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先秦儒家的生态伦理观及其现代意义

先秦儒家的生态伦理观及其现代意义

时间:2023-01-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孔、孟、荀为代表的先秦儒家生态伦理观为我们做出了明确回答。孟子提出了“取物以时”的生态伦理思想。[7]现代环境问题的产生,使人们重新认识到先秦儒家生态伦理观的现代意义。1970年4月22日,美国举行了大规模的游行,要求保护环境。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183个国家代表团70个国际组织的代表出席会议,102位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亲自赴会,共同签署了 《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是 “人定胜天”,还是 “天定胜人”,抑或是 “天人和谐”?以孔、孟、荀为代表的先秦儒家生态伦理观为我们做出了明确回答。

先秦儒家历来倡导 “天时、地利、人和”,把 “天人合一”“天人和谐”看作是人际和谐、社会有序发展的生态环境基础。孔子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1]“食无求饱”是为了节约粮食;“居无求安”是为了节省土地和建筑材料。这种 “取物以节”的态度,体现在人与动物的关系上,反对乱捕乱杀,主张“钓而不纲,弋不射宿”[2]。孔子生活的时代,野生动物资源十分丰富,捕鱼狩猎是民众维持基本生活的来源。孔子主张 “钓而不纲”,因为用网捕鱼会将池中的鱼儿一网打尽;“弋不射宿”,因为射杀宿在鸟巢的鸟会诛尽巢中的鸟儿,这样会破坏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断绝民众后续的生存之道。孔子还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3]孔子是用山、水类比智、仁,把自然资源与人的精神境界联系起来。智者和仁者能达到快乐长寿的境界,与他们对林中飞翔的鸟、水中游动的鱼有一种自觉保护的意识分不开。孔子把山、水与人的德性、智慧联系起来,让山林和流水维持良好的生态环境。

如果说孔子生活的时代生态环境还未遭受明显破坏,那么,处于战国中期的孟子则已目睹了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事实。《孟子·告子上》中记载了牛山 (齐国都城淄博郊外十里处)由草木茂盛变成秃山的经过。先是 “斧斤伐之”,继之 “牛羊牧之”,致使牛山由 “尝美”变成 “濯濯 (光秃秃)”之地。孟子提出了“取物以时”的生态伦理思想。他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4]孟子强调要尊重万物生长的自然规律,要求齐宣王不在农忙季节去支使农民,反对用细密的渔网去池沼里捕鱼,砍伐林木要有一定的时间,让动植物的生长保持良好的生态循环,让民众得以维持生存。

战国晚期的荀子进而提出了 “时禁”。他说:“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鳝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洿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鳖尤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5]

荀子把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分为三类:一是林木资源,二是动物资源,三是农业生产。要求人们按照大自然的节律来安排生产活动,在草木生养时期要封山育林;在动物产卵、孵化时期要禁捕;农业生产要掌握节令,不误农时。

孔子、孟子和荀子的主张都在告诫人们,要让自然资源有喘息、再生的时机,不能无节制地索取,只有自然资源的生生不息,才有民众的生存发展。

人与自然的发展史告诉我们,尊重自然规律,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也是保护人类自身。恩格斯说:“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他还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6]李瑞环在 《学哲学 用哲学》一书中说:“大自然是慷慨的,它给了人类种种生存与发展的条件;大自然是苛刻的,它对无节制的索取必然给予无情的报复。”[7]现代环境问题的产生,使人们重新认识到先秦儒家生态伦理观的现代意义。

20世纪50—60年代,发达国家实现了高度工业化,大规模的生产和消费消耗了大量资源,排放了大量废气,严重污染了环境,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一些经济学家和作家受宇宙飞船生存系统的启发,提出 “循环经济”的概念。60年代,美国作家卡森 (Rachel Carson)在 《寂静的春天》(Silent Spring)一书中描述了由于大量使用杀虫剂,本来充满生机的田野失去了活力,虽然是在春天,但自然生态系统却一片寂静……[8]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 (K.E.Boulding)1965年在其 《地球像一艘宇宙飞船》(Earth as a Space Ship)一文中,提出了 “地球宇宙飞船理论”。他说,我认为把地球比喻为宇宙飞船很恰当,因为这突显了地球的狭小、拥挤和资源的有限性;必须避免毁灭性冲突,要像由不同人组成的机组人员那样和谐共处,形成一种世界共同体的概念。[9]我国学者解振华肯定说:“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受发射到太空中的宇宙飞船启发,把地球看成宇宙中一个与飞船一样的孤立无援的系统,他们的共同特征是生活在其中的人不断消耗其内部的有限资源,一旦其内部资源被消耗殆尽,人类就会在其内部毁灭。因此,人们必须在一个循环的生态系统中找到应有的位置。即建立既不会使资源枯竭,又不会使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能循环使用各种资源的循环式经济,以代替过去的单程式经济。”[10]

从20世纪70年代起,环境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一个焦点。1970年4月22日,美国举行了大规模的游行,要求保护环境。1972年,联合国发表了 《人类环境宣言》,郑重声明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在开发和利用自然的同时,也承担着维护自然的义务。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 《我们共同的未来》,系统阐明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183个国家代表团70个国际组织的代表出席会议,102位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亲自赴会,共同签署了 《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002年,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召开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通过了 《可持续发展执行计划》和《约翰内斯堡政治宣言》,提出经济、社会、环境是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三大支柱,水、能源、健康、农业、生物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五大优先领域。同一时期,各国政府纷纷制订可持续发展战略及相应的行动计划,使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行动。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 “循环经济” (Recycling Econo-my)成为世界各国普遍重视的问题。“循环经济”以资源高效利用为核心,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其经济活动是按 “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再利用”的程序进行。这种反馈式的循环过程,是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它与 “资源—产品—废弃物”为表现形式的单项直线进行的传统增长模式有很大区别。传统增长模式是把地球视为一个巨大的资源库和排污场,一方面向地球大量索取资源生产消费性产品,另一方面则大量排放废气、废水和废渣,严重地污染环境。“循环经济”通过对传统行业进行技术改造,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排放,在生产和再生产的各个环节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循环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改变原来的技术体系和工艺流程,使之能够处理废弃物并使其变为再生资源。通过制度创新,形成新的经济运行机制,改变企业排放污染的内部获利与外部成本的不对称性,使外部成本内部化,实现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这种增长模式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它首先强调节约使用资源,通过清洁生产和环境保护技术,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排放;通过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和再生利用,实现资源的循环使用;通过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实现生态环境的平衡。最终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的提出与实践,是人类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认识上不断升华的结果。马克思说:“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11]

2009年

[1] 《论语·学而》。

[2] 《论语·述而》。

[3] 《论语·雍也》。

[4] 《孟子·梁惠王上》。

[5] 《荀子·王制》。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17~518页。

[7] 李瑞环:《学哲学 用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89页。

[8] 王莉萍:《城市里寂静的春天》,载《科学时报》2005年12月26日第A3版。

[9] 黄贤金主编:《循环经济·产业模式与政策体系》,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页。

[10] 解振华主编:《领导干部循环经济知识读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6~17页。

[1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2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