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同的角度来看, 中国古典园林可以有多种分类方法。
(一) 按园林选址和开发方式分
1. 天然山水园
天然山水园一般建在城镇近郊或远郊山野风景地带, 包括山水园、 山地园和水景园。 规模较小的利用天然山水的局部或片段作为建园基址, 规模大的则把完整的自然山水环境圈起来作为建园的基址, 然后再配以花木和建筑, 因势利导地将基址的原貌作适当的调整、 改造和加工。 营造天然山水园的关键在于选择基址。 如果选址恰当, 则能以少量的花费获得远胜于人工山水园的情趣。 人工山水园即使再模拟天然山水风景也不可能完全予人以身临其境的真实感。 正如清初造园家李渔所说的: “幽斋垒石, 原非得已, 不能致身岩下与木石居, 故以一拳代山、 一勺代水, 所谓无聊之极思也。” 故 «园冶» 论造园相地, 以 “山林地, 为第一”。
2. 人工山水园
人工山水园是园林发展到完全创造阶段而出现的审美境界最高的一类园林, 即在平地上开凿水体、 堆筑假山, 人为地刨设山水地貌, 再配以植被和建筑, 将天然山水风景微缩模拟在一个小范围之内。 这类园林均修建在平坦地段上, 尤以城镇居多。 这种在城镇的建筑环境里创造模拟天然野趣的小环境, 犹如点点绿洲, 故又称 “城市山林”。 其规模从小到大, 包含的内容相应地也由简到繁, 不一而足。 由于全出自人为, 故人的创造性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 艺术创造游刃有余, 致使造园手法和园林内涵丰富多彩。 所以, 人工山水园乃是代表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成就的一种类型。
(二) 按园林分布地域分
由于中国地域辽阔, 南北气候环境不同, 经济和文化发展不一, 中国古典园林又可分为北方园林、 江南园林、 岭南园林、 巴蜀园林等, 其中以前三者为主体。
1. 北方园林
北方园林的代表大多集中于北京、 西安、 洛阳、 开封等古都, 尤以北京皇家园林和王侯府邸园林最为典型。 因北方地域宽广, 又大多位于古都, 因此面积广袤, 建筑高大, 装饰富丽堂皇ꎻ 又因受自然条件所局限, 河川湖泊、 园石及常绿树木都较少, 其风格比较粗犷, 多野趣, 各种人工建筑厚重有余, 委婉不足。 当然也不乏仿效江南私家园林附巧之作, 如颐和园中的谐趣园便是模仿无锡的寄畅园的杰作。
2. 江南园林
江南园林大多集中于南京、 上海、 无锡、 苏州、 杭州、 扬州等地, 其中尤以苏州最为典型。 由于江南地区气候温润, 自然风光秀丽, 盛产叠山所需之湖石、 黄石等, 造园条件明显优于北方。 而且自唐宋以来, 江浙一带经济发达, 商业繁荣, 人口密集, 文化昌盛, 且自古以文人才子辈出著称。 其中许多文人士大夫往往亲自参与园林的营造, 因而使江南园林成为典型的文人园林。
江南园林多属私园, 以宅园为主。 其规模小但能充分利用一切空间造景, 即使墙角、 路面也精心点缀, 故屈曲多致, 虽小而足供观赏, 多奇石秀水, 玲珑纤巧, 轻盈秀丽, 色调朴素淡雅, 灰砖青瓦, 韵味隽永, 富有田园情趣, 身临其境舒适恬淡, 称之为 “城市山林”最为贴切。 然而, 江南园林多数是达官巨富、 文人骚客为颐养晚年而筑的园林, 因此意境多趋于消沉。 苏州、 杭州、 无锡、 扬州、 镇江以 “城市山林” 而闻名。 苏州的沧浪亭、 拙政园、 狮子林和留园被誉为 “四大名园”。 江南园林的艺术造诣最高, 常被作为中国园林的代表, 成为后人效仿的范例。 其影响渗入各种类型、 各种流派的园林之中。
3. 岭南园林
岭南园林比江南园林面积更小, 以宅园为主。 其发展历史比较晚, 曾师法北方与江南园林, 因而风格在二者之间。 其建筑物高而宽敞, 色调艳丽多彩, 纤巧繁缛。 因地处珠江三角洲, 受商业和外来文化的影响, 在建筑和布局上显示出外域色彩。 建筑物也简洁、 轻盈、 秀雅, 室内造景, 内外呼应。 广州一带皆有名园, 如顺德的清晖园、 东莞的可园、 番禺的馀荫山房和佛山的梁园被称为 “岭南四大名园”。
(三) 按园林隶属关系分
1. 皇家园林
皇家园林起源最早, 约在奴隶社会便出现了, 是专供帝王休憩享乐的场所, 同时也带有炫耀政权的色彩, 因此常设在政治军事要地。 皇家园林一般面积很大, 保持自然景色, 多有鸟兽。 商代以后以适应帝王起居、 理事、 观景的需要, 人工建筑逐渐增多, 但力求人工建筑与自然景观的和谐统一, 进一步发展为利用自然条件、 但以人工建筑为主体构园风格。
传统皇家园林都力求在开阔的水面上形成 “一池三山” (传说中的海上三个仙岛, 即蓬莱、 方丈、 瀛洲) 的意境, 表示帝王在园林中犹如身在神仙世界。 为了满足政治活动的需要, 常有局部的中轴线, 如现存北京颐和园中的排云门至佛香阁部分、 承德避暑山庄中的澹泊敬诚殿部分等, 但这在其他园林中通常是没有的。 其他部分同私家园林一样, 也力求自然, 但中轴线部分却可能是金碧辉煌的, 也可能是朴素淡雅的。 即便是在 “助心意之发抒,极观览之变化” 的园林里, 仍打上了 “事严整, 讲法度, 重君威” 的皇室烙印。 因此, 皇家园林的特点是规模巨大, 景物众多, 大量真山真水, 并且园中建筑物的数量多、 体型大、色彩浓烈、 装饰富丽堂皇。 难怪英国使节马戛尔尼看到圆明园后便惊叹于 “东方雄主之威严” 了。 «乾隆英使觐见记» 中载有: “周大人导我游圆明园, 此园为皇帝游息之所, 周长18英里[1]。 入园之后, 每抵一处必换一番景色。 与吾一路所见之中国乡村风物大不相同。 盖至此东方雄主威严之实况, 始为吾窥见一二。 园中花木池沼, 以至亭台楼榭, 多至不可胜数。”
2. 私家园林
如果说皇家园林是一曲繁复瑰丽的交响乐, 那么私家园林则是一曲朴素恬淡的短小牧歌, 属于民间的贵族、 官僚、 缙绅等所私有。 他们为了美化生活环境, 在府邸宅院内特辟富于艺术欣赏价值的园地。 这种倾向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受到重视, 汉唐时期发展迅速, 明代达到高峰。 这种园林在古籍里大多称园、 园墅、 别墅、 别业、 山庄、 草堂等。 现存私家园林有北京恭王府, 苏州拙政园、 留园、 网师园、 沧浪亭等, 扬州个园、 可园等。 其特点是规模小, 常用假山假水, 建筑小巧玲珑, 色彩淡雅, 不尚雕饰, 追求清水芙蓉、 自然天真之美。3 寺观园林
即佛寺和道观的附属园林, 也包括寺观内部庭院和外围地段的园林, 多选址于空旷处,以获得静穆优美的环境。 总体布局最见匠心, 并广植特定品种的树木 (主要是松柏), 以充分体现主体建筑所需要的特殊气氛。 一般多追求肃穆、 庄严、 神秘色彩, 以达到对人产生强烈感应的目的, 如常熟破山寺、 昆明圆通寺、 昆明罗汉山悬崖 (著名的山区寺观园林 “三清阁”) 等。 由于宗教所具有的 “超尘脱俗” 的审美意识, 与中国传统的出世隐逸文化相结合, 其建筑造型的 “梵天乐土” 氛围往往就被古典园林所吸收, 乃至融合在一起, 如颐和园三大寺庙建筑组群、 扬州瘦西湖之白塔。
4. 公共园林
一般来说, 在古代凡是没有特定服务对象、 带有公共游赏性质的园林, 均可视为公共园林, 如西安的曲江池、 杭州西湖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