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学凤
瑞芳与我同学已是将近70年前的事了,当时她在昆女师高16班,我在高17班,集体宿舍就在两对门,真是低头不见抬头见。她是16班的班长,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我们彼此都熟悉,互相都有好感。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各自在不同的岗位工作,虽然都在教育战线,但她在云南大学从事历史教学和担任历史系主任工作,我在市委、市政府搞行政工作,联系不多。我们都离休以后,因为我在昆明老科协任常务副会长、秘书长,戴永年院士是老科协的名誉会长,又是老科协评定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评委的主委,我每次登门与戴老师讨论事务时,都会得到瑞芳赠予的文章:有的是她从事历史教学的成果和对历史研究的继续,有的是对教育的深入思考,有的结合了改革开放方面的内容,还有思想修养、强身健体方面的文章。我每获必读,然后归入 《戴院士、瑞芳文章》专卷保存。瑞芳的文章,以史为鉴,说史论今,联系实际,有一种打动人心的魅力,读后让人感觉眼界开阔,深受启迪,浑身充满正能量。
让我读后感受最深、联想最多的是 《60年伉俪情愫》,这个“科学之家”从建立、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瑞芳和戴老师总是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最终结出了美满家庭的丰硕成果。
瑞芳最初是因戴老师衣着朴素、举止大方、说话诙谐而对之产生好感,进而看到了戴老师对爱情的坚定不移、对事业的坚持不懈,最终确定了关系,这从一定程度上奠定了二老互为终身伴侣的坚实基础。
在两位几十年的经历中,不论政治风云如何变幻、工作如何艰辛,二老总是互相理解、互相关心。两位从结婚到现在,已经携手走过了61个年头。二老虽然生理年龄已经86岁,但心理年龄和精神状态都还年轻,不论陪伴戴老师到哪里出差开会,总是相扶相携、配合默契,漫步校园时也总是边走边说笑,似有讲不完的趣事和话题。戴老师生病住院,瑞芳都定时探望,瑞芳生病,戴老师也是定时到医院看望。戴老师总想多陪瑞芳说说话,分散一点疾病带来的痛苦;而瑞芳又体贴戴老师的辛苦,催戴老师回家休息。一位催走,一位要留,这种眷恋之情,在场的人无不感动。戴老师在一次大手术后,刚能下床扶着床边走几步路的时候,还不忘瑞芳生日,托人买了蛋糕,在瑞芳去医院看望时为瑞芳祝寿,让我十分感动和羡慕,因为我不可能享受到这样的幸福了。
说到对孩子的教育,二老更是值得我们学习。两位对子女的要求都是积极向上的,他们的二儿子结婚时,二老用毛笔写了“明”和 “勤”两个字,装裱后作为贺礼,具体解释是:明事理,明方法,人明事好;勤学习,勤工作,人勤路宽、天道酬勤。二老的子女都已成家立业,事业各有所成,家庭幸福美满。在戴老师80岁时,女儿戴爱平从美国写来的信中说:“我们很荣幸有这样的父母,在学业上,母亲擅长文,父亲擅长工,儿女们受益匪浅,在事业及人生道路上,父母自强自立的做人准则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成为我们的行为规范。”二儿子戴卫平说:“还在童年时期就听父亲说:‘天干三年饿不死手艺人。’母亲则常以陶渊明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的诗句来勉励我们,这些话语深深地印入我们的脑海,并在我成长的岁月中逐渐成为一种自觉行动,伴随着我们一路前行。我十分庆幸我有这样的父母,感谢父母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在我们成长的关键时期,给予我们受益一生的教诲。”三儿子戴力平在 《难忘父母的教诲》一文中写道:“在我的人生旅程中,父母的教导总是伴随着我,给我指引方向,把模糊变为明晰,把复杂变得简单。我出国前夕,母亲给我的临别赠言是:‘掌握过硬本领,以真才实干和虚心好学的精神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当我身处顺境时,母亲用 ‘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来提醒我;当我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母亲又会用 ‘苦涩历程催人奋进’来勉励我。父亲书房里挂着 ‘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条幅,后来才知道源于诸葛亮的 《戒子篇》,也领悟到父亲为什么在很多方面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
二老的下一代接受了他们的教育,成长得那么优秀。子女又继承着父母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教育他们的下一代。儿媳说:“我与丈夫结婚时,公公婆婆送给我们 ‘明’和 ‘勤’,多年后我们也以同样的理念教育逐渐长大的儿子。”这就是优良传统传承的力量。如果每个家庭都能够这样教育子女,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中国梦”必能很快实现。
2015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