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也谈高等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

也谈高等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

时间:2023-01-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功能于一身的高等学校,负有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神圣使命,通过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为技术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和智力储备,以适应创新型社会的需求。上海交通大学校长谢纯武说: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教师队伍素质是相辅相成的。美国是世界上综合国力最强的国家,其主要原因在于:美国政府重视创新,美国人民敬佩创新,美国社会奖励创新。美国有良好的创新文化和创新环境。

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创新型人才来实现,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历程。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功能于一身的高等学校,负有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神圣使命,通过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为技术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和智力储备,以适应创新型社会的需求。

什么是创新型人才?一般来说,创新型人才有以下特征:

第一,有高尚的理想、追求真理的志向和勇气,有扎实的专业基础,有独立思考、理性质疑、探索未知的创新性思维,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和敏锐的专业洞察力。

第二,有好奇心,关注社会和自然规律,注意力集中、想象力丰富,灵活,勇于开拓、勤于交流、善于与人合作。

第三,创新型人才必然与创新性业绩相联系,即他们的创新成果能造福人类,造福当代,有益于社会进步。

最近出版的美国 《技术评论》双月刊登了该杂志主编詹森·庞丁撰写的题为 “创新者必备的几种思维方式”一文,文中谈了成功创新者通常具备的思维方式是:(1)成功创新者绝不会为失败前景而担忧。(2)许多成功创新者对失败心怀感激。(3)困难和问题是创新的限制性资源。(4)创新者要从完全不同的学科中获得灵感。(5)一个机构如果能允许第三方用其产品进行实验,就会出现欣欣向荣的创新局面。(6)真正的创新者提供给人们的正是人们所需要的,创新的目的在于为面临难题的人们提供解决方法。(7)许多创新者之所以能成为技术人才,是因为他们期望世界变得更加美好。[1]英国剑桥大学副校长伊安·莱斯利教授说:所谓创新,就是以新的方式应用知识以解决实际问题。这与知识的原始性创造不同。就是说,已有的知识可能以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方式得到应用,这种知识的新应用就是创新。[2]北京理工大学名誉校长王越教授说:科学精神中有两条很重要,第一是大胆怀疑,第二是平等讨论。这样的学生成才的可能性比较大,应加以鼓励。[3]云南大学校长吴松教授提出了 “教为不教,学为创造”的教学理念。他说:教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知识、技能的传授,而是为了走向不教,走向创造。大学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传承方法、探究未知、培养创新,为学生的创造奠定基础。大学生的主要任务不是为了单向地获取知识,而是辨析知识的真谛,考究知识的真伪,掌握学习知识、运用知识和创新知识的理论和方法。[4]

怎样培养创新型人才?在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与会校长们纷纷发表看法,普遍认为:“填鸭式”教学不会产生创新型人才,灌输式教学方法不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官本位”思想阻碍创新型人才培养。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名誉校长罗德里克·弗雷泽博士对创新型人才培养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学生有内在创造力,大学是发掘这种创造力的地方,要鼓励学生与教师在知识点上进行辨析,在思想上进行交流。二是教师要把科研中的兴奋处与学生分享,将学生的思想带到科研中,使其感受到研究的乐趣。三是艺术熏陶对开发学生创造力大有帮助。四是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创造一种环境,让学生有开放的发挥机会,把潜在的创造力发挥出来。

中国农业大学校长陈章良教授说:培养创新型人才,关键在于改善软环境,创造一个令人心情舒畅、潜心学术研究的氛围和条件:一是兼容并蓄、善待另类,允许表达不同观点,鼓励挑战学术权威;二是从制度上解除学术研究的后顾之忧,搭建利于施展才智、团队合作的平台;三是学科交叉才能促进创新,学科分得太细,学院分得太小,都不利于创新。

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说:鼓励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始创新,关键是创造一个比较宽松的适宜于研究的环境……宽松的创新环境应该有鼓励创新、容忍失败的良好氛围,能最大限度地自由思考和进行平等的民主讨论。对研究环境影响很大的因素是研究指导与研究人员之间的关系,其对于灵感和成果的产出作用甚大。华人诺贝尔奖获得者朱棣文说:“贝尔实验室是研究者的乐园。”贝尔实验室能够在80年的历史上不但有11人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而且几乎所有以前的重大通信科技都出自它的门下。贝尔实验室的奠基者尤厄特说:“所有丰产的科学,基础的和应用的,本质上都是创造性的。它是人的心智运作的结果,其花朵在最大自由的氛围中最鲜艳地盛开。因为无人能制约别人产生新的思想,他们最能做的就是为创造性的努力提供有利的环境……”[5]

中国外交学院院长吴健民说:培养创新能力要从娃娃抓起。当前,我国教育体系培养学生的模式是先紧后松,小学、中学压力大,到大学就相对宽松;而国外的大学则相反,中小学比较宽松,到大学就压力大。如果我们的教育从娃娃就开始抓创新能力的培养,那么大学阶段和工作以后的培养会衔接得更为自然。

香港城市大学校长张信刚说:必须有鼓励创新的社会环境。例如,在法国的大街小巷,到处可以看到以科学家命名的街道,定律一般也以发现者的名字命名。这就是一种氛围,是对创新者的最大奖励。

德国柏林自由大学校长迪埃特·伦森教授说:培养创新型人才也许只有一件事情要做,即消除人才创新的障碍。历史上的天才,如爱因斯坦,都不是大学毕业的,爱因斯坦是在专利局做小职员的时候提出了相对论。营造一个有利于大家发挥创造力的环境,这最为重要。

上海交通大学校长谢纯武说: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教师队伍素质是相辅相成的。明智的大学领导者,必然把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学科研队伍摆在学校发展战略最重要的位置,必然集中优势资源,创造各种条件促进高水平师资队伍的形成与发展。[6]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前校长、著名教育家亚伯拉罕·弗莱斯克纳说:在保障大学的高水准方面,大学精神比任何设施、任何组织都更有效。大学精神是所在大学几代人 (历任校长和名师)共同努力、长期积淀而成的精神品质、理想追求和价值取向。大学精神作为一种动力源,是一种无形的资产,虽然无声,但却巨大,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作为一种规范力量,又具体可感,它凸现出大学的形象、风格和水平。梁漱溟在谈北大精神时曾经说过:“彼此质疑,相互问难,兼容并包,追求真理。在这种气氛中,怎能不奋发向上。”[7]

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国内外已有一些可供借鉴的经验。美国是世界上综合国力最强的国家,其主要原因在于:美国政府重视创新,美国人民敬佩创新,美国社会奖励创新。美国有良好的创新文化和创新环境。创新文化表现在:重视个人价值,鼓励个性张扬,鼓励个人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争论,宽容不同的理念、意见和生活方式,宽容失败。创新环境表现在:实验室设备更先进,资源共享更好,人际关系简单,自主性更强,充分的信任和充足的财政支持,重能力轻资历的用人制度,等等。美国因此而拥有大量的创新人才。自1901年首届诺贝尔奖评选至今,672名诺贝尔奖得主中,有284名美国人,占总数的42%。在2006年诺贝尔奖获奖者中,除文学奖得主是土耳其人,和平奖得主是孟加拉国人外,物理学、化学、经济学、生物学或医学的诺贝尔奖获奖者均为美国人。在美国就业人员中,受过高等教育的占55%。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发达的高等教育,是教育经费支出最高的国家。在世界大学前100强排名当中,美国的大学占一半以上。美国重视儿童的身心发育,小学、初中阶段学业比较宽松,家庭作业很少;从高中、大学到研究生阶段学业越来越紧。美国的孩子从小学起就开始接受独立研究能力的训练,按规范要求到图书馆查文献、搞社会调查、写论文和调查报告。美国不但自己培养创新人才,而且凭借自己优异的创新环境从世界各地吸引人才。[8]

我国也已有一些成功经验可供学习和借鉴,如:北京交通大学建立了物理演示与探索实验室,这个实验室给学生准备了200多个项目;学生提出解决方案,然后对学生的方案进行评审,评审通过后给予资助。开始参加的人很多,有两百多人,但能坚持到底的约占十分之一,出成果的更少。王玉凤教授说:我们认为,能培养出几个拔尖人才就很值得。[9]

创办于2002年的北航高等工程学院 (简称 “高工”),是为培养未来国防科技和国民经济建设的领军人才,探索培养具有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的路子和作为北航本科教学改革的例子而创办。这个学院在突出实践上狠下功夫,导师们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订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尽早安排学生进入所在的实验室,交给他们力所能及的工作任务,培养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学生在工程实践过程中,把已经学到的知识进一步咀嚼、消化。已经申请到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全额奖学金的胡岸乔写道:“高等工程学院扎实的基础课教学,以及开明自由的政策,客观上为我们继续深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它以人的可持续发展与进步为出发点,不顾短期的实用与功利,不惜投入,旨在培养一批有后劲的人才。”保送到机器人研究所工作的刘俊说:“高工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团结,不论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中。另外就是专业互补,不管哪个方面遇到问题,都能找到同学请教。大学四年,我们不仅学到了书本知识和实践能力,运动场上也能处处看到我们高工学子的身影。难忘运动会上老师和我们一起跑步的情景。”[10]

清华大学提出了 “一二三”办学理念。“一”是一个根本,即始终以人才培养为学校的根本任务;“二”是两个中心,即努力使学校成为既是办教育的中心,也是办科研的中心;“三”是学校要履行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项职能。清华大学特别重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求教师必须完成一定的本科教学工作量,推动名师上本科教学讲台;开设新生研讨课,加强教学实践,从而保持了清华在教学上的传统优势。在高等教育逐步进入大众化的形势下,清华仍坚持以培养国家需要的创新拔尖人才为主要任务,以高质量的教育不断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清华还坚持开放式教学,通过国际交往与对话,缩短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在合作交流中增长实力。目前,清华已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60多所大学签订了合作协议,其中包括哈佛、麻省理工、剑桥、牛津、东京等世界一流大学,还与几十家跨国公司建立了伙伴关系。[11]

南开大学2005年首度推出 “创新学分”制度,允许本科生根据自己在学期间获得的各种科技创新竞赛奖项申请相应的学分,并计入学生毕业应修总学分数;免修1至2门专业选修课程,仍可获得本科学位。对于这项规定,数学学院本科生陈伟键说:“这让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搞课外科研活动,不必再选修自己并不感兴趣的课程来 ‘凑’学分了。”教务处长沈亚平说:“‘创新学分’能鼓励越来越多的南开学生勇于创新、乐于创造,在国内外大赛中摘金夺银。”南开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饶子和说:“南开校训 ‘允公允能,日新月异’,其主旨就是与时俱进、创新不辍。”[12]

云南大学自2004年实施 “云南大学学生科技创新创业行动计划”以来,全校本科生申报各类科技创新创业作品已有3000余项。学校设立了 “本科生科研基金”,用于资助本科生开展立项课题研究、科技发明制作等科技创新活动。学校鼓励教师接收本科生参加教师的科研课题研究,要求教师采用启发式、研讨式、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和双语、多媒体等教学手段,以提高教学水平。并努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科技文化活动,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教学实践、社会调查、课外学术和科研活动,着力把第二课堂建成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平台。[13]

总起来说,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建立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教育培养体系,统筹小学、中学、大学直到就业的各个环节,形成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机制;建立充满生机活力的创新体制机制,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用事业凝聚人才,用实践造就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法制保障人才;优化社会环境,营造有利于创新型人才成长的氛围;关心和爱护在探索中受挫的人才,宽容创新失败,帮助他们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前进;要理解创新型人才的个性特点,破除因循守旧的落后思想,培养敢冒风险的创新精神;破除故步自封的保守思想,支持创新型人才与国内外同行进行交流;努力营造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为创新型人才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14]

当今世界,人才竞争已经成为国际竞争的一个焦点,各国都把人才资源视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因素。2006年7月18日,温家宝同志在国务院教育工作座谈会上说:“我国经济已经持续28年高速增长,创造了世界奇迹。但是国家能否继续繁荣下去,能否可持续发展,能否在国际竞争中具有竞争力,关键在人才,根本在教育。从这个角度上讲,中国的振兴才刚刚开始,教育振兴是中国振兴的重要标志,只有有了一流的教育,我们才能有一流的国家实力,才能真正成为世界上一流的国家……各级政府要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实实在在地增加教育投入,坚定不移地实现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4%的目标。”[15]形势逼人、时不我待,我们要认清形势,正视挑战,迎接挑战,为使我国尽快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而奋发努力。

2008年2月

[1] 毛黎:《成功创新者必备的思维方式》,载 《科技日报》2006年9月16日第2版。

[2] 仇方迎、赵凤华:《外国大学校长解说 “大学服务社会”》,载 《科技日报》2006年9月7日第7版。

[3] 李凝、赵凤华:《三位教学名师谈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载 《科技日报》2006年9月12日第7版。

[4] 吴松:《教为不教 学为创造》,载 《光明日报》2006年9月28日第11版。

[5] 阎康年:《中外科技创新文化环境对比研究初探 (之四)》,载 《科学时报》2006年11月10日第B2版。

[6] 赵凤华:《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国高等教育面临挑战》,载 《科技日报》2006年8月3日第7版。

[7] 王体正、宋韧:《大学精神推动大学发展》,载 《光明日报》2007年1月24日第11版。

[8] 金炬:《重视创新 敬佩创新 奖励创新——美国国家创新体制漫谈》,载《科技日报》2006年8月31日第2版。

[9] 李凝、赵凤华:《三位教学名师谈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载 《科技日报》2006年9月12日第7版。

[10] 贾爱平:《如何培养具有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载 《科学时报》2006年9月5日第2版。

[11] 顾秉林:《努力跻身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载 《光明日报》2006年6月1日第10版。

[12] 陈建强等:《创新:南开大学人才培育的 “主题词”》,载 《光明日报》2006年10月27日第2版。

[13] 李沙青:《云大:着力构建创新型本科教学体系》,载 《云南日报》2006年1月24日第1版。

[14] 教育部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大力培养造就创新型人才》,载 《经济日报》2006年9月19日第14版。

[15] 李斌:《有一流教育,才能成为一流国家——国务院教育工作座谈会侧记之一》,载 《光明日报》2006年11月23日第2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