分句①,主语中心是 “铁屋子”;谓语中心是 “是”,宾语中心是 “的”字短语 “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分句②是个兼语句。主语是 “里面”,头一个谓词是 “有”,兼语是 “人们”,后一个谓词是 “闷”,补语是 “死”。
分句⑤~⑧可这样分析:
顺承 顺承 假设
⑤ ︳︳ ⑥ ︳︳ ⑦ ︳ ⑧
分句⑦是兼语句套连谓句。主语是 “你”承前省,头一个谓词是 “使”,兼语是 “少数者”,第二个谓词是 “来”,第三个谓词是 “受”,宾语中心是 “苦楚”。
“铁屋子”比喻黑暗、严酷和顽固的反动统治。分句②③④比喻一些尚未觉悟的人即将被恶势力压榨而死,但仍麻木不仁。分句⑤⑥⑦形象地说明李大钊及当时的钱玄同等革命先驱者创办《新青年》,传播革命思想,唤醒了少数觉悟的人,而这些人无力摧毁这铁屋子,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必死无疑,是十分痛苦的。分句⑧是个反问句,强调上述做法是对不起他们的。这话反映了当时鲁迅苦闷、矛盾的心情。
当时钱玄同的回答是:对于推翻反动统治抱有一线希望。鲁迅受到启发,认识到 “希望是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是在于将来”,“于是我终于答应他也做文章了”。这就是鲁迅说的 “遵命文学”,遵那时革命的前驱者的命令,去唤起民众,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彻底摧毁这 “铁屋子”。
1986年1月25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