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云南大学会泽院顶层的围栏

云南大学会泽院顶层的围栏

时间:2023-01-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7月16日傍晚,云南省政府主席卢汉身披黑色防弹斗篷,在随从人员的护卫下来到会泽院西侧视察。

这张照片,是我和金坚在1972年11月参加云南大学的人防劳动 (挖防空洞)后在会泽院三楼的合影,紧靠我们的是会泽院顶层露天阳台的围栏,看得出修补过围栏的痕迹。看到它,就让人想起老云大的一段历史。那是1948年的夏季,昆明大、中学校的学生响应中共中央纪念 “五·一”提出的 “反对美帝国主义扶植日本侵略势力” (简称 “反美扶日”)的号召,积极投入到爱国民主运动中。

7月15日,国民党反动当局调集千余名军警向昆明 “学联”所在地——云南大学发动进攻,学生们聚集到会泽院,经 “学联”负责人商议,认为会泽院一楼门窗多,不易防守,决定撤出一楼,退守二楼,年纪小的同学上三楼,向全市人民呼救。

退守二楼的同学用预先准备好的石块、砖头抵御军警的一次次冲击,坚持了一个多小时后,石块、砖头已经用完,只好退至三楼。军警很快从窗口翻越而入,占据了二楼。

退至三楼的同学约四百人,首先是将教室里的桌椅板凳用来堵住楼口,继而觉得应该砸断楼梯,才能守住三楼。但用什么才能把楼梯砸断呢?大家都在想办法,突然有同学在储藏室里发现一根约50公尺长的橡套电缆,可以用它拴上一块大石头,用打夯的办法,即可砸断楼梯。但大石头又从何来呢?唯一可以选择的就是砌筑在围栏上的条石。然而,条石是用水泥砂浆接缝,下面用红色陶土瓦筒支撑,筒内又用钢筋混凝土浇灌后固定起来。所以,要取出一根石条谈何容易!

面对敌人的凶猛进攻,又目睹被抓同学惨遭毒打,仇恨之火化为巨大力量!同学们用一根木棒砸烂瓦筒,敲碎混凝土,拉弯钢筋,使一根石条失去支撑而悬空。同学们就用电缆拴紧石条,在 “一、二、三”的口号声中,数十位同学倾全身之力,终于取出了一块约50公斤重的石条,用它来砸击楼梯。同学们轮流着像打夯一样,将数十级钢筋混凝土的楼梯砸碎,断绝了敌人上三楼的通道。

敌人上不了三楼,便用水龙头往上冲水,学生们急忙用脸盆接水,敌人又施放催泪弹,并乘机搭起云梯往上攀爬,爬到窗口便被学生推了下去。

在三楼,存放着几袋大米,那是昆女师的同学集中到云大时带来的。三楼上还有几只汽油桶,桶内有一些石灰水,女同学们便用蚊帐将水过滤,用几块砖头支起脸盆,用破桌凳生火,煮了几盆半生不熟的米饭,捏成饭团。但人多饭少,给谁吃呢?男同学让女同学,女同学让小同学,谁也不肯吃。“学联”负责人提出:首先分给守卫三楼口的同学,然后是小同学、女同学。可是,得到饭团的同学又把饭团掰开,让没有分到的同学分享一口,充分体现了团结友爱的战斗情谊!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体弱的同学生病了。

7月16日傍晚,云南省政府主席卢汉身披黑色防弹斗篷,在随从人员的护卫下来到会泽院西侧视察。学联负责人商议后,决定和卢汉谈判。杨知勇同志用土话筒向卢汉提了三个条件:一、撤退军警;二、不逮捕学生;三、不殴打学生。卢汉的回答是:保证不殴打学生,但要逮捕几个为首的分子。

“学联”负责人认为:这样下楼可以使绝大多数同学免遭毒打,极少数同学可能被捕坐牢,但只要保住了绝大多数,对革命还是有利的。但有的同学不同意,一位女同学说:“要坐牢就大家坐。”“学联”负责人最终还是说服了她。当晚,学生全部都下到了一楼。下楼后,学生被分成三种情况,第一种是学运骨干,逮捕入狱;第二种是学运积极分子,送夏令营集训;第三种是盲目参加学运的年幼纯良者,由家长或同乡领回家。我被列为第三种,是母亲把我领回了家。

“七·一五”运动已经过去65年 (1948—2013年)了,对这场运动尽管有过一些不同看法,但在粉碎 “四人帮”、拨乱反正之后,这场运动的意义得到了充分肯定。1979年初,安平生同志代表中共云南省委郑重宣布:“‘七·一五’爱国学生运动,保护了党的组织,保存了党的骨干,扩大了反美蒋统一战线,促进了全省革命运动的发展。”中央批转的中共云南省委1982年31号文件也明确肯定: “1948年开展的 ‘反美扶日’运动,在‘七·一五’事件中,地下党组织领导是坚决的,群众斗争是英勇的。”这就是历史的结论,是符合客观实际的公正评价。

2013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