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教育在东方教育中有一定代表性,美国教育在西方教育中也有一定代表性,比较两国教育,希望能对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起一点积极作用。
我国重基础教育,重知识传授;美国重能力培养,重创新精神。在我国的基础教育中,存在着 “两强两弱”情况。“两强”就是对学生基础知识的传授全面牢靠,对学生考试能力的训练扎实有效,表现在中国学生屡屡在国际数、理、化 “奥赛”中获得金牌;“两弱”就是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比较薄弱,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比较薄弱。
美国教育重视教学的多样性,重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参与各种活动的能力,提倡新颖的观念及做法。他们认为:人无全才,但人人有才,学校的任务就是把学生的 “才”充分激发出来,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应对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杨振宁教授在比较了中美两国学生的情况后说:美国学生的成绩远不如中国留学生,然而数年后,美国学生的科研成果却比中国留学生多了很多,主要的原因就是,美国学生不仅仅是在读书,更注重自身的动手能力与创造能力的发展。
如何才能上大学?中国重视的是考试,每年有数百万人一同参加高考,数万家长送考,考试内容基本上是学过的书本知识,评分依据是标准答案,优先录取的是总分居高者,对考试分数的要求很严,差一分就上不了大学,可谓 “一卷定终生”。这种考试方式会把学生的知识范围、思维能力局限在一个既定的框架内,而 “以分取人,分分计较”的选拔方式,又容易把总分不高而为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关在校门外。学生一旦进入大学,就很容易毕业,可谓 “严进宽出”,就像一条进出相等的 “传送带”,只要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没有重大的违法乱纪行为,能按规定完成学业,就可以拿到毕业证书。在这种应试教育下,分数成了学生的命根子、家长的晴雨表、老师的考核标准,学校追求升学率,学生把大量时间用在应对考试上,而在探索性、创新性方面却重视不够。
在美国,上大学需要5个条件:(1)SAT考试 (美国高考),压力不大,一年有7次考试机会,随你什么时候考,也不管你考几次,直到你满意为止。(2)中学成绩满220个学分。(3)平均成绩达到B(其中一半是考试成绩,一半是做项目的成绩)。(4)推荐信,十分重视校长和老师的推荐信。(5)面谈,十分重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的情况,从中考察学生的团队精神、互助精神和互信互爱精神。美国大学是 “宽进严出”,开放起跑线,在终点线上优胜劣汰,就像一台 “冶炼炉”,进去的多,出来的少。学生在学习期间必须经过课程学习、资格考试、论文答辩三个阶段。麻省理工学院的大学生在经过课程学习后,在资格考试阶段淘汰率就达20%~30%。他们认为,淘汰率是激发学生勤奋学习,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
美国各大学都开设有多门课程,每门课程都规定了相应的学分和任课教师的具体要求,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专业领域、兴趣爱好选课,然后征求导师的意见,导师签名后,学校登记注册后生效。美国对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学习只规定必须达到的学分总量以及在校学习的最长年限,至于学生在哪个学年完成则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决定。学生在学习期间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转换专业,可以在不同的班级乃至不同的年级上不同的课程。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求知欲大为增强,十分有利于创新意识的形成。
在培养方式上,中国重讲授,美国重探究。中国教师注重讲授效果,以自己的教学内容得到学生的理解和全部接受作为教学成功的标准,因而教学气氛不够活跃,缺乏师生之间的平等讨论,缺乏学生的据理力争。美国教师则以自己的观点能引起学生的争议与挑战作为教学成功标准,学生敢想、敢问、敢做,教学气氛活跃,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进行学习,感到轻松愉快,其内在活力和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激发出来。美国高校学生无论做作业、写论文、应试,都不会把心思用在猜测教师的试题和标准答案上,他们绞尽脑汁想的是:如何提出一个别出心裁而又能自圆其说的见解?在提出一个自以为十分有价值的见解时,有没有足够的论据支撑?表达时能否设计出一种有较强吸引力、能够产生轰动效应的方式?美国学校也尽可能提供一个对所有人平等开放的,有利于学生锻炼能力、施展才华、张扬个性的自由宽松环境。如果说中国人认为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那么,美国人则认为 “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渔场”,让受教育者在广阔而有风浪的渔场中探索,自己学会捕鱼的本领。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创校校长朱清时说:“如果你到麻省理工学院去看看,就会发现大家崇尚的是学术卓越,都憋足了劲去争取做得更好。”[1]科学巨匠钱学森在谈到他就读过的加州理工学院时说:“那里的学术气氛非常浓厚,学术讨论会非常活跃,创新的学风弥漫在整个校园,可以说,整个学校的一个精神就是创新。”[2]美国为什么会有那么多诺贝尔奖获得者,因为他们重视创造力的培养,诺贝尔奖考察的是人们对未知世界的把握和人的创造力。在哈佛大学350年校庆时,有人问:“哈佛最值得夸耀的是什么?”校长回答说:“不是哈佛出了6位总统,3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而是让进入哈佛的每一颗金子都发光。”[3]美国重视人才,已有大量事实说明,我们这里以复旦大学的优秀毕业生沈志勋为例。当时,美国在华招考学生名额有100个,沈志勋的笔试成绩排列在第200名,本已无希望,可经过面试,美国人觉得他不错,就要了他。现今他已是斯坦福大学一个实验室的主任、美国能源部顾问。如果单凭考试一刀切,那他就被 “切”掉了。
总起来说,中国教育是 “学多悟少”,美国教育是 “学少悟多”。中国教育注重知识的掌握、积累和继承,美国教育注重知识的运用、拓展和创新。中国教育培养学生对权威的尊重和服从,美国教育培养学生对权威的质疑与挑战。对中美教育进行比较,是希望发扬我们的优势,借鉴他国的经验,把我们的教育办得更好。在我国的传统教育中,有值得肯定和坚持的东西,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以致用”等。然而,教育领域的除旧布新是每个国家都面临的永恒使命。我们需要进一步探索教学内容的多样性,着力点要放在创新上,人类主要是靠创新推动社会的进步,绝不仅仅是继承。我们要多渠道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激励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探究欲望和百折不挠的探索精神。我们还要加强与国内外高校的合作交流,拓宽与世界名校合作交流的绿色通道,引进先进教学资源,建立联合育人机制,等等。
参考文献:
[1]袁建林、张京平、穆庆生:《中外教育的比较与借鉴》,载 《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
[2]王葵:《中外教育思维异同比较》,载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3]鞠淑范:《中外教育观念的差异与比较》,载 《新西部》2007年第20期。
2014年3月
[1] 姚忆江:《“为什么中国的教育培养不出大师”——中科院院士朱清时解读“钱学森之问”》,载 《青年教师》2010年第4期。
[2] 涂元季、顾吉环、李明:《钱学森在最后的日子》,载 《人民日报》(文化版)2009年11月5日。
[3] 闻程:《杨福家眼里的中外高等教育差异》,载《教育》(双周刊)2006年1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